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匡的主要事迹 王匡的人物生平 王匡的人物简介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匡的主要事迹 王匡的人物生平 王匡的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匡的主要事迹 王匡的人物生平 王匡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匡
所处时代:汉朝
爵位:比阳王
职业:将领、起义领袖
籍贯:荆州江夏郡新市
主要成就:领导绿林起义拥立刘玄为更始帝
王匡、王凤起义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乱政,社会矛盾尖锐,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民不聊生。于是,各地饥民纷纷起义,终于汇成一场席卷长江、黄河流域声势浩大的全国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这场斗争长达10年之久,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就是我们湖北省的京山县,它的主要领袖――即绿林军的主要领袖王匡、王凤,就是京山人。
据《后汉书·刘玄传》记载,公元17年(天凤四年),“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今京山县东北部三阳镇一带――编者注,下同)人王匡、王凤为评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今京山县六房附近),藏于绿林(今大洪山一带)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公元21年初,荆州牧接到王莽命令,围剿王匡、王凤等起义军,荆州牧选募壮丁2万,于是年2月前往绿林,镇压起义军。王匡、王凤等人得知莽军前来进剿,立即起兵相遇,就在今京山境内,大破牧军,杀死莽兵数千人,尽获辎重。荆州牧兵败欲归,又遭马武等人拦截,荆州牧吓得魂飞天外,慌忙中驱车旁逸,哪知马武的长矛早已刺入荆洲牧的车中,马武用手一钩,荆州牧的车辕倒地,荆州牧被摔出车外,马武刺杀其骖乘,暂寄下荆州牧人头,大展起义军的威风。荆州牧狼狈逃窜。
王匡、王凤等起义军击败荆州牧2万人后,乘胜攻破竟陵(今潜江市西北),再转攻云杜(今京山县城)、安陆,率众数万人,回绿林中。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绿林一带流行瘟疫,已经发展到5万多人的绿林军,病死病倒许多人,于是分兵出征。起义军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今江陵)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等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七月,新市兵进入随州,平林村(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人陈牧、廖谌等率领数千人号称平林兵,响应起义,汇入绿林军。西汉宗室破落贵族刘玄,也在这时只身投入平林兵的队伍。
十月,南阳大地主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縯、刘秀等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东)发动族人起兵反莽,因势单力薄,遂派人与新市、平林兵联络,受到王凤、陈牧等人的欢迎,于是,刘縯、刘秀等人也加入到绿林军中。
新市、平林、舂陵兵汇合后,首先占领长聚(今京山县东北部),再进攻新野。据史书记载,在进攻新野时,刘秀还没有马骑。接着他们又攻打唐子乡(今湖北枣阳县北),诱杀湖阳县尉,获大量财物。下江兵亦引军与荆州牧战上唐,莽军大败。
www.cha138.com十二月,新市、平林、舂陵兵再次联手,是年除夕之夜,起义军夜袭蓝乡(今河南新野县内)。此地为王莽将领甄阜、梁邱赐的一处留屯辎重地,起义军获大量辎重、粮草。
地皇三年正月(公元22年),起义军进攻泚水,斩王莽将领甄阜、梁邱赐,2万余众的王莽军大半被歼。
王莽将领严尤、陈茂闻甄、梁被杀,带数万人攻打起义军,两军在淯阳(今南阳县西南)相遇,莽兵不堪一击,严、陈大败而逃,起义军乘胜攻下宛城,莽兵投降起义军不下2-3万人。
此时,绿林军已拥兵数十万,各路将领认为应立刘氏宗室为皇帝,以扩大队伍和增加号召力。新市、平林的将领看中刘玄,认为他懦弱,又无兵权,便于控制。于是刘玄于二月(公元23年)在宛城即帝位,恢复汉的国号,建元“更始”。绿林军的重要将领都成为更始政权的重臣。其中,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湖北京山县人)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刘秀为“太常偏将”。
三月,绿林军派王凤、王常、刘秀等人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东北)和郾县(今河南郾城)等地。王莽闻讯,惊恐异常,急忙派大司马王邑与司徒王寻从各地征集精兵42万,号称百万,前往镇压。
六月,王邑、王寻在进攻宛城途中,纵兵包围昆阳,军阵迤逦数百里,然昆阳城中却只有绿林军7-8千人,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王凤、王常、刘秀等将领商定,由王凤、王常坚守城池,刘秀与宗佻、李轶等13人,乘夜幕掩护,轻骑驰出城南门,到定陵、郾县等地调集援军。
王凤、王常指挥军民拼死战斗,在抵抗42万王莽军10多天的进攻后,刘秀将定陵、郾县的绿林军全部(9千人)调发来昆阳。然而,就是这不到2万人的内外夹击,直把42万王莽军杀得七零八落,莽将王寻被杀,王邑率残兵逃窜,王邑、王寻征集的全部军械辎重,都成了绿林军的战利品。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
