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拓跋嗣简介

Posted 刺史

篇首语: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拓跋嗣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拓跋嗣简介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九月至次年闰四月,北魏军攻取南朝宋黄河以南诸战略要地的战争。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东晋太尉刘裕灭后秦时,虽因力弱而未能救秦,但仍不忘南伐以开拓疆域。泰常七年九月,魏帝乘刘裕病卒之机,命司空、晋兵大将军奚斤督宋兵将军周几、吴兵将军公孙表率兵攻宋。十月,魏军将行,博士祭酒崔浩以宋军长于守城为由,建议先分军略地,后再战取城。魏帝不从,而采纳奚斤先攻城之议,命奚斤等率步骑2万渡黄河,设营于滑台(今河南滑县东)东。此时,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毛德祖镇守虎牢(今河南荣阳西北),守卫滑台的宋东郡太守王景度向其告急,德祖即遣司马翟广等率步骑3000前往救援。魏军袭破仓垣(今河南开封西北)。奚斤等攻滑台,未克,奏请增兵。魏主怒而责之,随后自领兵5万余人南下支援。并于十一月命太子拓跋焘率兵屯塞上以防柔然。奚斤等惧魏主见罪,急攻滑台,拔之,又转攻虎牢东面的土楼镇,打败翟广,乘胜进逼虎牢城。毛德祖出战,屡破之。魏帝另遣黑捎将军于栗磾率3000人屯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北),谋取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魏、晋洛阳故城西北隅)。毛德祖派振威将军窦晃等沿黄河设防。

www.cha138.com

十二月,魏帝至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遣楚兵将军叔孙建率兵自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渡黄河,攻青、兖二州。宋豫州刺史刘粹遣将据项城(今江南沈丘),徐州刺史王仲德率兵屯湖陆(今山东鱼台东南),以御魏军。不久,宋黄河防线崩溃,泰山、高平、金乡等郡(均在今山东境)均为魏军所得。叔孙建部东入青州(治陈阳城,今山东青州),宋青州刺史竺夔遣使告急。宋廷急命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同往救。宋庐陵王刘义真遣龙骧将军沈叔貍率3000人向镇守悬瓠(今河南汝南)的刘粹部靠拢,适时赴援。八年正月,于栗殚攻取金墉城,即为豫州刺史,镇守洛阳。叔孙建攻入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所向城邑皆溃。竺夔聚集民众保卫东阳城,凡不入城者,则使各依险而居,清野以待。魏军至,无所得食。魏帝得报,一面向青州增援6万骑兵,一面起用东晋故吏刁雍为青州刺史。刁雍募得兵员5000,至青州后抚慰士民,民众遂送粮供魏军。三月,叔孙建率3万骑兵围逼东阳城,城中文武仅1500人,竺夔等全力固守,屡出奇兵击败魏军。魏步骑绕城十余里,大造攻城器具。竺夔凿4道深堑,魏军填其3重,以便撞车攻城;竺夔派人通过地道至城外,以大麻索拉断撞车。魏军复作长围,进攻愈急。城内多死伤,危在旦夕。檀道济至彭城(今江苏徐州),时司、青二州皆告急,而道济所部兵少,不足分救;由于青州道近,且竺夔兵弱,遂与王仲德兼行先救。奚斤、公孙表等合兵进攻虎牢、魏帝自邺城(今河南临漳西南)遣兵往助。毛德祖在城内深挖地道,招募敢死之士400人,使参军范道基等率领,分6路从地道出魏军围外,袭其阵后,杀魏兵数百,焚其攻具而还。魏军稍退即合,攻城益急,并分兵攻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四月,魏帝至虎牢,见宋军悬绳于河中取水,知城中乏水,遂连舰于河,上置辕韫;以绝其取水之路。3日后,自督众攻城,仍未克,遂赴洛阳。

