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有多节俭

Posted 楠木

篇首语: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有多节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有多节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道光皇帝有多节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他原名叫绵宁,登基即位后改名为旻宁,是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因其年号为道光,史书统称他为道光皇帝。道光在清朝的皇帝中是以节俭而出名的,他力行节俭,勤于政务,想要挽救快要没落的大清朝,但积重难返。

道光帝画像插图

道光皇帝摆庆功宴,让群臣不敢下筷,只有喝酒

清朝的道光皇帝节俭是出了名的,他登基即位后,曾经两次“大宴”群臣。在一次皇后生日时,道光设宴邀请内廷诸臣赴宴。这些被皇帝邀请赴宴的官员心里美滋滋的,都认为皇后生日,他们可以一饱口福。等大家到齐,上菜之后,大臣们傻眼了。原来道光皇帝早就命令御膳房官员:“皇后千秋庆宴,只准宰猪两头,用打卤面招待群臣,其余概行裁减。”最后搞得赴宴大臣们哭笑不得,虽然对打卤面没胃口,也只能在皇帝面前都把它给吃光了。

道光帝画像插图

另一次是在回疆叛乱被大学士长龄平定后,在押送叛乱首领张格尔班师回朝时,道光亲率文武大臣到午门迎候,随后下口谕在万寿山玉澜堂摆宴庆功。文武百官认为此次大学士平定回疆,皇上心里肯定非常高兴,应该会好好庆祝一番,不会再是打卤面一碗了。可是等上桌之后就尴尬了,大臣们谁也不敢下筷,原来每张桌上只有几碟量非常少的平常小菜,若是下筷夹菜,立时就会把菜一扫而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大臣们只好陪着道光干喝两杯酒了事。

道光皇帝的节俭到什么程度?

道光登基即位后,所需要的文房四宝都由内府来办理。内府依照惯例给了他40方最好的砚,每方砚后面都刻有“道光御用”四字。但他认为40方太多,自己最多也就能用几方,其余的闲置下来太可惜了,如是便将它们分给了大臣们。

道光帝画像插图

在道光以前的皇帝,御用笔须送紫毫中最硬的,笔管上还要刻有“天章”、“云汉”字样。道光觉得不合用还老贵,就传旨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坊间买一般人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普通毛笔。

道光为了节省,很少穿新衣服,他长年基本上是穿旧裤,在膝盖处磨破后并不是丢掉,还令内务府差人补上一块圆形补丁。他在和军机大臣曹振镛讨论打补丁花多少钱时,因为大臣说只花了三钱,他就抱怨自己花了五两太贵了。

节俭的道光皇帝却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非常奢华

但是这位以节俭出名的道光皇帝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却十分在意,道光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寝时,前后竟用了15年之久,占了他在位时间的一半。道光皇帝最初的陵墓是在清东陵,但因陵寝出现渗水的情况,并把已经下葬的孝穆成皇后的棺椁浸湿了,他再次在清西陵修建陵园。道光皇帝两修一拆陵寝,总造价高达240万两白银,超过了清西陵中任何陵寝的造价。

道光帝陵园

陵寝与道光皇帝节俭的形象截然相反,其布置十分的奢华,隆恩殿、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都是采用异常珍贵的金丝楠木建成。金丝楠木是极为珍稀的建筑材料,其特点是纹理顺美,不易变形,能千年不腐不蛀。

由于历代皇室大量征用金丝楠木,导致到了明清时期,上好的金丝楠木几近绝迹,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北京紫禁城发生火灾,导致三大殿损毁严重,但却因缺少金丝楠木而迟迟不能重修。

清朝嘉庆皇帝建造陵墓时,因金丝楠木严重不足,不得不以松木来代替。就连紫禁城里也没有一间全部使用楠木所做成的宫殿。而道光皇帝的慕陵中的隆恩殿以及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都是采用异常珍贵的金丝楠木建成,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

隆恩殿

道光皇帝陵园中的金丝楠木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如此缺乏金丝楠木的特殊时期,道光皇帝从哪弄来这么多金丝楠木呢?专家翻遍清宫档案,也找不到慕陵金丝楠木采购的记录,究竟是专门采集的还是拆运旧料,至今还是一个谜。观景认为道光皇帝陵园中的金丝楠木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从国外高价采购。

金丝楠木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树种,在缅甸、老挝以及越南等国的深山老林中也有。道光皇帝在修建陵寝时,可以以高额的价格从上面这几个国家中采购回来的。

隆恩殿里的金丝楠木

第二个途径,“偷梁换柱”

道光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寝时,还可以对明清时期的其他陵园进行翻修为借口,用普通木料换取珍贵的金丝楠木。也就是说把人家的宝贝挪过来给自己用。

第三个途径,征用民间一些大户人家的金丝楠木。

故宫里是有大量的金丝楠木,但道光皇帝不会去打自己家房子的主意,但是民间一些商贾豪绅、名门望族之家的房子他是可以征用的。

使用这些办法来搜集大量的金丝楠木,当然与他一贯的节俭作风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会动用自己的权力把这些不好的记载全部销毁。

隆恩殿里的金丝楠木

结束语:

道光皇帝登基即位后,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但他最终却在修建自己陵墓上,前后花费了高达240万两白银,是和他最初的俭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这是在赤裸裸打自己的脸。由此可见,道光皇帝所倡导的节俭之约,自己都没有真正去执行。因此,他的节俭是颇有几分讽刺意味的。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节俭

道光帝处于一个萧条的时代,手中没钱,宫中日常膳食再没了乾隆朝时期的铺张景象。道光帝对宫中奢华的饮食器具、铺张的菜肴极为不满。道光帝回忆道:「朕当年住在阿哥所时,生活极为节俭,每晚只买五个烧饼,朕与孝穆

他到底有多节俭? 道光为何被称史上最抠门皇帝

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

他到底有多节俭? 道光为何被称史上最抠门皇帝

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

道光有多抠门

早在道光皇帝还是太子时,就非常节俭,他与妻子所居住的房间,除了床铺桌椅外,不摆设任何家具。为了省钱,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他就叫太监出宫买烧饼。宫中离烧饼铺路途较远,烧饼带入宫后往往冷了,但道光夫妻俩毫不

道光帝为何会被称为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他到底...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道光帝节俭到什么程度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道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穿着补丁衣服、舍不得吃鸡蛋!这两样若是放在普通百姓身上,那自是再正常不过了。可若这事发生在皇帝身上,那就相当让人匪夷所思了。>这位皇帝便是清朝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中,几代的皇帝都因节俭出了名。像雍正帝就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为了能够弥补康熙在晚年因九子夺嫡所犯下的错,他从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更是追求节俭的生活方式,就是希望能够将国库变得充盈。作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清代道光帝提倡节俭反误国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天下,富有四海,无不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道光皇帝(1782-1850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生崇尚节俭。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

一向以节俭自居 道光皇帝

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非常重视陵寝选址和修建,常常是登基之后即刻展开各项工作。因为陵寝不仅关系到皇帝自己,而且关系到国运兴衰,马虎不得。拿清朝来讲,皇帝陵寝在关内分在两处,分别是河北遵化清东陵和河北易县

一向以节俭自居 道光皇帝

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非常重视陵寝选址和修建,常常是登基之后即刻展开各项工作。因为陵寝不仅关系到皇帝自己,而且关系到国运兴衰,马虎不得。拿清朝来讲,皇帝陵寝在关内分在两处,分别是河北遵化清东陵和河北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