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盘点明朝历史上惨遭毒手的8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Posted 公元

篇首语:所谓一见钟情不过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权衡利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盘点明朝历史上惨遭毒手的8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盘点明朝历史上惨遭毒手的8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明朝不是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但却应该是诞生名将最多的王朝之一,这与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皇帝癖好有关;明朝自建立后基本就没享受过什么和平,绝大部分时间中都在战争;而且明朝皇帝普遍善猜忌,惨遭毒手的名将数不胜数;现在盘点出八个来,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TOP、8 郑崇俭

郑崇俭初任河南府推官,又做过济南兵备副使。崇祯初年升为陕西右参政,后多次升转担任了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此期间,他几次打败河套的敌人,朝廷赐给他银币,荫封他的子孙为世袭锦衣副千户。后又升任兵部右侍郎,接替洪承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在张献忠聚众造反后,由于无人能制,于是派郑崇俭前往平叛,郑崇俭屡战屡胜,威名大震。他因为年老体衰请求辞官回家,朝廷不同意,命令他率领郑家栋回关中,留下人龙、国奇讨伐贼寇。但没多久张献忠死灰复燃,再次席卷四川,杨嗣昌于是说郑崇俭撤兵太早,导致贼兵猖獗起来。崇祯皇帝因为早就对郑崇俭不满,到这时就下令把他剥夺官籍。

又怀疑他借病推托,让巡按官核实情况。第二年春天,张献忠打下襄阳,杨嗣昌战死,崇祯皇帝更加痛恨郑崇俭没有给杨嗣昌充当犄角,支持他平定贼寇,就把他逮捕下狱,责备他唆使士兵擅自返回,无视军规,不等到秋后就在五月里把他斩首街头了。真是冤啊,接到撤军的命令,撤晚了是罪,撤早了也是罪,当崇祯皇帝的臣子真难。

TOP、7 毛文龙

1605年,毛文龙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毛得春为嗣子,遂只身北上,先顺道入京拜访了母舅沈光祚,被其荐于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开始了在辽东的军事生涯。当时努尔哈赤不断兼并女真各部落,辽东形势日渐紧张,毛文龙对山川形势和敌情都加意考察,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

后来,以都司之职率兵援助朝鲜,逗留在辽东一带,辽东失陷后,从海路逃回,乘守备空虚杀死后金镇江的守将,向巡抚王化贞做了报告,没有告诉经略熊廷弼,由此两人开始有了怨恨。当时朝廷里掌权的人正赏识王化贞,于是授职毛文龙为总兵官,逐渐加升到左都督,挂起将军印,赐尚方宝剑,像内地一样在皮岛上设立军镇。

皮岛又叫东江,在登、莱沿岸的大海中,全长八十里,不生长草木,远离海岸,靠近北岸,北岸与后金界只相隔八十里的海面,他的东北海就属于朝鲜了。皮岛对辽东战事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但后来却被袁崇焕矫诏杀害;毛文龙死后,手下大将走投无路之下被迫投降了满清,说实话,毛文龙似乎没犯必死之罪。

TOP、6 廖永忠

廖永忠少时豪迈有大志,智勇过人。于公元1355年跟随廖永安投奔朱元璋,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在鄱阳湖之战中,因为功绩卓著,朱元璋将写有“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的漆牌赐给他,悬于家门外;公元1370年,随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察罕脑儿。回京后,封为德庆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消灭蜀地明夏政权后,朱元璋写成《平蜀文》表彰其功,其中有“傅一廖二”之语,对廖永忠奖赏甚厚。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而死,朱元璋因此归罪廖永忠。到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对诸将说道:“廖永忠在鄱阳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子。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生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在公元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其实这些罪名都是子虚乌有的,冤……

TOP、5 王弼

公元1352年,王弼集结乡里依仗三台山树栅自保,因为擅使大刀,被称为“双刀王”。后率领乡里投奔在济江归顺于朱元璋,朱元璋知晓王弼的才能,让他担任宿卫,隶属于邓愈军队。王弼战功显赫,在平定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于平江战役时痛击张士诚,阻止了张士诚的突围。

公元1378年和公元1381年,王弼先后随沐英、傅友德讨伐西番、云南立功,为明朝的边境稳定作出了贡献,公元1388年北伐北元时,建议蓝玉继续深入,成功击败元军主力,俘虏元主次子地保奴及太子妃、公主百余人被俘。王公大臣及平章以下官员近三千人,士兵及其亲属七万七千余人被活捉,成功荡平了北平。

公元1393年,朱元璋将王弼、冯胜、傅友德三人一同召回北京。当时正好蓝玉案事发,朱元璋下令诛杀蓝玉三族,王弼知道后前去拜访傅友德,说:“皇上如今年事已高,又严于诛杀,我们这辈的人所剩无几,应当联合起来寻找出路。”这话结果被锦衣卫告发给朱元璋,结果傅友德自刎于朱元璋面前,而王弼也被朱元璋赐死,削除爵位。

