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不二的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不发?

Posted 徐庶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忠贞不二的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不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忠贞不二的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不发?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描写成忠贞不二之人,进了曹营一言不发,将满腔才华虚置。我们总是对徐庶感到惋惜,也常常会想,如果徐庶一直辅佐刘备,刘备是否能统一天下呢?

小编认为大家都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其实历史上徐庶并没有“一言不发”。而且徐庶在魏国混的还不错。

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徐庶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但在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中并无他的一席之位。只是在诸葛亮传中提到过。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这两段记载均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徐庶之母并不是被骗到洛阳的,而是被掳到洛阳;再者曹操也并没有胁迫徐母作书信诱骗徐庶弃蜀投魏,徐庶到了洛阳之后,徐母的生死如何,正史上亦无记载。

除了《三国志》以外,记载当时魏国历史的史学著作还有一部《魏略》。

《魏略》上说徐庶当了大官。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 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中郎将与御史中丞分别是官名,算是高官了。

试想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如果真的一言不发,什么都不做,就算是他再厉害,再有本事,恐怕也曹操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侍卫”以及“监察郡国行政,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这样的官职。所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美好理想吧。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徐庶(翟万臣饰)  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徐庶深感

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未发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徐庶曾是刘备早起的谋士,大神诸葛亮的好朋友,同事也是诸葛亮的推荐人。徐庶是个大孝子,得知曹操将他母亲囚禁后,含泪告别了主公刘备,去曹营看望自己的母亲。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

历史秘闻 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未发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徐庶曾是刘备早起的谋士,大神诸葛亮的好朋友,同事也是诸葛亮的推荐人。徐庶是个大孝子,得知曹操将他母亲囚禁后,含泪告别了主公刘备,去曹营看望自己的母亲。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

历史人物 三国徐庶_关于三国里的徐庶

关于三国里的徐庶俗话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后未为曹操献一谋,出一策但曹操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曹操量徐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尽管他不出一谋一策,但他也不可能走出曹操的手掌心去辅佐其他的君主既然对

并非一言不发 揭秘徐庶进曹营的真相

徐庶进曹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徐庶进曹营的真相。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单福,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程

并非一言不发 揭秘徐庶进曹营的真相

徐庶进曹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徐庶进曹营的真相。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单福,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程

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寸功未建难立足: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

三国历史 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寸功未建难立足: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

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

历史人物 徐庶进曹营之后是一言不发?还是没有被曹操重用

“徐庶进曹营”在《三国演义》里讲的是刘备在投奔荆州牧刘表的时候被刘表安排在了新野驻军,曹操得知刘备在新野以后派出了曹仁、李典等名将前去讨伐。在这之前刘备偶然一次机会遇到了徐庶并且有幸得到徐庶的辅佐,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