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杜如晦简介

Posted 尚书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杜如晦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杜如晦简介

杜如晦

杜如晦(585~630)

www.cha138.com

唐朝初年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人。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如晦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隋大业中,补滏阳县尉,不久弃官回乡。唐武德元年(618),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迁陜州(今河南三门峡西)总管府长史。房玄龄对世民说:如晦有王佐之才,如欲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李世民立即奏请调如晦为秦王府府属。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又迁陜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武德四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当时世民弟兄间皇位继承的争夺十分激烈,太子建成企图翦除世民羽翼,在唐高祖李渊前谮毁世民的幕僚,因此如晦和房玄龄同被斥逐。九年,潜入秦王府谋划玄武门之变,以功擢拜太子左庶子。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三年,任尚书右仆射,仍领选事。同年冬,患病解职。四年三月卒。

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宰相杜如晦杜如晦简介

唐朝人物中文名:杜如晦别名:杜克明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出生日期:公元585年逝世日期:公元630年职业:宰相主要成就:与房玄龄等策划玄武门事变封爵:莱国公追赠:司

唐朝 杜如晦生平简介?杜如晦历史评价?

杜如晦唐贞观四年(630)的一个夏日,唐太宗李世民猛然从午睡中醒来,他呆呆地坐在龙榻上,仿佛心事重重。这时,宫女送上了解暑的甜瓜,太宗拿了一块尝了尝,觉得瓜很甜,刚吃了一半,又好像心事重来,长长地叹了

杜如晦是怎么死的 唐朝宰相杜如晦生平简介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

杜如晦是怎么死的 唐朝宰相杜如晦生平简介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晦生平 杜如晦简介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晦生平 杜如晦简介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

历史人物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晦生平

  莱国公(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之一,中国唐初名相

历史人物 杜淹简介 杜淹杜如晦 杜淹子孙

杜淹是唐朝贞观年间大臣,自幼聪明博学,美名远播,曾在隋朝为官,效力于王世充,后投降唐朝,深得唐太宗器重。杜淹出身京兆杜陵,族内人才辈出,他的侄儿杜如晦就是唐代著名宰相。杜淹简介杜淹(?-628年),字

杜如晦是谁?杜如晦的儿子谋反?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