叔孙建攻东阳城,毁其北城约30余步,刁雍建议速入,叔孙建不许。时天气炎热,魏军多患疾疫,且闻檀道济等将至,叔孙建等遂烧营及器械退往滑台。檀道济至东阳,因粮尽不能追。竺夔以东阳城坏难守,移镇不其城(今山东崂山西北)。闰四月,叔孙建自滑台西就奚斤,共攻虎牢。虎牢城被围约200日,宋劲兵战死殆尽,而魏仍不断增兵。时檀道济军于湖陆,刘粹军于项城,沈叔貍军于高桥(今江苏东海东北),皆畏魏兵强不敢进。魏军深挖地道以泄城中井水,虎牢城中人马渴乏,又加饥疫,处境甚为恶劣。魏军疫死者也多,但仍急攻,终于攻陷虎牢,俘毛德祖、翟广等,只有参军范道其率200人突围南还。宋司、兖、豫诸郡县(今山东、河南一带)多为北魏所占。

点评:此战,北魏乘刘裕病卒之机,凭借强大军力,沿黄河一线全面开战,重点进攻,最后集中兵力围攻虎牢,终于夺取河南一批军事重镇。但由于宋军善于守城,顽强抵抗,也使魏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拓跋嗣,是北魏道武帝拓跋长子,母为刘贵人。登国七年(392年)生于云中宫。道武帝得子较晚,听说后大为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拓跋嗣聪明睿智,宽厚弘毅,非礼不动,道武帝很是惊奇。天兴六年(4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 勤政爱民北魏第二任皇帝

北魏拓跋嗣明元帝(392-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409-423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父亲。403年被立为太子,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

历史人物 拓跋嗣的妃子 拓跋嗣的子女后代

拓跋嗣是道武帝拓跋珪与宣穆皇后刘氏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父亲,北魏第二任皇帝,是上承拓跋珪、下启拓跋焘的人物,在北魏开国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拓跋嗣的妃子>昭哀皇后姚氏:后秦西平公主,后秦皇帝

历史人物 拓跋嗣的生母 拓跋嗣为救生母宁愿不当太子

拓跋嗣于公元409年登基,在位15年时间,执政期间改革官制、选贤任能,北逐蠕蠕、南征刘宋、攻占虎牢关,赢得了南北朝时期第一次南北战争。然而,常年征战也为他的身体埋下隐患,423年,拓跋嗣病逝,年仅32

历史人物 北魏拓跋绍简介及生平 清河王拓跋绍怎么死的

  拓跋绍(393年-40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开国皇帝道武帝次子,明元帝拓跋嗣二弟、生母贺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绍为清河王,后因杀父被拓跋嗣赐。>  拓跋绍的生母贺夫人是献明皇后的

历史人物 北魏道武帝第三子、阳平王拓跋熙简介,拓跋熙有几个儿子

人物简介拓跋熙(399年-42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第三子,明元帝拓跋嗣三弟,生母大王夫人。人物生平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拓跋封拓跋熙为阳平王。拓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明元帝拓跋嗣派拓跋

北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

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字木末,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北魏王朝第二任皇帝(409~423年在位),道武帝拓跋珪長子,母為宣穆皇后劉氏,太武帝拓跋燾之父。登國七年(392

历史人物 拓跋嗣是真的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吗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了登上皇位,拓跋嗣不择手段,居然害死自己的母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拓跋嗣是北魏皇帝拓跋珪的长子,由于儿子比较的少,所以对于这个晚来子拓跋珪特别的喜欢。拓跋族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为政举措 北魏明元帝如何做到勤政爱民

  拓跋嗣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是在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享年只有32岁,但是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起到不小的历史作用。  拓跋嗣为政举措  政治  明元帝在登基时,只杀了谋逆的清河王,其母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妃姚氏

明元帝拓跋嗣妃姚氏北魏神瑞元年(414)春光明媚的一天,后秦国君姚兴的女儿西平公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姚兴的病床前。她刚刚坐定,姚兴就开门见山地说:“孩子,前几天北魏国君拓跋嗣派人来向我求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