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仕十位皇帝的宰相,冯道到底有多精明能干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孤独如影随形,我们不能杀死他,只能与他和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仕十位皇帝的宰相,冯道到底有多精明能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仕十位皇帝的宰相,冯道到底有多精明能干

你们知道冯道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冯道出身于耕读之家,年轻时品行淳厚,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且能安于清贫。他平时除奉养双亲外,只以读书为乐事,即使大雪拥户、尘垢满席,也能安然如故。天祐年间,冯道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辟为掾属,也就是从这时起冯道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刘守光兵败后,冯道逃往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李存勖在邺都称帝后,以冯道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天成二年(927年),冯道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加封吏部尚书、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加授尚书左仆射,封爵始平郡公。冯道担任宰相后,“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的、无背景的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当时的世家显贵以及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人则被抑制。

后唐王朝短短十四年换了四个皇帝,而且四个皇帝不是一脉相承。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说皇帝换了,大臣也要换,前朝大臣能留下的就不多了,甚至性命都难保,而这冯道却不是这样。当前一个朝廷灭亡后,他往往是以宰相的身份去奉迎另一个朝廷的皇帝,照样享受荣华富贵,成为官场上的“不倒翁”。冯道除了善于察言观色,尽说好话,见风使舵,当好墙头草外,他还处处小心,为皇帝是尊,绝不染指皇帝的权力,因此后唐的每一任皇帝都对这位恭恭敬敬的大臣非常放心,冯道也得以在政坛之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他十分擅长观察纷繁复杂的天下形势,估量强弱胜败,及时舍弃失败的弱者,奉迎胜利的强者。他自己曾经说过;“三公也好,祭祀也好,不都是为皇帝效力吗?”在他看来,不管谁来做皇帝,只要能保全自己就行,管他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冯道为官从政的又一秘诀是“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从不“逆取”,特别善于“顺守”,尤其善于以幽默方式,在谈笑之中化解矛盾,并顺势委婉讽谏,引导一个个皇帝为天下百姓做点好事。

天福元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唐称帝,建立后晋,是为后晋高祖。冯道因拥戴有功再次被拜为宰相,授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是为出帝。冯道仍然为相,并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晋仅仅存在了11年就亡了国,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后汉,被封为太师。后来,刘知远病逝,太子刘承佑继位,冯道官爵如故,后汉仅仅存在了4年,就被后周所灭。广顺元年(951年),监国郭威继位,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冯道被拜为太师、中书令。周太祖对冯道非常敬重,每逢冯道觐见,从不直呼其名。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病逝,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北汉勾结契丹南犯,后周世宗柴荣召大臣议欲亲征,冯道这时站出来反对并激怒了世宗,最终被罢相夺官,数月后病死,终年七十三岁。周世宗听闻,废朝三日,册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赐谥文懿。

冯道一生正值五代战乱之际,其所历仕的四个朝代,不仅时间短,而且其间的改朝换代与其它的历朝历代相比,也有特殊性,后一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前一朝代的臣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更是和冯道同殿为臣。五代更替的实质是谁拥有武力、占有土地,就可以称王称帝。后晋的藩帅安重荣就曾说道:“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因此,王朝及皇位的更迭犹如走马灯一样,武夫之间你争我夺,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就是“胜者为王败者寇”。对冯道的诟病主要集中于其政治道德,特别是其在忠君问题上的表现。而冯道如果死守一宗,恐怕他早就没命了,在朝代的更替之中,他让自己始终可以站到最有利的位置,作出最佳的选择,来避免灾祸和保全自己的官爵。在司马光等正统历史学家眼里,忠君,而且不管国君是人是鬼,作为臣属,都要从一而终,这是大节,违背了这一点,其他方面再好,也是不足称道的“小善”。这也是他被欧阳修骂作“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的原因。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十朝元老”冯道简介 冯道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古代,如果一个官员经历了三位皇帝,那么就有一个“三朝元老”的称呼。以此类推,四位为四朝元老,五位就是五朝元老。能够历仕三四位皇帝,已经十分了不起。而有一位官员历仕十位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

冯道为人与冯道谈骑马的故事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冯道画像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

冯道为人与冯道谈骑马的故事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冯道画像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

五代十国的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

五代十国的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

历史人物 冯道辅佐过十位皇帝,为何每次都被重用?

在古代,有不少臣子一生辅佐过多位皇帝,有一些是因为皇帝的过世而延续到下一位,有一些是经历了战乱效忠于下一朝皇帝,但是这一种可能很难受到重用,毕竟是前朝之人,新皇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信任。然而,却有这样一

历史人物 历仕四朝十帝,时人却称赞他是“圣贤”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尤其注重气节,“不事二主”是许多读书人的原则。然而在五代却有一位读书人,他不仅打破了这个原则,还历仕四朝,效力过十位帝王。这

历史人物 历仕四朝十帝,时人却称赞他是“圣贤”

今天全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尤其注重气节,“不事二主”是许多读书人的原则。然而在五代却有一位读书人,他不仅打破了这个原则,还历仕四朝,效力过十位帝王。

为什么遭欧阳修痛骂? 十朝元老冯道被世人敬仰

历史上有一位最会当官的人,经历过四个朝代更替,侍奉过十位君王。为人所吃惊的是他能在朝代更替中稳居高位,均被器重,还位及宰相,他就是人称“不倒翁”的冯道!这冯道有何能耐,在王朝更迭频繁的过程中泰然自若,

乱世不倒翁冯道 历经四朝八姓十一帝的超级宰相

辅佐了4朝8姓11位皇帝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