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手中有势还是皇亲国戚 最后为何会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

Posted 长孙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手中有势还是皇亲国戚 最后为何会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手中有势还是皇亲国戚 最后为何会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

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孙无忌下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长孙无忌是唐朝的重臣,同时也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按理说长孙无忌不仅有势还是皇亲国戚,应该得到善终才对。

不过,长孙无忌最终的结局并不圆满,身败名裂,很是悲惨。长孙无忌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呢?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图片:唐朝重臣长孙无忌剧照

要想回答这个答案,还得从贞观十七年开始说起,这一年,李治被立为太子。到贞观二十三年时,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江山交到了李治的手中,也就是唐高宗。

在去世前,唐太宗特意留了三位辅政大臣,长孙无忌便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是朝中重臣,还是皇帝的亲舅舅,诸多光环的加持下,长孙无忌的威望也逐日渐长。

在位高权重的世界里,长孙无忌慢慢被权势腐蚀,心中愈发肆无忌惮,将唐太宗的嘱托都抛到了脑后。

图片:位高权重的长孙无忌剧照

到了永徽四年时,长孙无忌的权势更是达到了顶峰。长孙无忌积极结交私党,朝中“宰相班子”有六人都与他有往来,私交甚密,唯有李勣不同流合污。

这李勣其实也是唐太宗任命的三位辅政大臣之一,不过,在永徽元年时,长孙无忌的权势过大。李勣只得暂时隐忍,选择退身自保,辞去了尚书左仆射之职,但还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衔。

众所周知,这名衔相当于宰相,所以此时李勣仍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不过,李勣的这一退步倒是件好事,成为了日后唐高宗扳倒长孙无忌的一颗暗棋。

图片:长孙无忌积极结交私党剧照

从长孙无忌对“房遗爱一案”中的处置手段,可看出长孙无忌的为人,行事过于狠辣。这引起了唐高宗的反感,并引起了他的警觉。从此时开始,“君相之争”便拉开了帷幕。

唐高宗所采取的第一步便是将李勣封为司空,表示对他的重任。此外,对于后宫的武昭仪,唐高宗也是宠爱有加。武昭仪聪明伶俐,而且对政事有着明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见解。

同时,唐高宗对王皇后的疏远也是人尽皆知。此事所传达出的信息就是唐高宗欲想掌控朝政大权。

不过,唐高宗这样的做法也引起了后宫的各种慌乱,但是效果极佳。在与武昭仪的配合下,夺权之路非常顺利。

图片:唐高宗对武则天宠爱有加剧照

到了永徽六年时,武昭仪控告王皇后及其生母柳氏行为不端,于宫中施“巫蛊之术”。向来历史上的帝王对此都是异常厌恶的,自然下令严惩。因此,柳氏被赶出皇宫,有生之年不得踏入皇宫半步。

而且王皇后的兄长柳奭也被逐出了朝廷,如此一来,王皇后的处境便更悲惨了,没有一位帮手。随后,唐高宗又想封武昭仪为宸妃,不过这打破了“贵淑德贤”四妃的先例,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有着长孙无忌的撑腰,中书令联合朝中大臣,硬是将这旨意给撤了回去。自此,给了唐高宗一个教训,要想彻底夺回朝政大权,就要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

图片:处境悲惨的王皇后剧照

敏锐的朝臣很快就察觉到了双方的较量。争锋相对的局势,一些大臣也在思考着利弊。像御使大夫崔义玄等人就开始思量这场斗争了。他们明白,要想在这世道官运亨通,位极人臣,那就要选对道路。

所以,这些人在审视时局之后,毫不犹豫的加入到了天子一派。慢慢的,唐高宗也培养出了一支自己的政治势力。随着势力的强大,唐高宗开始着手办理“立武昭仪为后”之事。

一日朝堂之上,唐高宗就说明了意图:“如今皇后无子,而武昭仪有子嗣,从这一立场上想要立武昭仪为后”。不过,这想法一提出,立马就遭到众臣反对,特别是几位宰相,反应激烈。

图片:朝臣察觉到双方较量剧照

不过,唐高宗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三番五次之下,也有一些大臣支持唐高宗的决定。例如李勣,他说:“此事乃是皇帝的家事,自然无须过问他人”。有此一言,一些大臣也跟着附和。

