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一生是怎样的

Posted 公主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一生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一生是怎样的

那么,在汉朝诸多和亲公主之中,谁才是贡献最大、最为传奇的和亲公主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人不是广为人知的王昭君,而是一个叫解忧公主的女人,一个弱女子就撬动了西域历史。

汉武帝继位之后,对匈奴发动反击战,汉匈之战从此爆发,西汉停止对匈奴和亲。在卫青、霍去病的率领之下,在漠北之战等几次大战中,汉朝取得了辉煌胜利,匈奴实力被大大削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还有很大的实力。

为了拉拢乌孙国,以便挤压匈奴战略空间,汉武帝对乌孙国采取和亲政策。所谓乌孙国,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国家之一,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人,后迁至伊犁河流域,是西域仅次于匈奴的大国,控弦之士十余万。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但猎骄靡当时70多岁了,婚后却寻思着自己太老了,受用不起貌美的细君公主,就说“不如你嫁给我孙子吧”。对于细君公主而言,这是极大的羞辱,于是就写了一封信回到长安,希望汉武帝能够主持公道,结果汉武帝回信11个字很残酷,“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于是细君公主郁郁以终,在公元前105年就去世了。

细君公主之死,自然对汉朝影响极大,因为和亲公主就相当于使团的“正使”,要在乌孙待上数十年,影响乌孙国策,帮助母国汉朝“获利”,直到和亲使命结束之后,才能回归长安。当然,很多和亲公主往往等不到使命结束就死去了,更为重要的是,想要等到和亲使命结束,以乌孙、匈奴的婚姻风俗而言,几乎不可能,机会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关于这一点接下来讲述。

由于汉武帝拉拢乌孙,挤压匈奴生存空间的大战略还在,所以公元前103年,汉武帝派解忧公主嫁乌孙国王。这时,解忧公主就负担起了拉拢乌孙重任,以巩固汉朝与乌孙的联盟。

问题在于,乌孙国的重要性,汉朝能看出来,匈奴自然也看得出,所以匈奴也送公主和亲。所以,远嫁乌孙的和亲公主,不仅要能与乌孙贵族周旋,拉拢乌孙,而且还要直接与匈奴公主交锋,生下的子女与匈奴公主的子女也是生死之敌。

解忧公主(?-前49年),即刘解忧,出生皇族,先祖刘交(刘邦弟弟)曾是霸居一方的楚元王(楚王)。汉景帝三年春,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家族成为罪人。上述的细君公主是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和亲看似美好,实质非常残酷,一般皇族家庭都不愿送自家女儿去和亲,所以汉武帝喜欢用改变罪臣家族的待遇,来“诱惑”罪臣之女前去和亲。

公元前103年,汉武帝把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代替细君公主巩固双方关系。猎骄靡死后,军须靡(猎骄靡之孙,其父早死)继位,立匈奴夫人为左夫人,细君公主为右夫人。细君公主去世之后,解忧公主补位。值得一提的是,汉人尊右、匈奴尊左,所以汉匈公主地位问题就被乌孙人轻松化解。

解忧公主虽然以相貌和才艺征服了军须靡,但只是昙花一现,除了语言、生活习惯等隔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军须靡还有一个匈奴大老婆,而且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所以解忧公主此后备受冷落。

然而,解忧公主却没有抱怨,而是主动学习乌孙语言,了解乌孙民情习俗,经常深入“基层”嘘寒问暖,帮助受灾乌孙民众,可谓广收民心备受尊重。除了国内之外,解忧公主还牢记和亲使命,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向西域各国传达汉朝善意,足迹遍布天山南北,至今当地还流传有她的故事。

没几年之后,军须靡去世,按照匈奴、乌孙等的习俗,军须靡夫人要嫁给下一任继承人,即军须靡之弟翁归靡。庆幸的是,翁归靡对解忧公主不错,而且寿命也比较长,二人育有三个王子,两个公主。

在翁归靡时代,因为解忧公主的努力,汉朝对于乌孙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在刘解忧的影响下,翁归靡多次上书汉朝皇帝,表达友好之意。

汉昭帝末年,因为乌孙与汉朝交好,惹恼了匈奴,乌孙受到匈奴和车师的联军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由于汉昭帝驾崩,汉朝没有派兵援助,但汉宣帝继位之后,立即发兵十五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另一个苏武)持节助乌孙作战,在公元前71年大败匈奴。

自此,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经此一战,解忧公主在乌孙的威望大涨。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汉朝在乌孙取得重大外交胜利,解忧公主当属第一功!

公元前60年,乌孙国王翁归靡死,但此时乌孙贵族动乱,拥立了军须靡与匈奴公主的儿子泥靡(《汉书》中称狂王)继位,引起西汉王朝的不满,乌孙与汉朝联盟到此中止。

但对于解忧公主而言,这却是一个残酷现实,因为她要嫁给死敌的儿子!

