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黄巢简介
Posted 行营
篇首语: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黄巢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黄巢简介
黄巢攻唐长安之战
唐中和元年(大齐金统二年,881年)四月,在黄巢农民起义中,黄巢率领大齐主力部队采取诱官兵入城的战术,在长安城歼灭唐军的一次作战。
www.cha138.com是年三月,唐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畋在龙尾陂战胜尚让所率义军,乘胜传檄天下藩镇合兵推翻大齐黄巢政权。当时唐僖宗李儇逃入成都,诏令不通,诸镇以为朝廷不能复振,收到郑畋檄文,争相发兵关中。宥州刺史拓跋思恭纠合夷、夏兵到鄜州(治今陜西富县)与郧延节度使李孝昌会师,结盟讨伐义军。代北监军陈景思率沙陀酋长李友金及萨葛、安庆、吐谷浑诸部入关助阵。奉天镇使齐克俭派使与郑畋联系要求效力,前夏绥节度使诸葛爽本已投降大齐,此时又自河阳(今河南孟县)奉表降唐,复辟气焰甚嚣。郑畋坐镇整匡(今陜西周至),命唐弘夫进军渭北,王重荣驻守沙苑(今陜西大荔),王处存进居渭桥(今陜西咸阳市东),拓跋思恭扎营武功,形成围攻长安之态势。四月初五,黄巢率众离开长安城东走,伺机反戈。唐京城四面诸军行营副都统程宗楚率部先自延秋门进入长安,唐弘夫接着进入,随后王处存率5000锐卒乘夜入城。程宗楚等恐诸将分其功劳,既不向凤翔军郑畋报告,也不同鄜、夏军联系,散其军士四入府第民舍,抢掠金帛、妓妾。王处存令军士头系白缯为号,坊市无赖之徒也以白巾为号,混同官军趁火打劫,长安城里一片混乱。黄巢此时露营长安城东灞上,得知官军乱作一团,且互相联系中断,当机决定引兵反攻。大齐主力军分头从诸门回返长安,展开巷战。官军猝不及防,身上又背着抢来的财物,重负难行,死者十之八九。程宗楚、唐弘夫先后被义军杀死,王处存收集残兵败将,狼狈逃窜。长安城头重新飘扬起大齐军洁白的旗帜。
点评:此战,黄巢在长安城四面受敌、往西发展受挫的情况下,诱官军入城,伺机反攻的战法,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官军重围对大齐军的压力,但赢得局部胜利,对鼓舞士气振奋义军精神也是有益的。
相关参考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原是一个读书人,走的是科举之路,应试过好几次进士科,次次名落孙山。无奈干起了自己祖传的家业,贩私盐。 但是贩私盐是一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常要跟官府玩躲猫猫的游戏。这年头钱不好赚,为同官府作斗
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年的实力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唐朝人物中文名:黄巢别名:黄王、冲天大将军国籍:唐朝→大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菏泽出生日期:元和十五年(820年)逝世日期: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职业:皇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主要成就:建
后梁太祖朱晃后梁太祖朱晃(852~912)www.cha138.com唐末黄巢起义军叛将,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初名朱温。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
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将领、齐王张全义简介,张全义和朱温是何关系
人物生平张全义家世为田农,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南孟县
黄巢之乱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福建、浙江、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
黄巢起义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