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董允 董允简介名言后人怎么死的 三国史上蜀汉四相之董允的故事

Posted 公元

篇首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董允 董允简介名言后人怎么死的 三国史上蜀汉四相之董允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董允 董允简介名言后人怎么死的 三国史上蜀汉四相之董允的故事

  中文名:董允

  别名:董休昭

  国籍:蜀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郡枝江

  出生日期:不详

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公元246年

  职业:官员

  主要成就:匡扶君主,保持蜀汉后方稳定

  董允——三国时期蜀汉杰出重臣

  董允(?-246年),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当时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鉴于其政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

  董允有匡主护国之功,其去世后,接替董允的侍中陈祗为人谄媚,与中常侍黄皓逐渐把持朝政,迷惑刘禅,终于导致蜀汉灭亡。蜀汉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在整部《三国志》中,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越。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蒋琬 蒋琬简介名言后人怎么死的 三国史上蜀汉四相之蒋琬的故事

  中文名:蒋琬  别名:蒋公琰  国籍:蜀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公元246年www.cha138.com  职业:宰相  主要成就:继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四相董允简介 董允是怎么死的

  董允人物生平简介  董允,是三国时候蜀汉的官员董和的儿子。他的字是休昭,是泸县嘉明镇人。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允的父亲董和是为刘璋做事的,任命为益州太守。而在刘备立为太子的时候,董允就被选为了洗马,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四相董允的简介 董允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董允人物生平简介  董允,是三国时候蜀汉的官员董和的儿子。他的字是休昭,是泸县嘉明镇人。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允的父亲董和是为刘璋做事的,任命为益州太守。而在刘备立为太子的时候,董允就被选为了洗马,

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简介 董允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蒋琬、费t和董允被当时的蜀国人合称为四相。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本文要讲的就是这四相之一的董允。董允简介董允,是三国时候蜀汉的官员董和的儿子。他的字是休昭,是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的简介 董允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董允人物生平简介  董允字休昭,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大臣,东汉末年时,董允的父亲董和是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董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在公元243年也就是延熙六年的时候升迁为辅国将军。

三国蜀国俊杰蜀汉四相之费祎生平 费祎简介

费祎(?-253年),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

三国蜀国俊杰蜀汉四相之费祎生平 费祎简介

费祎(?-253年),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

历史人物 费祎简介 三国蜀国俊杰蜀汉四相之费祎生平

  (?-253年),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人,时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

历史人物 费祎简介 三国蜀国俊杰蜀汉四相之费祎生平

  (?-253年),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人,时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

三国名人之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简介

董允(?-246)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初为太子舍人。刘禅嗣位,迁黄门侍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虑后主年轻,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请以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