年过五旬,爱夫刚死,解忧公主被迫嫁给小了二十岁的死敌之子。遭到强暴,遭到凌辱折磨,这便是解忧的悲剧和痛苦。可以想象,一个弱女子在异国他乡,解忧公主面临着何等残酷的现实。如今荧屏上的宫斗戏,与和亲乌孙的解忧公主所面临的残酷局面相比,简直弱爆了。

泥靡,既不合西汉朝廷的意思,又因残暴失去乌孙国国人的支持。因此,为了乌孙汉朝也为解救自己,解忧公主与汉使魏如意、任昌合谋刺杀泥靡,却没有成功。不过,虽然没有成功,却引起了乌孙内乱,最终在汉朝干预之下,元贵靡成为乌孙国王,但内乱之后的乌孙实力大幅度被削弱,成为西汉一个蜀国,西汉也由此一统西域。

解忧公主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苦海,完成和亲使命呢?其实就是元贵靡继位,换言之她儿子继位,就不用再嫁了,否则就一嫁再嫁,哪怕七老八十,都永远等不到和亲结束,重返故土的那天。所谓使命如同枷锁,铐在纤细柔弱的手上,就再也解不下来。

元贵靡继位两年之后,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行年七十,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为骸骨,葬汉地”,汉宣帝怜悯她的境遇,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2年之后,解忧公主去世。

纵观解忧公主的和亲之旅,可以看到她在异国他乡50多年,孤身一人,全靠自己,就成功撬动西域历史,拉拢西域最大国家乌孙,作用堪比十个师,有力的牵制了匈奴,助推汉朝实现了统一西域的战略构想。别说是汉朝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足以秒杀三嫁祖父孙的王昭君,就是放眼整个中国史,她也是贡献最大、最为传奇的和亲公主。

在雄姿勃发的汉朝历史上,一代代柔弱的汉家女儿,却能迎风出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人的旋律,至今还在浅吟低唱!

相关参考

解忧公主一生嫁过几次

解忧公主是汉朝公主,她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公主之一。解忧公主的父亲刘戊是一名罪人,因为他曾参与七国之乱,后来兵败被杀,于是解忧公主一家也成为了常年被猜忌的对象。后来汉武帝想要和乌孙联盟,于是就

历史人物 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的公主解忧公主简介

汉朝人物中文名:刘解忧别号:解忧公主国籍:中国西汉民族:汉族诞生地: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诞生日期:前120年死日期:前49年职业:公主,乌孙国母重要造诣:中国汗青上孝敬最大的和亲公主之一(历史lis

历史人物 和亲史上杰出的西域双星

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一个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影响范围和历史作用是王昭君、文成公主等和亲公主都无法相比的。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杰出女性的西域双星说起远嫁异域的和亲公主,

历史人物 西汉和亲公主之一 为汉朝一生嫁给了三个男人

我们都知道当年西汉为了对付匈奴,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会让公主和亲,而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公主身兼重任,要嫁到乌孙国,让他们跟汉朝建立友好关系,一起抵御匈奴,这个公主就是解忧公主,当年她的年纪轻轻就必须委

西域和亲侍女冯嫽怎样助解忧公主在后宫立足

如今回顾和研究解忧公主的历史功绩,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得不让我们浓墨去描绘的人物,她就是和解忧公主的一起去西域和亲的侍女冯嫽。冯嫽是个敢作敢当的女中豪杰,关于冯嫽的故事更是多的数不胜数。那就简单说些关于冯

西域和亲侍女冯嫽怎样助解忧公主在后宫立足

如今回顾和研究解忧公主的历史功绩,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得不让我们浓墨去描绘的人物,她就是和解忧公主的一起去西域和亲的侍女冯嫽。冯嫽是个敢作敢当的女中豪杰,关于冯嫽的故事更是多的数不胜数。那就简单说些关于冯

历史人物 解忧公主结局是什么?刘解忧和翁归在一起了吗?

在历史上的刘解忧,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中记载了一个解忧公主,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她一生经历汉武

历史人物 西汉历史上最成功的和亲公主——刘解忧,刘解忧的生平简介

第一位西域和亲公主刘细君死后,乌孙昆莫食髓知味,上书大汉朝,要求再娶一位汉家公主,以巩固双方友好邻邦关系,共同对付匈奴!>而在刘细君的和亲中尝到甜头的汉武帝,大笔一挥,欣然同意。当然,和亲公主依旧是罪

解忧公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解忧公主最后回到汉朝了吗

  很难想象像解忧公主一样,正处花季的,天真烂漫的少女,会宁愿忍受边疆的清苦与寂寞。但是,解忧公主就是这样一个泼辣的女子,她不像其他公主那样娇气,泼辣大胆又直爽,不管她和亲的目前是什么,她的选择和付出

历史人物 刘解忧公主历史_刘细君与刘解忧_刘解忧是谁_常惠将军与解忧公主

中文名:刘解忧别名:解忧公主国籍:西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出生日期:前120年逝世日期:前49年职业:公主,乌孙国母主要成就: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之一相关人物:冯嫽——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