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史上第一冤将 文能安邦武能灭国的邓艾

Posted 邓艾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史上第一冤将 文能安邦武能灭国的邓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魏史上第一冤将 文能安邦武能灭国的邓艾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这其中又以曹魏的势力最为强劲,以此同时曹魏的将帅之才也是人才滚滚。难免会埋没了一些有才能的将帅。比如蜀汉之中魏延,文武全才的大将,硬生生成为"反骨仔"的叛将,最后也死得相当惨烈,被马岱斩杀,夷灭三族。其实,在曹魏也有一个冤将,文能安邦,武能灭国,最终却满门被诛。

这个人就是有着灭蜀之功的邓艾。

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最后满门被诛。

邓艾为何文能安邦呢?因为邓艾早期是曹魏的屯田大将,乃文官性质。作为典农功曹,被司马懿赏识,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曾给司马懿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第一,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疏通漕运。第二,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军屯。他认为:“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于是,便著《济河论》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司马懿采纳了,并实施了。从公元241年(正始二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北以淮水为界,自钟离以南,横石以西,至沘水源头之间的四百多里范围的土地上,五里设置一个军屯营。每营六十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同时,淮阳、百尺两条河渠也拓宽了,从黄河引水注入淮水和颍水,颍南、颍北修成了许多陂田。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几年之后,从京都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出现了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从此,淮水流域的水利和军屯建设得到飞速的发展,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也大大加强。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军资粮食有储备,又没有水害。这些,都是邓艾的功劳。

年近五十岁的才开始出任军事方面的负责人,军事上他推行:“足食足兵,食在兵前”的农战思想。在10 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屡建奇功,是一名勇略兼备的名将。在平定文钦和毋丘俭的叛乱中,邓艾功高至伟。后来西调专力与姜维作战时,屡挫这位蜀汉一代名将。在灭蜀的作战中,邓艾夜渡阴平,直捣蜀汉首都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是灭蜀战争的第一功臣。

灭蜀之后,邓艾又冷静分析下一步并灭东吴的形势,向司马昭进策:应暂缓攻吴,休整士卒、充实军力,煮盐兴治,建造舟船,待准备充分之后,借国富兵强的声威,遣使东吴,晓以利害,定可不战而屈东吴。同时,他还主张以优待刘禅君臣为样板,感化招诱东吴。事实上,后来灭吴前的各种措施,也大大体现了邓艾的这个战略思想。

但是,邓艾这些远见卓识的谋略和其勇冠三军的声威,早已引起钟会、司马昭的忌恨。这位心怀至忠“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良将,终于难逃“声威震主”的厄运,他此时已被司马昭视为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的障碍。最终被钟会、卫灌等诛灭。更惨的是被杀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满门被诛。

邓艾既然是冤枉的,自然有人为其伸冤平反。直至泰始九年(273年),前蜀汉的尚书令樊建再次借机向武帝提出为邓艾平反的问题: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日:“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日:“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建稽首日:“臣窃闻天下之论,皆谓邓艾见枉,陛下知而不理,此岂冯唐之所谓‘虽得颇、牧而不能用’者乎!”帝笑日:“吾方欲明之,卿言起我意。”于是发诏治艾焉。樊建再次向司马炎提出,邓艾的冤狱乃是天下人所共知的,如果不为邓艾平反,司马炎所标榜的“闻恶必改”的开明政治则流于空文,毫无信用可言,武帝被此语打动,终于答应考虑为邓艾平反之事。

但是从最后发布的诏书来看,依然表述得十分模糊:“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悯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诏书承认了邓艾的功勋,但依然认定其“有罪”,只是因为他束手归罪,因此特加怜悯,赐其孙为郎中。这一诏书使邓艾的子孙摆脱了流放西域、沦为徒隶的悲惨命运,但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给邓艾平反。终西晋一世,邓艾的平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相关参考

姜维简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姜维生平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

文能咏雪武能杀敌

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因为面对记者提问时表现出来的率真豪爽,尤其一句“洪荒之力”,使其顿时红遍中国乃至全球,各大媒体进行了刷屏式的报道,其反响之热烈,出乎意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所谓“洪

历史上谁称得上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如果要说文武双全,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样的人不少,但是要说程度能够达到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这样的还真就没有几个。咱就不夸夸其词的说太出名的人,我就介绍两个人物,让大家来评论一下,看他俩符合不符合这

如何评价萧太后萧绰?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萧太后萧绰,也叫萧燕燕,是辽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后、军事家、政治家。她少时接触国家朝政,青年之时掌控国家军事大权,在她执政期间将辽国带入鼎盛时期。她文能治世,武能安邦,是巾帼不让须眉最好的体现。&nb

诸葛亮并无腿疾,为何打仗总要坐轮椅

三国这场长达接近100年的乱世里涌现了好多才调横溢的谋臣和武将,但说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的只有诸葛亮一人罢了。他刚出山时年仅27岁,手下戎马不外万人,并且还没有固定的地皮。在面临曹操的百万大局时毫

吴王夫差,第一个当盟主却险些被灭国的男人?

吴王夫差,第一个当盟主却险些被灭国的男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从齐桓公第一次开始会盟称霸,在此后时间里,年年都有会盟这一活动,这是一帮强大的国家召集会盟,以此来确立自己的

被凌迟了3543刀,袁崇焕千古第一冤臣

原标题:被凌迟了3543刀,袁崇焕千古第一冤臣历史上,名将被「诬以谋反」的例子很多。岳飞身受「莫须有」的奇冤,之后的宋孝宗为岳飞洗刷冤屈,总算是沉冤得雪。更为不幸的是明朝镇守东北的名将袁崇焕。他被「诬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陆逊简介 陆逊为何会含恨而终

  陆逊的人物生平简介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183年-245

史上第一神卦,一生从未算错,被誉为卜卦观相界的祖师爷

曹魏时期,山东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出了一个术士名叫管辂(lù),他精晓周易,每言辄中,炉火纯青,擅长视察天然现象来推算事物。年青年头时他就喜欢视察天空星辰,经常可以正确的算出将来的事情,在平原区域

史上第一神卦,一生从未算错,被誉为卜卦观相界的祖师爷

曹魏时期,山东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出了一个术士名叫管辂(lù),他精晓周易,每言辄中,炉火纯青,擅长视察天然现象来推算事物。年青年头时他就喜欢视察天空星辰,经常可以正确的算出将来的事情,在平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