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明武宗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

Posted 明武宗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明武宗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的明武宗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

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想起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大臣们一个个上书劝阻,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皇帝瞒着满朝文武,带着武将江彬、宦官钱宁两个宠臣,偷偷地跑出德胜门,直奔居庸关。这回幸亏居庸关的巡关御史张钦是个直汉子,拼着一死,往城门下一坐,就是不给皇帝开关。有他耽误功夫,京里的官员也追到了,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万岁爷给请了回去。

请是请回来了,巡边的心可没有死。武宗静静地等待了半个月,趁着某日张钦外出公干不在居庸关,武宗连忙来到关下,这一次再没人敢拦他,他终于如愿以偿,到了边关重镇——宣府。武宗对玩的创意超出历代明君、暴君、昏君,他先为自己取了一个“朱寿”的新名字,再用皇帝的名义,加封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这简直是与群臣开的国际玩笑,给自己封为总兵的皇帝,古往今来唯独他这一份。

武宗这一趟没有白去,亲自率军与蒙古人交了一次手。对于此战的战果,历史上记录是鞑靼人战死16人,而明军阵亡52人。当然这个战果很可能是文人们为了证明皇帝的荒唐,报自己被捉弄的一箭之仇,而刻意编造出来的。因为这场史称“应州大捷”的战役,双方参战的士兵有十余万,即使随便接触一下,也不会这点伤亡。

关于战事的记录,是在武宗死后,文臣们才动的手脚。战役刚刚结束,皇上凯旋回朝时,大臣们还是要隆重欢迎的。只是皇上下令,说打了胜仗的是朱寿,而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这可愁坏了大臣,见了面不能称“皇上”,这“大将军”三个字却也不太敢叫出口,那种尴尬,就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了。

在群臣看来,皇上如愿到边塞打了一仗,总该消停一段了。谁知武宗的新想法马上就来了:朕要南巡。正在他找不到南下的理由时,宁王在南昌造反的消息传来。武宗当即下诏,要御驾亲征。让武宗失望的是,他的大军刚刚离开北京,南昌的捷报就到了:一个名叫王守仁的巡抚用了四十来天,就把宁王之乱镇压了。武宗暗想,我好不容易才出来,总不能这样就回去吧?于是他又和群臣开了个玩笑,扣下捷报,继续前进!武宗一路上走走玩玩,足足花了四个月,才到达南京。

这位王守仁就是鼎鼎有名的阳明公,他也配合荒唐皇帝一起玩。等皇帝到了,他又上了一封捷报,开首第一句就是“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把这大功留给了朱寿。不想武宗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功劳来得未免太“容易”了。他命士兵在城外围出一个广场,把俘虏放到里面。武宗全身披挂,带着人马又将这些俘虏“打败”了一遍,并亲手活捉了宁王。

当然,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点小事件,他胡闹的事迹多着呢。

相关参考

明武宗曾封自己为总兵

皇帝不能开玩笑,只是普遍而言,但凡事都有个例外。明武宗就是例外中的例外,他的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戏耍着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们。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

历史秘闻 明武宗曾封自己为总兵

皇帝不能开玩笑,只是普遍而言,但凡事都有个例外。明武宗就是例外中的例外,他的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戏耍着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们。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

明武宗朱厚照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和大臣“开玩笑”

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想起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大臣们一个个上书劝阻,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正德十二年

明武宗朱厚照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和大臣“开玩笑”

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想起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大臣们一个个上书劝阻,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正德十二年

历史人物 乾隆曾最宠信的两个大臣,如果他在和坤还敢贪污吗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历史上,每一个盛世都会有一些出色的大臣,这些大臣辅佐皇帝治理天下,乾隆是清史上著名的皇帝,在乾隆的治理下,清朝出现了盛世,但是在其后期,盛世

一生都在做傀儡的皇帝 少年皇帝晋成帝司马衍

晋成帝司马衍是东晋时期的第三代皇帝,字世根,是司马绍的长子,和后来的晋康帝司马岳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母亲是明穆皇后庾文君。虽然晋成帝司马衍寿命不长,但是晋成帝做皇帝的时间要比他父亲晋明帝时间长很

明武宗竟然曾把自己封为总兵 史书里的“玩笑”

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都是与庄重、规矩的“礼”相违背的。纵观历史,“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

明武宗竟然曾把自己封为总兵 史书里的“玩笑”

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都是与庄重、规矩的“礼”相违背的。纵观历史,“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

揭秘历史上的卢杞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杞这个人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睚眦必报。尤其是在他作为宰相的那段时间,只要有人稍稍不合他的心意,就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好多忠良都在那个时候被卢杞陷害致死。当时有许多大臣都看不下去卢杞的做法,但是碍于他

揭秘历史上的卢杞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杞这个人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睚眦必报。尤其是在他作为宰相的那段时间,只要有人稍稍不合他的心意,就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好多忠良都在那个时候被卢杞陷害致死。当时有许多大臣都看不下去卢杞的做法,但是碍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