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坎的一生坎坷经历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坎的一生坎坷经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坎的一生坎坷经历
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活到68岁,高寿啊。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长大父亲有地位,(本文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但也是个穷人从小丧母,继母对其非打即骂,12岁便外出干活养家采木耳、弄蘑菇、挖人参、砍个木头,就干这些...
小小年纪就混社会了尝尽人情冷暖啊,努尔哈赤女真语的意思是:野猪皮(啥?)道理其实跟汉族起名差不多,以前很多人起名叫狗蛋、狗剩,为什么这么叫呢?三个字——好养活。摸爬滚打在白山黑水之间练就了一身好体魄,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事业初创期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大明将军--李成梁(这个李成梁给努尔哈赤融了第一笔资)事情是这样子的。
李成梁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后但很过意不去,就上疏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了解之后便重赏努尔哈赤,给了他好多钱和物资,让他继承其爷爷和父亲在之前部落里的地位,还允许努尔哈赤在部落里训练军队。
事业平稳期有了钱又有了势,努尔哈赤平步青云统治了他所在的整个部落。最终于1616年在抚顺建立了后金政权,也可以说明朝军队给了他机会(请自行打脸吧...)。满清也就从此刻开始发下了种子“虎毒不食子”杀子迫不得已,努尔哈赤还是很爱他的长子“褚英”的,4岁跟爹南征北战,19岁独自带队打仗,29岁开始“太子参政”,真可谓春风得意啊!
然而这褚英人有点问题?心胸狭窄!野心挺大!嚣张跋扈!凡是得罪他的人,大小事他都报复甚至说出“你们等着,等我登基就把你们宰了!”大臣们联名反对褚英,皇太极在内的四个兄弟惧怕褚英,努尔哈赤担心自己一死儿子们就为皇位争得你死我活,考虑再三褚英必须要死!!!
褚英的死从某些方面讲说不能怨努尔哈赤,只能说他自己的修养不到家,自己不会处世,又对皇位太过贪婪,惹得努尔哈赤不高兴,所以这是努尔哈赤处死皇子的真相。因一次败仗而被折腾死了还没从丧子的悲伤中爬出来,为了后金的扩张努尔哈赤也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鲜有败仗的他却在宁远之战中输给了一介书生--袁崇焕。
这袁崇焕虽是一介书生,没有打仗经验,但天赋也非常重要。这一仗袁崇焕就使了个计策,把这个努尔哈赤的部队引诱进外城,然后关上外城城门来了个关门打狗,几门大炮一起开火,几炮把清军轰得死伤惨重。结果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给杀得屁滚尿流,跑了。败仗之后半年的一场病一口气没上来就一命呜呼了。
相关参考
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活到68岁,高寿啊。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长大父亲有地位,但也是个穷人从小丧母,继母对其非打即骂,12岁便外出干活养家采木耳、弄蘑菇、挖人参、砍个木头,就干这些...小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吗不是,是爱新觉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是皇太极,但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准确来说是顺治第一个使用清朝年号的是皇太极,而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吗不是,是爱新觉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是皇太极,但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准确来说是顺治第一个使用清朝年号的是皇太极,而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
对富察·衮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游牧民族的女人不仅是在一个家族中辗转,她们还会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之间辗转,比如女真族第一美女东哥,与之伴生的不仅是美貌,还有“可兴天下,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然而这位才女的一生却是十分坎坷。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然而这位才女的一生却是十分坎坷。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
生平:(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之称。然而这位的一生却是十分坎坷。> 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
他是大明降将投靠大清,因孙女生下千古一帝,后成汉人第一家族清代时除了爱新觉罗氏家族外,最显赫的恐怕是满洲八大姓了。汉人之中大族不少,但能说得上大富大贵的只有两家,一个是世代深受皇恩的孔氏家族,另一个就
文|达令人人都夸赞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对苏轼的词大加赞赏。不过,苏轼有一首诗堪称经典,很多人却不知。其中四句颇富哲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首诗是苏轼任
在中国的汗青上,好多有名的帝王并非一起头就是显祖之辈,他们或者出生并不是很好。所以在中国古代包罗如今,从来都不贫乏寒门后辈经由本身的起劲成就一段事业的故事,所以这也成为中国历来都一向首倡的一个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