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真的很虚伪吗 刘备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Posted 目的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真的很虚伪吗 刘备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真的很虚伪吗 刘备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虚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提到刘备,不得不说他的一生很是坎坷。从一介农民到寄人篱下,到最后在诸葛亮和关张等人的协助下继承大统,顺利称帝,可谓传奇至极。三国里对刘备的评价大都是正面的,而刘备本人也确实颇有才能。不仅有勇有谋,而且礼贤下士,善于识人用人。但是在他逝世前做的一件事,却遭人诟病。

白帝城托孤

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的实力远不如从前。为替关羽报仇,刘备率领大军讨伐东吴孙权,不料却被陆逊杀个措手不及,兵败夷陵,最后不得不逃往白帝城。在白帝城中,刘备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加重。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召集诸葛亮等人到白帝城,准备托孤事宜。

诸葛亮

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说:“如果今后刘禅能担当重任,你便去辅佐他,如果他不能,便可以取而代之。”刘禅我们都知道,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若是他当了皇帝管理政事,恐刘备辛苦攒下来的基业不会毁在他的手上。而诸葛亮的为人大家更是清楚,为人忠心,是断然不会做出将刘禅取而代之的事情来的。

刘备的想法

而刘备,正是吃准了他这一点,在逝世前故意说出这句话,也是为了给诸葛亮提个醒。即使你能力再强,也不能做出这种卑劣的事情来!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刘备对于诸葛亮并不是完完全全信任的,两人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隔阂的。毕竟就算刘禅再怎么无能,也终归是自己的儿子,刘备是怎么也不可能让一个外姓人来继承自己的事业的。刘备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也令许多人感到不屑。

魏延李严

而刘备留下的两位大将魏延和李严,很不凑巧,二人都与诸葛亮有一定的分歧与矛盾。魏延早时率兵攻打关中的时候,想要效仿汉朝名将韩信,却被诸葛亮制止。魏延因此总说诸葛亮胆小如鼠,遇到事情总是畏畏缩缩地,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此人的心高气傲。最后,魏延也为他孤傲的性格埋下了祸根,被马岱斩于剑下。而李严在蜀军北伐的时候,故意推卸责任,被废为平民。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他因感叹自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也因病逝世。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三国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诸葛亮真的是被逼无奈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托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转折点,而在后世对这件事的许多描述与刻画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刘备此时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历史三国刘备到底有多么奸诈虚伪呢?

帝王心术向来高深莫测且冷血无情,刘备看似仁德之君,其实背里确实虚伪狡诈。人一旦走上权欲的巅峰,就再难回归本真了,被世人称颂贤德的刘备也不例外!了解三国的朋友都听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事情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了8个字,若是刘禅听到会气死

早在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人就曾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并不是说说而已,通过日后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们三人的确是这么做的。当年张飞因喝酒误事,导致徐州被吕布夺走,更严重的是

刘备仙人指路既是为了诸葛亮 也是为了除后患?

有人说刘备的托孤是仁义之举,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但也有人认为刘备太狡诈,所谓的托孤是刘备的狡诈虚伪之词,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又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把诸葛亮逼到了没

阿斗真的是“扶不起”吗

说起阿斗,大家都会加个前缀,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刘备的儿子,刘备命丧白帝城。就有了后来的传说,白帝城托孤,托给的就是诸葛亮。可是刘备何止托的只是阿斗啊,还有一个烂摊子。当时的蜀汉已经十分狼狈了

历史人物 他是刘备曾叹息没杀掉的人,后来真的成了蜀国大患

刘备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一般,打仗远不及曹操和孙策,内政也全部倚靠诸葛亮等人,除了哭似乎一无是处;但刘备如果真的这么差,会被曹操如此忌惮吗?会被心高气傲的诸葛亮奉为主公吗?显然,刘备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刘备是杀死关羽张飞的凶手吗

刘备是个很忠厚的人,尽管有时过于虚伪,但他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所以在涿郡务农的时候,就以天下为念,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尽管先辈的荣誉已经模糊,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身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

刘备托孤真有心让位诸葛亮吗

刘备托孤真有心让位诸葛亮吗?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一样,相似的地方极多:&

历史人物 为什么刘备白帝城托孤,李严也是托孤大臣,他有什么能耐吗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对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不陌生,临死前的刘备可谓是相当大度,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刘阿斗要是能行,就让诸葛亮全力辅佐,实在不行就取

历史人物 刘备年轻时候的生活真的是很悲惨吗?

很多人一想到刘备年轻时候,虽然算是贵族之后,但是却落魄到了卖草鞋为生的地步,不禁觉得他的生活应该很拮据很落魄。然而仔细了解那段时间刘备的经历和行踪,就会发现,他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让人觉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