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被诛连十族竟是因为蛇王转世投胎复仇
Posted 方孝孺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方孝孺被诛连十族竟是因为蛇王转世投胎复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方孝孺被诛连十族竟是因为蛇王转世投胎复仇
方孝孺(1357-1402)是明初一位有学问、有道德的大儒,他的忠义之举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后来方孝孺也辅佐明太祖的皇孙明惠帝治理朝政。在方孝孺出生之前,方孝孺的父亲买了块风水宝地建造祖坟,挖坟的头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穿红衣服的老人来哀求他,说我有八百子孙生活在你要挖的坟地下面,我知道你要建祖坟,这未可厚非,但是请你给我三天的时间,让我们全家都搬走,三天以后你再来挖坟。梦醒了以后,方孝孺的父亲觉得不能当真,干脆就不管它了,反正已经标明了良辰吉日,明天一定要开工。
结果第二天就去挖,挖到下面的一个大石底下,发现下面有很多红色的蛇。方孝孺的父亲看到这么多红蛇,他以为不吉利,竟然说这样吧,我们把这些红蛇都烧死,结果就用火把这些很多很多的蛇都烧死了。当天晚上他又梦到红衣老人(蛇王),很气愤地说:“我昨天已经给你托了梦,请求你三天之后再开工,但是你为什么没有听我的哀求?今天竟然还把我的八百多个子孙统统给烧死。好吧,你现在灭我的族,我将来也要灭你的族!”
不久方孝孺出生了,他长大后成为一位有学识、有道德的大儒,很快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委以重任。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建文帝)继位,召孝孺入京,任翰林侍讲学士,尊以师礼,凡国家大事,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惠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争夺皇位。惠帝廷议讨伐,诏檄也都出于方孝孺之手。朱棣带兵从北方打进南京后,弑君篡位,把原来的文武百官都抓起来,大部分人都觉得没有办法,这是朱家兄弟之间的争权夺位而己,结果都投归朱棣。朱棣知道方孝孺是世人敬仰的大儒,就让方孝孺写一个即位昭书,昭告天下立燕王为帝。
方孝孺宁死不肯,取笔疾书“燕贼篡位”四字,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决不写。”朱棣大怒,说:“你胆敢这样做,难道不怕我灭你九族吗?”孝孺答:“哪怕灭我十族,我也不屈服!”骂声益厉。朱棣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哪能让你自己死,当诛灭十族!”最终,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方孝孺的学生和朋友也抓起来斩首。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共杀了873人,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方孝孺本人也被腰斩。
后来人们才知道,方孝孺的前世就是蛇王,化成红衣老人,托梦哀求方孝孺的父亲。方父为了得一块风水宝地建祖坟,竟然把那八百条红蛇烧死,灭了人家蛇的一族。结果这个红蛇王发了毒誓,也要灭方家的十族,讨还八百多条命债。六道轮回就是这样子,你杀我,我杀你,互相酬偿命债,冤冤相报。
方孝孺在朝廷,故意反抗皇帝的命令,激怒了明成祖,结果被灭九族。他说:“灭十族我也不怕!”最后连他的老师都被杀了。老师也算一族。方孝孺这个案子,被杀的将近一千多人,确是蛇王报仇!
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方孝孺,真的死得其所了吗
其实关于方孝孺之死,相信很多人多少都一点,毕竟给了他死刑的是明朝比较有争议的皇帝朱棣,而且方孝孺还是传说中的,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听说他死之前大义凛然,完全不畏惧,所以也有很多人钦佩他的气节。 这件事呢,其实说起来也挺简单的,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不过从能力来看,确实是朱棣更强,朱棣有实力,也有野心,何况他还是朱元璋的儿子,怎么说皇位也该轮到自己来做吧,结果就是他自个举兵上位了,发动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历时四年左右,结果就是朱棣如愿所偿,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当上皇帝后,对内改革,经营到位,对外加强巩固,收复安南,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在他这个时期发生的。 可以说,朱棣确实是位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永乐盛世广为称赞。不过他当皇帝的这个手段一直受人诟病,有人喜欢他,觉得他就是有当皇帝的实力,也做得不错;也有人diss他,指责他这时篡位,大逆不道,说起来就得‘呸’一句。 这其中,就包括方孝孺。方孝孺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当官了,到朱允炆即位后,他还是继续在朝廷做官,官做得也挺大,是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 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喜欢向他讨教,这君臣两人的关系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 到后来朱棣明确起兵造反,朝廷决定讨伐时的诏令、檄文也都是方孝孺写的。 这四年里,朱棣算是从分见证了方孝孺的文笔了,等到这场战乱结束,朱允炆下落成谜,方孝孺也被打入大牢,朱棣拿稳了这天下,但古代历来讲究名正言顺,究竟规矩仪式。 