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潘璋简介 潘璋怎么死的 潘璋和马忠 潘璋的儿子

Posted 盗贼

篇首语:马看牙板,人看言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潘璋简介 潘璋怎么死的 潘璋和马忠 潘璋的儿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潘璋简介 潘璋怎么死的 潘璋和马忠 潘璋的儿子

  中文名:潘璋

  别 名:文珪

  国 籍:孙吴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

  逝世日期:公元234年

  职 业:将领

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率部生擒关

  官 位:右将军

  封 爵:溧阳侯

潘璋——东吴十二虎臣之一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潘璋擒获关羽,并夺取了青龙偃月刀及赤兔马,而且描写了在夷陵之战被为父报仇的关兴所杀,但实际上都是虚构的小说效果。

  潘璋天性放荡,喜欢喝酒。家中贫穷。喜欢赊账酤酒。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还。”

  孙权喜欢他,让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于是用他为将领。因为讨伐山贼,故提升潘璋为别部司马。后来又担任吴郡的集市刺奸,致使盗贼绝迹,因此为人所知。

  升任豫章郡西安县长。当初刘表任荆州牧时,西安县百姓常受盗贼的骚扰。自从潘璋任西安县长以来,贼寇便不敢入境侵犯,邻县建昌又有盗贼作乱,潘璋转任建昌县令,加授武猛校尉,讨伐盗贼,一个月内就把盗贼全部平定,又召集本地的散兵游勇,得到八百多人,带领他们返回建业。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潘璋的固陵刀 如何评价潘璋

潘璋潘璋屡立战功,深得孙权器重,但为人贪财奢侈是一大缺点,他经常为了财物而劫杀将士,孙权也因为他有功而常常网开一面。公元234年,潘璋逝世,孙权对其遗孀多加照顾,对他可谓仁至义尽。潘璋的固陵刀>潘璋被

关羽怎么死的是被谁杀的,因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害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关羽怎么死的是被谁杀的,因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害”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大家都知道关羽墓地有三座,一座在洛阳,一座在当阳,还有一座在山西。许多人都很好奇关羽怎么死

历史人物 潘璋,为人勇猛,曾与马忠擒获关羽,屡立战功

人物生平果敢闻名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孙权十五岁时任阳羡长,潘璋开始跟随孙权。潘璋各类形象潘璋天性放荡,喜欢喝酒。家中贫穷。喜欢赊账酤酒。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还。”孙权喜欢他,

关兴为何要杀潘璋 三国潘璋怎么死的

三国潘璋三国潘璋,生年不祥,是三国时期吴国有名的将领。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潘璋就开始跟随十五岁的孙权了,而孙权也很喜欢这个性子耿直的汉子。三国潘璋,此人家中很是贫穷,但由于孙权喜欢,于是就让他

关兴为何要杀潘璋 三国潘璋怎么死的

三国潘璋三国潘璋,生年不祥,是三国时期吴国有名的将领。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潘璋就开始跟随十五岁的孙权了,而孙权也很喜欢这个性子耿直的汉子。三国潘璋,此人家中很是贫穷,但由于孙权喜欢,于是就让他帮忙...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潘璋是如何死的 潘璋怎么死的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潘璋是如何死的 潘璋怎么死的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

三国东吴名将率部生擒关羽的潘璋生平 潘璋简介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

三国东吴名将率部生擒关羽的潘璋生平 潘璋简介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

历史人物 东吴十二虎臣之一潘璋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潘璋别号:文珪国籍:孙吴民族:汉族出生地: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死日期:公元234年职业:将领重要造诣:率部活捉关羽官位:右将军册封:溧阳侯潘璋人物平生勇敢著名公元196年(建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