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松助刘备三分天下,最后结局被满门抄斩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松助刘备三分天下,最后结局被满门抄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松助刘备三分天下,最后结局被满门抄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趁着赤壁之战胜利的优势,孙刘联盟抗曹,局势一片大好。刘备此时手中已经掌握了武陵,桂阳,荆州,长沙四处重地。向西望去,沃野千里的益州横亘在那,似乎召唤着仁义皇叔前去收取,以此达到诸葛亮保岩阻,战诸戎,抚蛮夷的设想。换句话讲,只有拿下益州,刘备才真正拥有三分天下的资本。
在提及益州时,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正是他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也是他使得刘备人设崩塌,自己反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
这个人就是张松,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松是一个才华横溢,勇冠三军的人。如果没有张松,恐怕刘备拿不下益州,即使拿下,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张松可以说在夺取益州一战中是推动历史进程、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人。张松本是刘璋的部下,但因为刘璋的昏庸无能,他一直得不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所以一直都想另寻明主,脱离刘璋。早在赤壁之战前,曹操杀灭袁绍,收取荆州以后,极尽天下势能,堪称是第一军阀。
那时,刘璋害怕曹操会来进攻自己,就派遣张松作为使者,出使曹魏。曹操爱才,天下公知,而且当时的主簿杨修也是极力推荐张松,但曹操还是对张松百般刁难,任由群臣对其嘲讽。难道是因为张松的相貌平平,引起了曹操的厌恶不满吗?
事实是,曹操评价张松为虽是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反而卖主求荣,要之何用。就这样,曹操亲手将益州让给了刘备。访曹失败后,张松尽力劝说刘璋与刘备结盟。张松反复提及二者同为皇室宗亲,加上刘备仁义皇叔的人设,终是打动了刘璋,决定结盟。
张松将西川这片土地上的山川险要,兵力部署,府库钱粮都一一了解标明,绘成地图,以便来日方便夺取益州 。而刘备也将张松奉为上宾,礼遇有加。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出兵攻打孙权,孙权难敌,向刘备求援。相信那时刘备内心极为纠结,如果不是曹操出兵,估计再有几年,益州就是姓刘的了。当然,是刘备的刘。刘备随后用兵,吃相颇为难看的吞吃了杨怀、高沛的军队,拿着张松提供的地图,在益州攻城略地。与此同时,张松私通刘备的事情也被揭发出来,刘璋下令对其满门抄斩。然而此时,以仁义皇叔人设招揽人才的刘备却对此不闻不问,实在是令人心寒。也是由此,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开启了天下三分局面。只是,张松,这个助刘备三分天下的功臣,却永久地淹没在了历史洪流之中。
相关参考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蜀汉都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在刘备死后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就被魏国所灭。另一方面魏国虽有一统天下之势,却架不住司马家族权倾朝野,最终被晋朝取而代之。而司马懿不仅在灭蜀的过程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蜀汉都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在刘备死后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就被魏国所灭。另一方面魏国虽有一统天下之势,却架不住司马家族权倾朝野,最终被晋朝取而代之。而司马懿不仅在灭蜀的过程
377年,前秦天王苻坚一统中国北部,他磨刀霍霍,准备一举南下。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子谢玄在广陵、京口一带招募军队,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名曰北府军。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保住东南半壁
377年,前秦天王苻坚一统中国北部,他磨刀霍霍,准备一举南下。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子谢玄在广陵、京口一带招募军队,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名曰北府军。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保住东南半壁
377年,前秦天王苻坚一统中国北部,他磨刀霍霍,准备一举南下。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子谢玄在广陵、京口一带招募军队,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名曰北府军。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保住东南半壁
377年,前秦天王苻坚一统中国北部,他磨刀霍霍,准备一举南下。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子谢玄在广陵、京口一带招募军队,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名曰北府军。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保住东南半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文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隋朝末期于太原起义,这时候的李渊还想不到自己以后会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能够建立唐朝,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
今天小编来讲一讲就会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的故事。他的一生可谓是非常的传奇,而其中发生了很多很特别的事情,他不像卫青,霍去病这些人一样开挂并且有着非常显赫的战功,他也不会和自己爷爷一样不教胡马度阴山。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善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开国六公”中,李善长位居榜首。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他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公元1353年,25岁的朱元璋投奔明教,刚起步的老朱率部南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善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开国六公”中,李善长位居榜首。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他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公元1353年,25岁的朱元璋投奔明教,刚起步的老朱率部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