载沣的一句话预示着清朝未来 溥仪登基时
篇首语: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有辉煌的一天,相信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载沣的一句话预示着清朝未来 溥仪登基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人物 溥仪登基时才三岁,为什么摄政王载沣不自己当皇帝
载沣的一句话预示着清朝未来 溥仪登基时
一语成谶的事件时有发生,清朝末年,三岁的溥仪登基,其生父醇亲王载沣曾说过的一句话可谓是一语成谶的典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载沣究竟说了什么?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家摇摇欲坠。在光绪皇帝去世之后,大清实际的掌权者慈禧太后也去世了。于是,在公元1908年12月2日的时候,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载沣的儿子溥仪登基了。
这一天,北京的天气很冷,天很阴,空气中散发着冷气。但也是在这一天,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了。
在溥仪登基大典上,为了安抚才3岁的小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一直单膝侧跪在皇位下面,双手扶着溥仪。
可是,一个3岁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呢?看到底下跪着一大批人,而天气又冷。溥仪就哭了,不仅哭,他还一直挣扎着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在这里,我要回家!”
看到这种情况,载沣只好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这话还得了?在登基的这种好日子里,载沣居然说出“快完了,快完了”这种话。这不仅仅使得底下的大臣窃窃私语,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结果,这话在三年之后真的成了事实。三年后,大清王朝真的快完了……载沣是个蛮好玩的人物,在慈禧太后去世之后,他是大清王朝的掌权者,不过,很可惜,在仅仅三年之后,他的统治就结束了,清朝也灭亡了。
在清朝存在的时候,他努力治理国家,想恢复大清的荣誉。可是,在清朝灭亡后,他就拒绝参与任何政治活动。
在日本人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溥仪当满洲皇帝的时候,他怒斥了溥仪之后,就从东北回来。并拒绝生活在东北,一直在北京生活,并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不管别人怎么诱惑和威逼。
在建国以后,他又将自己的府邸献给人民政府,可惜,在1951年初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而更戏剧化的是,当初自己安抚儿子的一句话,最后居然成了不祥之兆,道出了清朝的未来和结局。
历史人物 溥仪登基时才三岁,为什么摄政王载沣不自己当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带着无尽的遗憾在中南海瀛台病死。慈禧太后当天连下两道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溥仪成为了皇帝,此时还不满3岁。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主要原因有两个:溥仪是醇亲王的后代;溥仪的外祖父荣禄是她的心腹。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何摄政王载沣不干脆自己当皇帝?>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考虑,载沣的弟弟载涛这样认为,“之所以属意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所以先叫他做军机大臣,历练历练。”> >载沣摄政三年,最大的对手就是袁世凯,溥仪也认为父亲最大的失败是没有杀掉袁世凯。载沣自己也计划过要杀掉袁世凯的,理由有二:袁世凯出卖过光绪皇帝;袁世凯把持实权,位高权重,对3岁的溥仪威胁甚大。>载沣之所以没有杀掉袁世凯,原因是被奕劻为首的一群军机大臣阻拦,其中最让载沣泄气的一句话是,“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如果造起反来怎么办?”袁世凯也有自知之明,向载沣上奏称自己足疾,请求回家养病。>就这样,载沣要杀掉袁世凯的计划被迫放弃,只能是解除了袁世凯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官职。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载沣的政治手段实在有限,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载沣之所以不直接自己当皇帝,是因为他根本就对政治不感兴趣,载涛表示,“载沣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为人,我知道的比较清楚。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后,载沣从宫内回来,竟然无比兴奋地对家人说道,“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试想,这样的摄政王会当皇帝吗?相关参考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2岁时登基称帝,隆裕太后载沣摄政。公元1912年,在隆裕太后代替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这也标志着清朝的灭亡,而此时的溥仪还是个6岁的孩子。据清
历史秘闻 溥仪登基时,一人随口说出“三个字”,准确地预言了清朝的灭亡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2岁时登基称帝,隆裕太后载沣摄政。公元1912年,在隆裕太后代替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这也标志着清朝的灭亡,而此时的溥仪还是个6岁的孩子。据清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带着无尽的遗憾在中南海瀛台病死。慈禧太后当天连下两道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
我曾经说过,王朝末年很容易出子嗣难继的问题。清朝,从咸丰皇帝之后,就开始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巧合的是,清朝的国运正是从咸丰开始急转直下,一步步走向关门的。咱们掰着指头数一下吧:咸丰之前的清朝皇帝,都有几
我曾经说过,王朝末年很容易出子嗣难继的问题。清朝,从咸丰皇帝之后,就开始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巧合的是,清朝的国运正是从咸丰开始急转直下,一步步走向关门的。咱们掰着指头数一下吧:咸丰之前的清朝皇帝,都有几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溥仪登基时才三岁,为什么慈禧不让载沣当皇帝,反而当摄政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溥仪是载沣的儿子,为什么慈禧在临终前不让载沣当皇帝,而是让三岁的溥仪当皇帝,并且还让载沣当
众所周知,溥仪是中国的末代皇帝,在他身上有很多传奇。比如,一生想要恢复清朝,多次造反危害国家,最终却安然无恙,成为最幸运的末代皇帝;多次偷窃故宫珍宝,卖给外人换取钱财等,最终也没有受到惩罚。在另一方面
溥仪和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关系如何?载沣在溥仪登基之后是摄政大臣,但是在奕劻和袁世凯的排挤下,势力渐渐萎缩。后来清室交权,到伪满洲国前,他都是溥仪的监护人这样一个角色,对溥仪接触到的人都有所选择。但到伪
1岁的溥仪接替王位时,光绪讲了一句话,成功的预言了大清的未来
在清朝末年时期,一手遮天的并不是其时的皇帝光绪,而是太后慈禧,从慈安太后作古后,慈禧便独揽大权,朝堂表里之事,悉数由慈禧干预,光绪固然其时也上早朝,但慈禧会坐在用帘子遮住的龙椅背后,这也就是“垂帘听政
1岁的溥仪接替王位时,光绪讲了一句话,成功的预言了大清的未来
在清朝末年时期,一手遮天的并不是其时的皇帝光绪,而是太后慈禧,从慈安太后作古后,慈禧便独揽大权,朝堂表里之事,悉数由慈禧干预,光绪固然其时也上早朝,但慈禧会坐在用帘子遮住的龙椅背后,这也就是“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