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汤历史评价 张汤人物生平 张汤人物简介 张汤的死因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汤历史评价 张汤人物生平 张汤人物简介 张汤的死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汤历史评价 张汤人物生平 张汤人物简介 张汤的死因
本 名:张汤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
www.cha138.com去世时间:公元前116年12月
主要作品:《越宫律》《朝律》
职 业:酷吏
官 职: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
张汤(?—公元前116年12月),西汉时期官员、酷吏,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缗,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十一月(公元前116年12月),因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的诬陷,被强令自杀。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赐。张汤虽用法严酷,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
相关参考
人与人交往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信任了。古代君臣之间,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信任,没有了信任,一切都玩完! 酷吏张汤就是这样,汉武帝之前是多么信任他呀,他当官当到最大也只是个御史大夫而已,可是
简介:(?—公元前116年12月),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
西汉武帝时最著名的法官,就是从小「爱好」审判事务的张汤。张汤的父亲是长安县里的老职员,后来升迁到县丞的位置。张汤十几岁时很调皮,有一次家里的腊肉不见了,他父亲以为是张汤偷吃了,把他痛打了一顿。张汤觉得
西汉武帝时最著名的法官,就是从小「爱好」审判事务的张汤。张汤的父亲是长安县里的老职员,后来升迁到县丞的位置。张汤十几岁时很调皮,有一次家里的腊肉不见了,他父亲以为是张汤偷吃了,把他痛打了一顿。张汤觉得
张汤是汉朝武帝年间的人,父亲是长安丞,是一个官宦世家,张汤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断案才能。小时候有一天,张汤父亲出门办事,留下张汤看家,等到父亲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家里的肉没有了,于是责问张汤,要拿鞭子打
张汤(?—前115),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幼时喜法律,曾任长安吏、内史掾和茂陵尉。后补侍御史。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谋反之事,得到武帝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
张汤是汉朝武帝年间的人,父亲是长安丞,是一个官宦世家,张汤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断案才能。小时候有一天,张汤父亲出门办事,留下张汤看家,等到父亲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家里的肉没有了,于是责问张汤,要拿鞭子打...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皇帝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而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酷吏之一。那么张汤又是因何而呢?> 张汤的失败,最致命的原因在于他的两
张安世(?-前62年),字子儒,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西汉大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生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官。汉武帝时,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时,拜右将军兼光禄勋,以辅佐功封
张安世(?-前62年),字子儒,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西汉大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生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官。汉武帝时,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时,拜右将军兼光禄勋,以辅佐功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