TOP、4 傅友德

公元135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到砀山迎接韩林儿,傅友德即投奔红巾军,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名士卒,并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公元1363年,傅友德随常遇春救援安丰,掠取庐江而还,朱元璋与陈友谅双方发生了鄱阳湖之战,傅友德从战鄱阳湖,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多处受伤,却愈战愈猛,又在泾江口拦击敌军。

公元1368年,跟随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傅友德以其超群的武略,席卷天下之大功,位次列第二十八勋,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颍川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免死铁券,子孙世袭。

后又西伐巴蜀,朱元璋因此特地写了一篇《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劳第一,廖永忠次之。公元1372年,傅友德随征西将军冯胜北征大漠,朱元璋共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唯独只有傅友德大获全胜,七战七捷,创下传奇式的战功。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贵。傅友德仅用百余日就平定了贵州、云南,并再次授予免死和世袭铁券。

一次在大宴文武百官的宴会上,朱元璋忽然提起说对傅友德儿子傅让有些不满,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朱元璋命他提取二子首级,立刻,傅友德提着二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说“你怎么忍心。”,傅友德说:“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最后在朱面前自刎死,朱元璋当即暴怒不已,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

TOP、3 熊廷弼

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公元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释放,并上撤矿疏,因其才能被擢为监察御史。公元1608年,外出巡按辽东。公元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公元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

由于和魏忠贤党羽交恶,被朱由校下令所斩,将他的首级在北方的九处军镇辗转示众。后来,御史梁梦环说廷弼侵盗军费十七万两。御史刘徽说熊廷弼家产值百万两银子,应该没收了充作军费。魏忠贤便矫诏命令严加追赃,熊廷弼家全部资财不够,连亲戚、本家都被查抄。熊廷弼的家人在备受欺辱之下,最终纷纷选择自杀。

TOP、2 蓝玉

蓝玉从军的时候,一开始在开平王常遇春帐下效力,就任管军镇抚,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只要征战都是成功的。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公元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公元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审讯后,牵连朝中诸多大臣,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因此朝野大震。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玉案”。

TOP、1 袁崇焕

公元1619年,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任时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见退伍的老兵时,袁崇焕与其讨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公元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崇祯皇帝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这八位原本都是栋梁之臣,可惜先后遭遇不测,如此大肆弑杀名将功臣的,纵观古今,大明王朝为最,甚至远超西汉;也难怪明朝最后要亡国,有用、能用的人才都被皇帝随心所欲的杀害,这也是明朝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表现;当皇帝权力达到巅峰后,对整个国家来说,也是一场灾难。

相关参考

盘点明朝四位人品才干出众的宦官,他们分别是谁

接下来小编就介绍以下明朝四位人品才干出众的宦官。第一位当属郑和,不仅能力有,名气也是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七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其先祖元朝初年移居云南,其祖父和父亲都极具冒险精神,曾经跋涉

历史人物 盘点历史上没打过败仗的三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首先说说三人中,最令人敬佩的历史人物霍去病。之所以值得敬佩,是因为他在年少时就已经成为了万人瞩目的焦点。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

盘点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颇具才华,这倒是继承了他们曹家的好传统。不过他生不逢时,那时候的曹魏,司马家族专权,曹髦也是在司马师的拥立下

历史人物 盘点历史上被低估的6位帝王,他们分别是谁

对杨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众多的帝王中不乏有些英勇伟大的帝王,他们对世人的贡献、对历史的发展被后人推崇备至,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等,史书上对他们评价都比较高。

历史人物 盘点历史上没杀功臣的三位开国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时至今日,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已经是很深刻了。这句名言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

盘点大明历史上的7大叛国贼,他们分别是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冯铨,万历年间进士,因为与东林党结怨,投靠魏忠贤,成为其手下的党羽。清朝入关后马上投降,完全没有一点骨气。冯铨生活极为奢侈,家藏无数珍宝,他擅长书法

历史人物 盘点明朝史上最聪明的四大首辅,他们分别是谁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是个“创新”颇多的王朝,明朝废除了研习千年的宰相制度,但是因为在位的皇帝比较懒又只能建内阁、设首辅。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设立的首辅不计其

盘点历史上不存在的4位名将,他们是谁

第一位名将就是杨宗保,作为杨家将中最年轻和最出色的人物,杨宗保从小就跟随父亲征战沙场,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事迹就是大破天门阵和大战铜台。然而根据史学家们的考证,在我国的历史上并没有杨宗

盘点刘邦封的四位同姓王,他们分别是谁

在历史长河中,刘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刘邦在跟项羽交战的四年中,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赵

历史人物 盘点历史上三位死后秘不发丧的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秘不发丧,即暂时不向外宣布死讯,如果秘不发丧发生在逝去的皇帝身上,则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皇位的传承,由于皇帝去世得不是时候,继承人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只好暂时隐瞒。接下来小编列举三位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