此次战役后,王莽兵力消耗殆尽,绿林军声威大振,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响应,攻杀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专等更始诏命。王莽政权的丧钟敲响了。
由于刘縯、刘秀是刘氏宗族,在攻打宛城、昆阳之后,刘氏兄弟在绿林军中影响逐步扩大,直接威胁到刘玄的地位,于是刘玄借杀刘稷时刘縯讲情之机,遂将刘縯杀死。
九月,王匡率大军攻下洛阳,活捉王莽太师王邑、国将哀章。与此同时,绿林军另一支劲旅,又攻破长安,杀死王莽,王莽新朝灭亡。不久,刘玄移都长安。此时,王匡被封为“比阳王”,王凤被封为“宣城王”,朱鲔被封为“胶东王”、王常被封为“邓王”。
刘玄为拉笼刘秀,封刘秀为武信侯,拜他做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名义北伐河北。不久,刘秀在河北势力壮大,脱离更始政权,更始三年六月(公元25年),改元为建武,沿用汉的国号,在高邑自立为皇帝。
刘玄移都长安后,重用贵族,绿林起义的农民领袖王匡、王凤以及在反莽斗争中浴血奋战、屡立奇功的赤眉军领袖樊崇等人都不能得到重用而遭到排挤,倍感心寒,再加上更始政权迅速变质成为腐化的封建政权,百姓失望。以樊崇为首的赤眉军脱离更始政权,自立了一个刘氏新皇帝。樊崇几乎以抓阄的形式,选中西汉刘室后代刘盆子为帝,并让徐宣为丞相,他自己为御史大夫,建立了赤眉军政权。
赤眉政权成立后,樊崇遂引兵西攻长安。此时,绿林军中申屠成、陈牧、成丹等农民领袖已被刘玄杀害,王匡、王凤、张卬(áng)等人也受到刘玄猜疑,并想找机会将他们杀害,王匡等人只好拥兵自保。当樊崇的大军到达长安附近时,王匡等人立即率众投奔樊崇并协助樊崇攻打东都门。建武元年一月(公元26年)赤眉军攻占长安,刘玄肉袒乞降,后被绞杀,更始政权灭亡。
不久,赤眉军退出长安,王匡等人由于不被赤眉军所容,于是在宜阳(今宜阳西)走投刘秀宗广部,后在安邑被宗广杀害。
赤眉军引众东归时,遭到刘秀大军的堵截,因粮尽力绌,自刘盆子、樊崇以下10多万人全部投降,至此,西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基本结束。不久,刘秀率军攻下长安,朱鲔率洛阳守军归降,刘秀建都洛阳,东汉王朝建立。
绿林赤眉起义是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历时10年,席卷全国,推翻了王莽政权,打击了豪强势力,扫荡了奴隶制残余,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王匡、王凤率京山子弟首起于绿林,号领天下,横扫中原,扭转乾坤,其英雄精神好汉气概,彪炳史册。
相关参考
中文名:孙匡 别名:季佐 国籍:中国东汉末年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不详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不详 职业:诸侯 三国:所属国东吴www.cha138.com 籍贯:吴郡富春
人物生平仕于何进年轻时的王匡与当时清流派名士蔡邕的交情要好。本身不吝啬财物,热衷地将金钱大量的施舍他人。因为这些事迹而使他闻名天下。中平年间,王匡被大将军何进任用,担任大将军府掾。当时何进有意诛灭宦官
汉代人物中文名:王匡国籍:汉代出生日期:不详死日期:25职业:将领、叛逆首脑主要造诣:指导绿林叛逆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籍贯:荆州江夏郡新市爵位:比阳王王匡王匡、王凤叛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乱政,社会矛盾尖锐
三国人物中文名:王匡国籍:汉代出生日期:不详死日期:25职业:将领、起义领袖重要造诣:指导绿林起义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籍贯:荆州江夏郡新市爵位:比阳王王匡人物平生(历史lishixinzhi.com)(历
赤眉、绿林起义爆发于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有的成为地主豪强的佃农,更多的则完全被排挤出生产领域,成为辗转沟壑的流民,甚至沦为奴婢(见两汉奴婢)。成帝时,因
本名:廉丹 时代:王莽新朝 籍贯:京兆杜陵 身份:益州牧,将军 相关事件:镇压赤眉www.cha138.com廉丹——与王匡一起镇压赤眉军 相关事件 惨败而逃 王莽大军东进,沿途烧杀
(─22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新朝大司马庸部(益州)牧。绿林赤眉起义后,任更始,与王匡一起镇压赤眉军,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说:「宁逢赤眉,不逢太师(王匡),太师尚可
阴夔(kui,二声)袁尚属下,担任过豫州刺史。曾前往曹军营中代表袁尚乞降,但未成功。>>人物生平>阴夔投奔袁绍的年代并不可考。但是他确实是得到了袁绍的赏识和重用的人才。"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的名士王匡
说起汉末诸侯之一的王匡,很多人对于他的认识都是不甚了了。首先,无论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还是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中,都没有他的传记;其次,就算在前面说到的二书中曾经出现关于他的事迹,加起来也就
窦融(公元前16~公元62)东汉初大将。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新莽末曾从王匡镇压绿林、赤眉,拜波水将军。后归刘玄,为张掖属国都尉。刘玄败,被推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光武即位,遂决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