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被唐德宗称赞有宰相才能的武元衡

Posted 宰相 唐德宗

篇首语: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析被唐德宗称赞有宰相才能的武元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析被唐德宗称赞有宰相才能的武元衡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赠道者》。元和八年,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死,谥号为忠湣。

武元衡从小就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后因为他工作出色,连升三级,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后来武元衡确实成为了铁血宰相。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成就,他在文学同样也大有成就,武元衡擅长写诗,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诗人宰相。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武元衡擅长五言诗,很多人都喜欢传抄他的诗篇,并且配上乐曲传唱。武元衡的一生写了很多诗,列如:《武元衡集》、《唐诗二十立家》、《唐五十家诗集》等等,武元衡的诗,以藻丽绮丽、琢名精妙著称。元和十年,武元衡赶赴大明宫上早朝,刚进入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跟他一起的还有同样上早朝的副手裴度遇刺受伤。武元衡去世后,赠司徒,谥忠愍。

武元衡遇刺案

武元衡,公元758年出生在河南缑氏,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也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为人忠诚,对于他的评价都是肯定以及赞赏的,那么武元衡遇刺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元和八年,也就是814年,治蜀七年的武元衡重新返回朝廷,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当时的宰相李吉普和李绛不和,不断争吵,而武元衡对二人的这种做法不偏不向,宪宗称赞他为忠厚长辈。元和十年时候,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就让武元衡率军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这一举动引起了淮西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等人割据势力的恐慌,于是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的大臣。李师道认为:“皇上一心想要声讨蔡州的根由,是在于有武元衡辅佐他,如果我前去将他刺死,武元衡死了之后,其他宰相就不敢出来主持讨伐蔡州的谋划,只会争着劝说皇上停止用兵。”

于是在元和十年的六月三日,早晨的鼓刚敲过,天色还没有亮,大唐宰相武元衡就开门,出了他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147米左右的道路左侧行进,赶赴大明宫去上早朝,刚出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被刺伤的还有同样上朝的副手裴度。公元815年,武元衡被刺死,在他逝世后,赠司徒,谥忠愍。这就是著名的武元衡遇刺案的故事。

武元衡的成就

武元衡,字伯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诗人宰相。武元衡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就因为他的诗赋文佳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的榜首。那么现在就来看看武元衡的成就吧。

武元衡的主要成就就是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在784年,武元衡被金榜题名后担任华原县令。德宗召见武元衡,表示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就赐他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比部员外郎,后因为他工作表现突出,被升职为御史中丞。

武元衡有一个头衔叫做“铁血宰相”,这说的就是武元衡致力于藩镇割据。在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社会矛盾和政治出现了危机,在顺宗坐了一年皇帝后,宪宗即位,他再次迁升武元衡,当时藩镇割据,威胁了中央,武元衡主张催李锜兼程进京。李锜反叛,月余被平。之后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并成功削弱藩镇割据。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大有成就,在文学上也是大有成就。武元衡十分精于写诗,他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武元衡的写作风格中,诗的艺术感染力是极其强的,平平之句却引人意外之想。在《旧唐书》中记载,武元衡擅长写五言诗,并被很多人传颂。他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春兴》,《赠道者》等等。

武元衡评价

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同时也是宰相,武元衡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可见他的成就不少,那么大家对于武元衡评价是怎样的呢?现在就来看看吧。

建中四年,武元衡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任命他为华原县令。之后德宗李适召见武元衡,并表示很欣赏他的才能,还给他升职。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又连升三级,常常与德宗商议国事,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从这可见,德宗对于武元衡的评价还是极其高的,古代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德宗这样评价他,说明武元衡是真的很有才能。

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评价武元衡说:“武元衡律诗胜古,五字句又胜七字。”从他的评价中能够看出武元衡在文学的成就也是很高的,特别是武元衡的五言诗,常常被很多人所传抄,并配上乐曲传唱。

晚唐的诗人张为在他所著的《诗人主客图》中评价武元衡与白居易齐名,而刘禹锡还在他们的下面,可见张为对武元衡的评价是多么的高。在他这本著作中,评论诗人的流派,其中以白居易、孟云卿、李益、孟郊、鲍容、武元衡6人为主,其余为客,每人名下摘句举例,各有标目,他把武元衡奉为“瑰奇美丽为主。”所以说大家对于武元衡评价都是肯定的,以及给予那么高的评价。

相关参考

光天化日刺杀大唐宰相 唐朝刺客有多嚣张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叔伯弟弟。武元衡进士及第,唐德宗很重视他,武元衡做事详密严整,同事们也很钦佩。唐德宗常说,武元衡真有宰相气度。唐顺宗即位,由于身体不太好,所以不怎么处理

光天化日刺杀大唐宰相 唐朝刺客有多嚣张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叔伯弟弟。武元衡进士及第,唐德宗很重视他,武元衡做事详密严整,同事们也很钦佩。唐德宗常说,武元衡真有宰相气度。唐顺宗即位,由于身体不太好,所以不怎么处理

历史人物 大唐宰相武元衡,还是白居易的情敌,最后结局如何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武元衡。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参加科举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顺宗即位后,

历史人物 武元衡任相期间有哪些功绩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大唐宰相武元衡的生平经历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元衡是唐宪宗朝著名的宰相,由于他坚定不移地支持唐宪宗以武力平定藩镇,受到藩镇的仇视,最后被藩镇派出的刺客杀死,身首异处,是死得最

历史人物 武元衡为什么会被当街刺杀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白居易的朋友、大唐宰相上朝途中被杀,谁才是这起命案的主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天凌晨,夜色还未褪去,几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走在幽暗冷清的长安街上。这时埋伏在暗处的

大唐的铁血宰相在上朝途中被刺杀,到底谁才是背后真正的主谋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三日,天色还未明,报时的晨鼓刚刚敲响。大唐宰相武元衡离开自己的住所,前往大明宫,开始一天的政事。他刚出靖安坊东门,忽然有冷箭从暗处射出,照明的灯笼熄灭。武元衡还未明白

历史人物 武元衡简介_武元衡 报仇_武元衡被谁杀的_武元衡遇刺后来怎样

本名:武元衡字号:字伯苍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主要作品:《临淮集》,《春兴》,《赠道者》主要成就: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官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追赠:司徒谥号:忠愍

历史人物 大唐的忠臣武元衡,最后为什么会被刺杀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元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元衡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他有着高贵的血统,是武则天的后代,被称为唐朝第一美男子,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

历史人物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元衡简介,武元衡遇刺案

人物生平状元诗人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父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兄弟,官吏是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善于写文章,死时官吏是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事迹记载在《逸人传》。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才华横溢。

历史人物 白居易和武元衡是情敌

  在最新上映的电影《妖猫传》中,黄轩饰演的白居易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长叹不已,为此他还专门写著《长恨歌》,讴歌这段帝王之恋。剧中白居易与日本僧人空海成为至交好友,查探妖猫的过程中竟牵扯出了贵妃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