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余秋雨个人简介,余秋雨个人简介

Posted 秋雨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余秋雨个人简介,余秋雨个人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余秋雨个人简介,余秋雨个人简介

 余秋雨个人简介

  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

  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慈溪市桥头镇)。

  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即上戏附中)。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提名,破格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

  1987年余秋雨到甘肃联合大学讲学,开办了戏剧创作班,成为联大的教授。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1992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由胡妙胜接任院长。

  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2011年9月16日,余秋雨重返甘肃联合大学,学校特聘他为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

  2012年9月11日,余秋雨正式通知日本方面,鉴于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种种作为,决定拒绝出席9月22号在日本召开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研讨会。余秋雨原本准备在会上发表一篇有关中华文明数千年来“非侵略、非远征、非扩张”的学术报告,并以此来对比其他文明。

  2013年6月22日,余秋雨到云南曲靖讲学,受聘为曲靖师范学院荣誉教授。

  个人生活

  余秋雨的妻子是马兰,马兰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主要作品

  散文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寻觅中华》 《何谓文化》 《摩挲大地》《借我一生》 《我等不到了》

  学术

  《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审美心理学》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 《中国戏剧史》 《艺术创造论》

  创作特色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秋

  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读者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余秋雨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余秋雨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娴熟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物评价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腾讯娱乐评)

  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从收受深圳豪华别墅事件、“首富” 事件、青歌赛是非、“故居门”、“大师”事件、“含泪”事件、“私通”事件到“捐款门”,余秋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新华网评)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人民网评)

相关参考

余秋雨《废墟》赏析

最佳答案初读《废墟》,我便被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所打动。有人说余先生的文字很“性感”,已带有些贬义;但是,感受余秋雨的散文,确实仿佛有一种热的生命在跳动;落差之间造成的气势、豪情,十分契合我们浮躁的心镜—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1、散文从形式上看是纪游性散文:但却不是纯然的游记散文,而是以记游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进行的文化思考。2、由于余秋雨的游历主要是一种“人文山水”,便决定了他的散文所具有

余秋雨的散文有哪些不足之处

余秋雨的散文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历史史实的讹误(即文化硬伤),篇章结构的雷同,情感表达过于夸张等。再加上余秋雨本人经常参与大众传媒的活动,被喻为“文化明星”,文艺界对其及作品的批评、非议也与肯定、赞

今日人物8月23日,余秋雨、颜真卿,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生]73年前,1946年8月23日:data-filtered="filtered"散文家余秋雨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余秋雨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余秋雨,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

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

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阳关雪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

余秋雨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一、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

历史秘闻 余秋雨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一、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余秋里为何成“独臂将军” 的

余秋里中将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过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是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他在战争中失去左臂,成为了“独臂将军”,连毛泽东都称他是老实人。余秋里为何成“独臂将军”1936年长征

高中历史 孝文帝的梦想

 孝文帝的梦想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曾经做过题为《梦开始的地方》的演讲,认为北魏孝文帝启动了汉文化开放之梦。  余秋雨老师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领袖,是中国北魏重要统治者,因为他死的时候

高中历史 孝文帝的梦想

 孝文帝的梦想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曾经做过题为《梦开始的地方》的演讲,认为北魏孝文帝启动了汉文化开放之梦。  余秋雨老师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领袖,是中国北魏重要统治者,因为他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