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宋代诗人郑思肖简介,宋代诗人郑思肖简介
Posted 诗人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宋代诗人郑思肖简介,宋代诗人郑思肖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宋代诗人郑思肖简介,宋代诗人郑思肖简介
郑思肖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郑思肖生平
郑思肖,南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生,元仁宗延佑五年卒,年78岁。父亲郑起(初名震),字叔起,号菊山,官南宋平江(今江苏苏州)书院山长。郑思肖年少时秉承父学,明忠孝廉义。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当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因肖是赵(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号忆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郑思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交往较多。后赵降元并任官。郑思肖即与之绝交。郑思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因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
人物资料
美女与极品朱琰个人资料
屠呦呦个人资料
毛孩个人资料
孙红雷个人资料
相关参考
郑思肖别称郑所南、菊山后人、三外野人,生活在宋亡元初时期,对故国有着深深的眷恋。代表作有《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施食》等,一生北凉凄苦,78岁终老。郑思肖>郑思肖简介>郑思肖(1241年—131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笔下《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中的第一首诗。郑思肖在国家存亡之际写下的这首流传千古的
据考证,最早使用“中国梦”一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他在《德祐二年岁旦》的诗中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王朝的不满
出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表。释义:“天真”指单纯;“烂漫”自然的意思,这则成语常用来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
周紫芝简介 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 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
仲殊简介 仲殊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
郑獬简介 郑獬(1022——1072)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北宋安州安陆人(祖籍江西宁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獬少年时,即有才名,词章豪伟峻整,除同榜鸿胪进士、会元,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
周晋简介 周晋(生卒年不详),字明叔,号啸斋,其先济南(今属山东)人,自祖秘起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 晋于绍定四年(1231)官富阳令。嘉熙末淳v初,为福建转运使干官。累监衢州、通判柯山。宝
高永(—1232),金蓟州渔阳人,字信卿。初名夔,字舜卿,又名揆,号应庵。轻财好交游。文辞豪放,长于论事。南渡居嵩山。累举不第。尝上书言事,不报。卒于汴京。 大江东去滕王阁(、高永) 闲登高阁
仲并简介 仲并[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 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