就这样,舆论偏向了唐高宗一方,显庆八年时,武后认为时间已经成熟,开始打压长孙无忌一党。此时,唐高宗培植的势力开始联合对抗长孙无忌一党,此时已是皇帝的势力占据了上方。

像来济、褚遂良等人纷纷被贬,遭受打压。此时,轮到长孙无忌落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长孙无忌的党羽被除尽之后,自然准备着手对付长孙无忌一事。

在武后的授意下,许敬宗开始策划扳倒长孙无忌。当时,许敬宗正在处理一桩朋党案,太子洗马韦季方在重刑逼迫之下欲想自尽,被及时拦住了。

图片:许敬宗剧照

许敬宗灵机一动,将长孙无忌给牵扯了进来,认为韦季方与长孙无忌谋划,想要合谋残害忠良,从而把持朝政。不过被此事泄露,所以韦季方想要畏罪自杀。此事自然是无中生有,就是为了拉长孙无忌下马。

这种谋反大罪,其罪当诛,不过长孙无忌可是唐高宗的亲舅舅,自然不能随意处置。此事传到唐高宗耳中后,他装作吃惊的样子问到:“此事应该是假的吧?舅父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许敬宗连忙附和道:“此等大事,陛下却讲究私情,实为不当。”随后,唐高宗才佯装悲伤,“真是我李家家门不幸啊,现如今出现了这样的事,我该如何处置?”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一出君臣戏,一唱一和。

图片:唐高宗与舅舅长孙无忌剧照

随后,许敬宗严刑逼迫韦季方,最终承认了与长孙无忌合谋之事。如此一来,此罪便落实了,长孙无忌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开脱了。随后,唐高宗下旨,除去长孙无忌的一切职务和爵位,流放到黔州。

最后,长孙无忌到达黔州后便选择了自尽,死于一条白绫之下。权势滔天的长孙无忌就这样跌落了,而且落得声名狼藉的下场,朝政大权重回到了唐高宗的手上。

如果长孙无忌懂得收敛一些,或许就不会有这么悲催的下场了,只怪他太贪恋权势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为何结局凄惨

长孙无忌为何结局凄惨?长孙无忌和武则天有什么恩怨?>长孙无忌是唐朝著名大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但他最后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被削爵流放黔州,最后自缢而死。实际上这也跟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关系不好有关

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的下场 唐高宗李治为何会杀亲舅舅

  的下场:,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再到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三任皇帝也对他

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为什么会被别人算计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长孙无忌算计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被别人算计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唐高宗李治的舅舅,也就是国舅爷,字辅机,河南洛阳人。他的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

历史人物 出身高贵的李裹儿,最后为何会身败名裂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裹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知道唐朝中期十分的混乱,在武则天统治后期,各方势力几乎在混战,而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将自己儿子李显贬去了庐陵。就在李显前往庐陵的

历史人物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到底有多厉害 长孙无忌实力如何

长孙无忌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凌烟阁第一功臣,李世民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屹立大唐政坛三十三年,但不想最后落了个抄家身死的下场,还不如早死几年的好。>>不知是李世民成就了长孙无忌,还是

历史人物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到底有多厉害 长孙无忌实力如何

长孙无忌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凌烟阁第一功臣,李世民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屹立大唐政坛三十三年,但不想最后落了个抄家身死的下场,还不如早死几年的好。>>不知是李世民成就了长孙无忌,还是

历史人物 他是唐朝最嚣张的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最后结局如何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长孙无忌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就是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位的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的非常显赫,先祖与北魏皇族拓跋氏系出一脉。他的父亲名叫长孙晟,母亲高氏出身北齐宗室。

长孙无忌为何自杀 长孙无忌又何作为

  李建成  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李世民的亲哥哥,唐朝开国太子,为人宽厚仁德,并非史书上记载的那般荒淫卑劣。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杀死了亲哥哥李建成。  李渊为什么不救李建成  玄武门事变之所以成功

长孙无忌怎么死的?长孙无忌为何而死?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次子,同时也是李渊之后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很多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当知道,唐太宗的皇位存在很大的争议。  唐高祖李渊继位之后,随即便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百年之后皇位由李

中国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为何会落到租房的地步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