朱棣想要坐得光明正大,必须得有正统之名,为此他不惜改称马皇后为自己的生母,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个极有分量的继位诏书。放眼整个朝廷,方孝孺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他又才气,有德行,有名声,还是前任皇帝朱允炆的人生导师,最关键的是文笔还不错,毕竟朱棣可是亲身领教过的。朱棣虽然有铁血手腕,但也挺想招揽人才的,他原想的是只要方孝孺好好给他写一封诏书,自己或许可以不计前嫌,留他一命。 然而,方孝孺拒绝了,任朱棣如何威逼利诱,方孝孺宁死不从。据说朱棣被方孝孺气得不行,还叫人把他的嘴豁开,从嘴角一直割到耳朵,并扬言灭他十族,但方孝孺始终不肯屈服!真不知他是有气节还是愚忠。 方孝孺始终认定,朱允炆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不是朱棣。但问题是朱棣和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子孙,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这天下不管是落入哪一个人之手,它都是老朱家的,方孝孺又何必如此死心眼地认定朱允炆呢? 他到底是忠于朱允炆,还是忠于朱家,还是忠于天下?忠于朱允炆的话,可能是有他的私人情感在,死也可以,但死得这么惨烈实在有点不该;忠于朱家,也不至于这么抵抗另一姓朱的吧,要是忠于天下,就更不应该接受这样的死法了。 不管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孙子当皇帝,于大明臣民究竟有何不同呢?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更换的一天,国家政权的交接,说到底还是老朱家的「 ”家务事”,一代代的「 ”孝孺”为帝王的「 ”家事”操心,豁出性命,甚至还连带着那十族八百多人的命,实在是不该。 方孝孺死前,曾作绝命诗一首:「 ”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 ”尽忠”思想,其实是很有儒家道义的,这种方孝孺式的牺牲「 ”教义”,说的好听点为忠义慷慨赴死,说实在的,是愚忠、愚用,有时候读书人的坚守就是固执,就是教条化下的牺牲品。 方孝孺或许可以选择自己为自己的信念忠义去死,但因此拖累如此多的亲朋好友,哪些人才是死得太冤了。相关参考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也就是说当天子发怒之时,会死人无数,流的血都可以用来乘舟划橹。这话虽然夸张,但却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古代封建王权社会,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 看古装影视剧中,皇帝大怒之时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也就是说当天子发怒之时,会死人无数,流的血都可以用来乘舟划橹。这话虽然夸张,但却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古代封建王权社会,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 看古装影视剧中,皇帝大怒之时
其实关于方孝孺之死,相信很多人多少都一点,毕竟给了他死刑的是明朝比较有争议的皇帝朱棣,而且方孝孺还是传说中的,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听说他死之前大义凛然,完全不畏惧,所以也有很多人钦佩他的气节。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一般都把犯了罪的大臣诛九族,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不少,但是明朝有一位着名的大臣却被诛了十族。他就是方孝孺,也是史上唯一一位。方孝孺,字希直,号“缑城先生”,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一般都把犯了罪的大臣诛九族,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不少,但是明朝有一位着名的大臣却被诛了十族。他就是方孝孺,也是史上唯一一位。方孝孺,字希直,号“缑城先生”,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
历史人物 方孝孺简介 方孝孺为何被诛十族 方孝孺怎么死的 方孝孺后人
中文名:方孝孺 别名: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 国籍: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宁海 出生日期:1357年 逝世日期:1402年www.cha138.com 职业:大臣、学者、文学家
在历史长河中,方孝孺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方孝孺当年师从宋濂,这个宋濂是明朝有名的大文豪,曾经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所以按照辈分上来说,方孝孺和太子朱标还是
说说赵高吧!因为都姓赵,后人把他归于战国七雄中的赵国,这只是平常无谓的揣测。有意思的是,赵武灵王被部下在沙丘活活饿死。而之后秦始皇也在沙丘离奇死亡。这就离奇了。于是,后人开始想象。赵高就是赵武灵王的转
说说赵高吧!因为都姓赵,后人把他归于战国七雄中的赵国,这只是平常无谓的揣测。有意思的是,赵武灵王被部下在沙丘活活饿死。而之后秦始皇也在沙丘离奇死亡。这就离奇了。于是,后人开始想象。赵高就是赵武灵王的转
中国的第一巨贪和,他的总资产放到现在都没几个人能够超越。他的贪污是朝廷上下人尽皆知的事情,为什么乾隆还是这么纵容他,甚至还宠爱有加呢?和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