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何会认为自己不如高洋厉害 李世民哪一个方面比不过他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何会认为自己不如高洋厉害 李世民哪一个方面比不过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何会认为自己不如高洋厉害 李世民哪一个方面比不过他
还不知道:北齐高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北齐高洋,唐朝李世民,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皇帝,一个是残忍的暴君,另一个是光辉的明君。的确,从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来看,李世民的历史评价的确远远高于高洋,但是李世民却曾经认为自己竟然还比不上高洋,这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为何会认为自己没有高洋厉害,又是哪方面比不过他呢?
1.一直以来,中国皇帝群体的优秀代表、光荣楷模,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都认为自己是个很能忍的皇帝。
无论大臣批评自己的话多难听,做出的事再不符合自己意愿,只要是出于公心,他都会即使装也要装出和颜悦色的表情,认真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会像桀纣之类的暴君那样,一言不合就要人家脑袋。
尤其是对魏徵这老小子,更是百般容忍。想去终南山游玩,行装都收拾好了,怕魏徵批评,愣是没有成行。正玩着鸟,见魏徵来了,赶忙藏进怀里。魏徵也着实够阴,明明知道皇帝怀里藏着一只鸟,就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硬生生把可怜的鸟儿给活活闷死。
魏徵虐我千百遍,我待魏徵如初恋。可这次,是万万不能忍了。
2.让唐太宗李世民不能忍的这次事件,主角不是魏徵,而是另一个人:卢祖尚。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十月,交州(今天越南河内一带)都督腐败掉了,“以贪得罪”,李世民准备派瀛洲(今天河北河间县附近)刺史卢祖尚前去接任。
任前谈话中,李世民对卢祖尚说,交州是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好地方,但一直以来没有合适的人去镇抚。朕看你是个可造之材,去那吧,给朕把交州的局面尽快打开,抓紧时间改变交州贫穷落后的面貌。
卢祖尚前脚领旨谢恩,后脚回到家里就后悔了。交州那乌烟瘴气之地,我这老身板可受不了,这锅不能背,交州不能去。遂“辞以旧疾”,老臣我旧病复发,上不了路,皇帝您还是另找他人吧。
李世民派“房谋杜断”的杜如晦去做工作,“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老百姓都知道一个唾沫一个坑,你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怎能如此出尔反尔。
卢祖尚的头摇德像拨浪鼓似的,不去,不去!十月十五,李世民又亲自做思想工作,“上复引见,谕之”。卢祖尚还是不买账,就是不去。
3.卢祖尚觉得李世民应该很好说话,所以有这个我的命运我做主的底气。
殊不知,悄然之间,他已经触碰了皇帝核心的逆鳞。李世民杀心已起。你一个卢祖尚朕都指挥不动,还怎么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盛怒之下,李世民“命斩于朝堂”,喝令左右在朝堂当场斩杀卢祖尚。
唐太宗毕竟是唐太宗,英明就英明在“寻悔之”,不一会就后悔了,毕竟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过两天,李世民和宰相们开务虚会,突然抛出个问题,“齐文宣帝何如人”,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高洋是北齐开国皇帝,前期是“英雄天子”,后期自我放纵,动不动就以杀人为乐,成为南北朝有名的暴君。李世民这问话,明显是因为前几天当朝斩杀卢祖尚的事心虚,想试探一下宰相们如何评价。
4.魏徵发话了,高洋是残暴滥杀,但人家还是讲理的。来来来,陛下,臣给你讲个故事。
北齐青州长史魏恺出使南朝梁国回来,高洋让他去当光州长史。魏恺不去,高洋大怒,和你一样,准备当场就要人家性命。魏恺分辩道,臣本来在大州青州当长史,出使梁国回来有功无过,却让我去小州莱州当长史,这不是欺负人嘛,我为毛要去。
听完魏恺的一番剖白,人家高洋立马不予追究,尊重魏恺的选择。有高洋在前面做榜样,皇帝您还是做个自我批评吧。
李世民当即知错就改,“然。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卢祖尚固然有错,朕也太过残暴。在这点上,朕连高洋这个暴君都不如,惭愧啊!
自我批评完,李世民立马整改,“命复其官荫”,为卢祖尚恢复名誉,予以平反,并保留其儿子入仕当官的特权。大唐和中国古代政治,承认皇帝作为领导核心的领袖地位和天子权威,但又对这种绝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皇帝犯错也必须自我批评,立行立改。
皇帝核心犯错很正常,关键是知错就改,而不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
相关参考
苏定方为何惨遭李世民雪藏?苏定方有哪些战绩?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朝有一个一品官职叫做“天策上将”,中国古代只有唐朝才有,而且事实上那个官职也只有一个人担任过,担任这个官职的人名为李世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特别糟心的儿子,他曾骂这个儿子比禽兽还不如! 这个被骂成禽兽不如的人是李世民的第六子李愔,他的生母就是隋炀帝的女儿,李世民的杨妃。 李愔究竟做了什么事,竟让李世民这
李治是个文学青年,平时喜欢写写书法,陶冶性情。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本来这大唐江山怎么也轮不到他的肩上。因为生性懦弱,李世民并不看好他。可是天上掉馅饼,皇太子和
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世民不但杀死的自己的亲兄弟,而且还成功逼迫自己的父皇李渊退位。这种事情除了唐朝,在其他朝代都是非常少见的。李世民为何敢在李渊眼皮底下杀死自己的兄弟?而作为太
魏征,刚开始投靠在瓦岗李密部下,魏徵曾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一条都没用,于是魏征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也认为李密不是一个明君,所以也就得过且过,混日子了。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
魏征,刚开始投靠在瓦岗李密部下,魏徵曾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一条都没用,于是魏征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也认为李密不是一个明君,所以也就得过且过,混日子了。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
唐高祖是谁?唐高祖是怎么死的?唐高祖指的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
唐高祖是谁?唐高祖是怎么死的?唐高祖指的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
唐朝的建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好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很失败的父亲,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因为储君之争,最后仅剩下了李世民一个嫡子。那么他为何掌握不住本身的儿子们,任由他们自相残杀呢?其实李渊也有本身的无奈,他不是不
作为刘邦与项羽两大阵营里面的两位谋士,张良和范增经常会被拿出来进行比较,有人认为张良能够获得刘邦的信任,最后也能善终,已经好过被项羽怀疑的范增很多了,也有人认为,范增是可以领兵打仗的谋士,在这一点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