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白杜甫才华横溢,为什么会考不上进士呢
Posted 科举
篇首语: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白杜甫才华横溢,为什么会考不上进士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白杜甫才华横溢,为什么会考不上进士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科举考试不仅是国家选拔贤才的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公平的“减压阀”。科举制诞生以来,朝廷官吏任命一直以门阀传承为主,科举制的诞生,使得底层平民百姓也有了一条非常现实的上升通道,很多寒门士子通过十年寒窗,也能谋一个锦绣前程,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升华。
古代很多名人,都是以科举考试为进身之阶,从此踏上仕途,走上人生巅峰。但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唐朝诗坛双子星、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虽然留下无数动人诗篇万口流传,赢得身后千载名,但他们两人却是科举考场上的失败者,一生未能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
众所周知,李白在天宝曾在天宝元年(742年)和天宝二年(743年)经干过两年翰林学士,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这份工作,并不是光明正大通过可靠获得的,而是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名臣贺知章的“后门”才得以入职的。
而杜甫做过的两个正式官职则是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此他又被称为杜工部、杜拾遗。但他的情况与李白大同小异,左拾遗是唐肃宗破格授予的,工部员外郎是郑国公严武保荐的。他参加过的几次科考也全部名落孙山。
李白才高八斗,杜甫学富五车,都是一肚子学问,为什么一辈子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其中原因一言难尽。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唐朝科举考试中的题目,相当于“高考题”,实在太难了。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六个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秀才科,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侧重考察四书五经的掌握理解程度,其他各科则是供某些方面学有专长的人士开设,因此明经科和进士科,也是绝大多数人选择报考的两科。
明经科考题分为三部分:帖经、口试、“时务策”。前两项考察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会死记硬背即可过关。“时务策”才是真正的难点,侧重考察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水平。
明经科“时务策”有三道题目,针对当时社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出题,让考生拿出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案子如何审理,抑或是一个经济难题,也可能是一个军事难题,还可能是一个外交困境。“进士科”的“时务策”是五个题目,还要多两道。
《全唐文》中详实保留了唐朝历年“时务策”部分题目。其中有一道是:“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划,兹理何从?”
用现代汉语说,大意是:国家面临边境危机,必须要用兵打仗。但百姓和战士们都厌恶战争带来的杀戮与损失,态度消沉。面对敌国挑衅,是应该不计一切代价以武力还击,还是尽力避免战争,委曲求全以谈判解决问题?请问你会拿出个什么样的两全其美的应对之策?
对于一个在书房中长大的年轻书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治国用兵经验,回答这样深奥庞杂的现实问题,实在是勉为其难。当年诸葛亮未出茅庐,却用一篇“隆中对”三分天下,可是像他那样的旷世奇才千年难见。
对大多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年轻考生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都会力不从心,能让考官们满意的寥寥无几。李白杜甫过不了关,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他们只能将满腹才情化作诗篇,现代人才能在《唐诗三百首》中欣赏到到他们的动人诗句,让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之心醉神迷。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李白杜甫考不上进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唐朝少了两个官吏,世界上却多了两个伟大诗人,才会有《唐诗三百首》等丰美的精神食粮供人们受用无穷。
相关参考
唐代被低估的诗人,才华可与李白相提并论,一首诗作至今广为流传
唐朝文坛群英荟萃,从知名度和影响力两方面分析,李白、杜甫力压群芳,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以豪放、浪漫和洒脱著称的李白,被誉为“谪仙人”,给人一种“此人只应天上有”的感觉,就连杜甫都是李白的小迷弟。殊
杜甫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李白有关的,共十五首,其中多数作品充满了对李白其人的真挚思念和对李白诗歌艺术的热烈赞美。而李白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杜甫有关的,不过区区四首,思念与赞美的没有杜甫对李白那...
他是唐代最幸运的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征服皇帝,直接碾压李白杜甫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在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无非都是想把自己的才华卖给帝王家,从而获得高官厚禄,以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
杜甫最落魄时的一首诗,身处困境却乐观向上,其中7个字流传千古
性格决定命运,听起来有些略显武断,却也十分有道理。李白和杜甫,同为唐代超一流诗人,才华不分伯仲,对后世的影响和名气平分秋色,命运却迥然不同,究其根本原因,与二人性格密不可分。李白豁达洒脱、我行我素,不
历史秘闻 他是唐代最幸运的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征服皇帝,直接碾压李白杜甫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在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无非都是想把自己的才华卖给帝王家,从而获得高官厚禄,以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
历史人物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诗人,为什么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个人同样都是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大诗人,他们的诗在后世非常有名,这一点从每个人都会背的他们的诗就能看得出来。而在历史上,这两个人也算是好朋友,尤其杜甫,对李白真的是迷弟一个。然而我们
晚唐一位不得志诗人,才华备受杜牧称赞,一首20字短诗流传千古
唐代文学领域人才辈出,王勃、卢照邻等人,在初唐诗坛挥洒着才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诗人,撑起盛唐文坛大半壁江山,即使江河日下的晚唐时期,依旧不乏赫赫有名的才子,被誉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用他们超然的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大标杆,犹如武林中的少林武当,至今李白牛逼还是杜甫牛逼的争论依然不绝于耳。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可谓各有千秋。李白和杜甫也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的诗才杜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大标杆,犹如武林中的少林武当,至今李白牛逼还是杜甫牛逼的争论依然不绝于耳。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可谓各有千秋。李白和杜甫也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的诗才杜
前段时间,千百年前最大“负心汉”李白,被挖了出来,被扒了扒,人们纷纷谴责李白对杜甫太绝情。先不说李白和杜甫到底有没有基情,他们俩曾经是不是有过一段不可描述的往事,我们只看他们之间纯粹的友谊。李白与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