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公主远嫁匈奴之后 为什么她们很少剩下子嗣呢
Posted 单于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古代公主远嫁匈奴之后 为什么她们很少剩下子嗣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古代公主远嫁匈奴之后 为什么她们很少剩下子嗣呢
还不知道:古代公主远嫁为何没有子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和亲”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特有的产物,中原王朝将皇室之女嫁予少数民族首领,已达到安抚、招揽、延缓战事等目的。客观来说,“和亲”确实有利于政权稳定,密切两国交流,也难怪现在有些人大肆吹捧“和亲”。
但我们怎能忍心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远嫁异域,让她们孱弱的肩膀承担起一国之重任?这是何其残忍!据史料记载,古代远嫁匈奴首领的公主命运都很悲惨,很少留有子嗣,甚至还得忍受匈奴人违背伦理的陋习!
和亲起源
首先我们要知道,“和亲”并不等同于“联姻”,和亲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联姻则是西方的说法,除去中外之别,两者差别也可谓天壤之别,我们不去深究,单看和亲起源于何时。
早在周襄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就已经出现和亲的现象,但当时并未形成确定的制度,和亲真正被书写成文,并确定为成为一种制度是从西汉开始,《汉书·李广苏建传》有载: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与汉和亲。
据《汉书》记载,历时将近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告终,随后刘邦建立了西汉,西汉虽立,但当时的国家久经战乱,国力衰微,只能采用“黄老之学”休养生息,而此时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却愈发强盛起来,据《史记·刘敬传》记载,当时的匈奴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
匈奴壮大后经常袭扰西汉边境,刘邦御驾亲征却陷于平城白登山,无奈之下,西汉只好暂避锋芒,将宗室之女嫁于匈奴,结成“和亲之约”。
难有子嗣
从西汉开始,和亲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国力衰微时,通过和亲委曲求全,延缓战争爆发,国力强盛时,也会通过和亲安抚、招揽异族,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宗室之女远嫁异域,其中以匈奴居多。
与匈奴和亲最出名的当属“昭君出塞”,当时唐朝国力强盛,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归附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宫女王昭君自告奋勇远嫁匈奴,自此两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汉书·匈奴传赞》。
但是,历朝历代远嫁匈奴的公主都难有子嗣留下,这一方面是因为匈奴地处塞外,环境恶劣,气候风俗都与中原有很大的差异,中原女子大都身体孱弱,一到匈奴很快就病倒了,加之思念故土,身体日渐衰弱,保命都难,更何谈能够诞下子嗣!
就算有子嗣诞下,也会因为特殊的身份卷入政治斗争,匈奴皇室怎么可能让身负汉族血统之人继承大位,所以和亲公主所生子嗣大都早夭,死于各种“意外”!
收继婚制
除去以上两种原因,匈奴还有一陋习使得公主本身不愿生下子嗣,这就是匈奴的“收继婚制”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简而言之,兄收弟媳,弟收兄嫂甚至子收父妻!像王昭君先是嫁给呼韩邪单于,两年后,老单于病逝,根据匈奴的习俗,王昭君又嫁给老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咸安公主更是可怜,先后嫁给四任单于,《新唐书·回纥传》记载“主历四可汗”,前三任单于为祖孙三代!
“收继婚制”在野蛮的游牧民族看来,再正常不过,但在我们汉族文化看来,这有违纲常伦理。和亲公主都是饱读诗书深明大义之人,怎能忍受如此乱纲之举,就算为了国家大义,被迫屈服,也断然不会留下子嗣!
站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只要“牺牲”一位可有可无的公主,就可讨好或者拉拢异族之人,维护封建统治,这笔买卖无疑是非常“划算”的。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和亲对于公主本人实在太残酷,不仅要忍受思乡之情还得忍受匈奴的陋习,这对视贞洁高于生命的中原女子而言乃是奇耻大辱!
明朝被称为封建社会“最有骨气”的王朝,在其统治的二百多年中,从来不议和,不和亲,明朝统治者就算再昏庸无能,也不会远嫁本族女子来讨好异族,从这点来说,明朝无愧于最伟大的王朝!
参考资料:《史记·匈奴列传》《新唐书·回纥传》《汉书·匈奴传赞》 《汉书》《 史记·刘敬传》 《汉书·李广苏建传》
相关参考
在不少人的心目当中,当公主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大家觉得公主是皇帝之女,金贵无比。打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她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可以过最奢华而又富贵的生活,在她们成年的时候,她们可以选择自己所
在不少人的心目当中,当公主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大家觉得公主是皇帝之女,金贵无比。打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她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可以过最奢华而又富贵的生活,在她们成年的时候,她们可以选择自己所
古代时,女人成了国家之间维护邦交的一种工具。汉有王昭君下嫁匈奴单于,唐有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不过在和亲这件事上也有例外,史上有个公主出嫁,堪称奇葩,走到半路上就怀孕了,干脆就地产子建国。这个国家是哪呢?
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
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实多为从诸侯王室或民间选来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实多为从诸侯王室或民间选来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
你们知道什么是和亲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在整个汉朝时期,共有十多位公主(或者是被封为“公主”的汉族女子)远嫁匈奴和亲,但是却没有一例匈奴公主嫁给汉朝皇帝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古代和亲场景)有人认
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有昭君远嫁到匈奴和亲的故事,但却未有听说匈奴女子嫁到中原的事例,中原人为什么不愿意娶匈奴女子做妻子呢?>中国在经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伴
细君:满腔愁绪,郁郁而终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乌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