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思邈简介
Posted 千金
篇首语: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思邈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
(581~682) 隋唐之际的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陜西耀县)人。一生谦虚好学。对医学有很深研究,亦博涉百家学术,精通老庄,兼好佛典。曾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
www.cha138.com孙思邈鉆研医学,善于博采众长。对于诊断和医疗方面有特长的人,他不远千里去求教。他有高尚的品德,主张行医不应有贪求财物的私念,对患者要有同情爱护之心,不论贫富、贵贱、亲疏,一视同仁。他曾拒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授予的官职,但从不拒绝病人求诊。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提倡读书人都掌握点医术,以治病救人,强体养身。他感于当时方书浩繁,检索困难,遇有急病,往往不救,立意编著简易实用的方书。
孙思邈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广搜方药和针灸术等,撰成《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千金要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临症各科的诊断、治疗、针灸、食治、预防、卫生等。
他改革以往医家论病、下方、用药拘于古代医经的做法,不受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原则的局限,提出以医方之主治为纲;又改变“非此方不能治病,非此药不能开方”的传统,“兼取杂方、单方及通治之品”,提倡“有一病而立数方,亦有一方而治数病”。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其所著《医学源流论》中推重孙思邈对中医学的这一贡献,指出这是“医道之一大变”。《千金要方》尤其重视对妇女和小儿疾病的诊治。书中分析女性与男性、小儿与成人生理的不同,指出妇女病、小儿病的特点,主张独立设科。它还首次论述了脚气病的治疗和预防。孙思邈于晚年集其毕生经验撰成《千金翼方》,着重记述本草、伤寒、中风、杂病、疮痈等,是对《千金要方》的补充。书中共收载当时所用药物八百多种,对许多药物的采集和炮制作了详细的记述。由于孙思邈在中医中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后世尊之为“药王”。
相关参考
本名:孙思邈别称:药王、妙应真人、孙十常、白山药王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京兆华原(今陜西铜川市耀州区)出生时间:西魏大统七年(541年(辛酉年))去世时间:唐永淳元年(682年(壬午)年
(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为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幼年体弱多病,汤药
孙思邈活了多少岁孙思邈活了141岁。孙思邈医德非常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孙思邈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
孙思邈(约541~682),中国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孙思邈从小多病,为筹汤药费用几乎荡尽家财,但他又非常聪明,坚持攻读经史百家和医学等科学知识。孙思邈一生淡于名利,隋文帝时曾征召
孙思邈(约541~682),中国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孙思邈从小多病,为筹汤药费用几乎荡尽家财,但他又非常聪明,坚持攻读经史百家和医学等科学知识。孙思邈一生淡于名利,隋文帝时曾征召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其医术非常厉害,曾经还以一介民间医生的身份进宫给长孙皇后看过病,治好了长孙皇后。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已经怀胎十个多月了,按理说平常的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