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怎么死的 骆秉章之谜 骆秉章为什么杀石达开
Posted 巡抚
篇首语:知道如何活用知识最重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次之,拥有知识再次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怎么死的 骆秉章之谜 骆秉章为什么杀石达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怎么死的 骆秉章之谜 骆秉章为什么杀石达开
本 名:骆秉章
别 称:骆俊,骆吁门,骆儒斋
字 号:字吁门号儒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广东花县
出生时间:1793年
去世时间:1867年
主要作品:《骆文忠公奏稿》、《骆秉章自撰年谱》
www.cha138.com主要成就:在大渡河俘虏石达开
封 爵:一等轻车都尉、太子太保
官 职:四川总督
追 赠:太子太傅
谥 号:文忠
地 位:晚清八大名臣之一
骆秉章——晚清八大名臣之一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为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骆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后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并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实授湖南巡抚,任上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咸丰十年(1860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总督。同治元年(1862年),骆秉章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断石达开后路,石达开被围于安顺场,之后石达开请求和谈,骆秉章佯称答应,后将石达开俘虏,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
同治六年(1866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
相关参考
清末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当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发展到晚期,基本已经没有生机。当时石达开率领部众,准备横渡大渡河,直取成都。当时在四川督办军务的骆
清末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当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发展到晚期,基本已经没有生机。当时石达开率领部众,准备横渡大渡河,直取成都。当时在四川督办军务的骆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人家喜得麟...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
骆秉章,一个四十岁才求取功名的儒生,一个以文治武功成为清季戴双眼孔雀花翎,位极人臣的干吏;一个湘淮军之外,对太平天国威胁最大的能臣;一个在历史关键时刻决定历史走向和人物命运的不世人物。如果不拘泥所谓正
骆秉章,一个四十岁才求取功名的儒生,一个以文治武功成为清季戴双眼孔雀花翎,位极人臣的干吏;一个湘淮军之外,对太平天国威胁最大的能臣;一个在历史关键时刻决定历史走向和人物命运的不世人物。如果不拘泥所谓正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