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班婕妤个人资料,班婕妤个人资料
Posted 婕妤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班婕妤个人资料,班婕妤个人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班婕妤个人资料,班婕妤个人资料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年-2年),楼烦(今山西朔城区)人,西汉女作家,汉成帝嫔妃。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班况之女、班彪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祖姑。
班婕妤在汉成帝初年入宫,16岁的闺秀做了少使。冰清玉洁的美少女生于将相之门,自小受礼教规范、诗书熏陶,长音律、善诗赋,很快得到皇帝的宠爱立为婕妤册封为婕妤(嫔妃的一种等级称号)。她不仅貌美而且有德。一次,成帝想与她同辇出游,她以“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不敢奉命。晋顾恺之所画的《女史箴图》就有描绘这一情景。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后,逐渐失宠,为了避免与赵氏姐妹争斗,主动请愿去服侍太后。太后死后又为太后守陵,最后孤单而终。
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她的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亦可亦友的地位。
有一天,汉成帝心生绮念,命人制作一辆双人辇,想在巡游宫苑时与班婕妤一同乘坐。有德有才的班婕妤婉言相拒:“臣妾观看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画图,发现圣明君主都是名臣在侧,只有夏桀、商纣、周幽王的身旁坐着他们嬖幸的妃子。假如您与我同辇出入,不就和那些昏君相似了吗?”汉成帝毕竟不想做亡国之君,听了班婕妤一番话,只好悻悻作罢。王太后(汉成帝之母)得知班婕妤以理制情,就给身边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她为儿子能有这样一位贤达的嫔妃而喜悦、兴奋。樊姬是楚庄王的爱妃。楚庄王刚继位的时候,热衷狩猎,荒废朝政。樊姬苦苦相劝,仍是无济于事。后来,她干脆不再享用珍禽野味,终于令楚庄王改过自新,勤于政事,富国强兵,跻身于“春秋五霸”。
汉成帝到底不是楚庄王。有一年微服巡行,他在阳阿公主家中见到了美艳绝伦的舞女赵飞燕,顿时失魂落魄,六神无主,随后便纳赵飞燕入宫,不久又召来飞燕之妹赵合德,将二人一同封为婕妤。从此,日日饮宴,夜夜笙歌。赵氏姐妹,专宠后宫。
赵氏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许皇后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条下策,在孤灯寒食的寝宫中设置神坛,晨昏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寿,也诅咒赵氏姐妹灾祸临门。事情败露以后,赵氏姐妹故意讲,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也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废居昭台宫。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糊涂的汉成帝色昏头脑,居然听信谗言。然而班婕妤却从容不迫地对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意思是“我知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变。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有何益处!我非但不敢做,并且不屑做!”汉成帝觉得她说的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的恩爱之情,特加怜惜,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是一个有见识,有德操的贤淑妇女,那里经得起互相谗构、嫉妒、排挤。陷害的折腾,为免今后的是是非非,她觉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缮就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聪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再也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汉成帝允其所请。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刘骜暴亡于未央宫白虎殿赵合德床上,四月下葬扶风延陵。奉太后之命,班婕妤去为汉成帝守陵。陵寝肃穆,草木萋萋。落寞佳人独对孤灯映壁,形同槁木,心如止水,偶尔回首往事,眼里会溢上一层浅浅的泪影,笔底会流出行行凄婉的诗赋……那浅浅的泪影,那凄婉的诗赋,让人心痛了两千年。
相关参考
班婕妤,汉代的女作家,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是班昭的祖姑,同时也是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婕妤并非是班氏的名字,而是汉成帝所封的称号。因为班氏曾被封婕妤,因此后代一直用这个称号称呼她,班氏的真实姓名现已
历史人物 班昭简介 班昭班婕妤是一个人吗 班昭续汉书 班超和班固、班昭是什么关系-
中文名:班昭 别名:班姬,班惠班、曹大家(曹大姑) 国籍:中国(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扶风安陵(今陜西咸阳东北) 出生日期:约45年 逝世日期:约117年www.cha138.c
自古以来有很多才女,但真正能被后世之人记住的人却并不多,班婕妤就是少数被后人铭记的才女之一。 班婕妤之所以会被后世铭记,不仅仅因为她多才多艺,贤良淑德,更因为她的遭遇是古代后宫女子命运的一个缩影
《汉书·外戚传》说,班婕妤,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为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祖母。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了汗
《汉书·外戚传》说,班婕妤,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为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祖母。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了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哀情凄切的词源于一个女子,她就是班婕妤。 婕妤,一听就是跟皇宫相关,没错,她是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可惜的是,她并不是一个幸运儿,而是
西汉汉成帝刘骜继位的第二年,楼烦班家,16岁的娇俏少女一朝被选入皇宫,当了下等女官少使。 这位美少女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令尹子文,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战功赫赫。她
班婕妤和赵飞燕同是汉成帝后宫的妃子,而赵飞燕最后却成了皇后,也是一位平民百姓出身的皇后。准确来说班婕妤和赵飞燕二人多少都有一些恩怨。班婕妤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才女,对于诗书等都有相当的研究。婕妤并非是她原...
画家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描绘了班婕妤与汉成帝同乘驾舆的情景,把班婕妤的端庄娴静、慎言善行,作为妃嫔的典范描画得淋漓尽致。梁代学者钟嵘在《诗品》中评论的唯一女诗人就是班婕妤:“从李都尉迄班婕妤,
赵飞燕是汉朝著名宠妃,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后世将她与杨贵妃并列,称为“环肥燕瘦”。赵飞燕受汉成帝宠幸,成为第二位皇后。 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因为汉成帝的宠爱,在后宫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