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人物生平 张仲景轶事典故简介
Posted 伤寒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人物生平 张仲景轶事典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人物生平 张仲景轶事典故简介
中文名:张仲景
外文名:Zhang Zhongjing
别 名:张机、张长沙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
出生日期:约公元150(庚寅年)~154年(甲午年)
逝世日期:约公元215(乙未年)~219年(己亥年)
职 业:医生
www.cha138.com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被后世誉为医圣,编写《伤寒杂病论》
代表作品:《伤寒杂病论》
性 别:男
纪念地:南阳医圣祠、穰东医圣故里纪念馆
名 誉:“建安三神医”之一、医圣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鉆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频,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还在大堂上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是生命。
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或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后来,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不朽的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的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诊明确,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可以说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关参考
人物名:王叔和 别名:王叔和 主要成就:编辑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代表作品《脉经》 出生日期:公元210年 逝世日期:公元280年www.cha138.com 所在朝代:晋代 出生地:山
张仲景,字仲景,名机(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人士(现河南邓州市)人。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张仲景别名张机、张长沙,出生河南省邓州市,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疗妇人方》等。他的《伤寒杂病论》历来深受医学家推崇,成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张仲景的
医生的职业就是“治病救人”,从古至今,多少医者拯救了无数苍生,他们是一群最普通的人,愿意用自己的技术施以援手,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行医尚且不是一件易事,而到了东汉医疗条件并不好的年代,却能产生像张仲景
医生的职业就是“治病救人”,从古至今,多少医者拯救了无数苍生,他们是一群最普通的人,愿意用自己的技术施以援手,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行医尚且不是一件易事,而到了东汉医疗条件并不好的年代,却能产生像张仲景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东汉末年,疾疫流行,人民死伤惨重。他精心钻研医学,立下著书立说以拯救夭枉的宏愿。他博览群书,广泛收集民间验方,
汉代人物中文名:张仲景别号:张机、张长沙国籍:中国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出生日期:约公元150(庚寅年)~154年(甲午年)死日期:约公元215(乙未年)~2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董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他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就是被后世称颂“杏林春暖”的——董奉。>一、不老少年>要说古人的夸张和想象力,今人大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