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盛世才:回顾一个东北人掌控下的乱世回疆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知识就是飞上天的羽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盛世才:回顾一个东北人掌控下的乱世回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盛世才:回顾一个东北人掌控下的乱世回疆

“新疆王”盛世才的一生,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辽宁农民成长起来的。盛世才民国主政新疆的十余年时间,新疆形势可谓是波谲云诡、形势复杂。

一切要从盛世才家族先祖闯关东的故事开始讲起。与东北地区普遍的清末以来的移民不同,盛家的先祖是清朝中叶来到东北地区的,时间应该在道光咸丰年间,而那时的关东地区依旧是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而盛家如何穿过了条条柳边界,来到了空旷无人的关东原野上,现在已经不得而知。盛世才的曾祖,祖父,父亲,虽然都是彻头彻尾实实在在的农民,但是在这三代人的发展并非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这三代人都受尽了没有文化知识的苦,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这也为盛世才在此之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

盛世才的一生,其人生的前半部分围绕这三个城市展开:盛京—东京—南京,这三个以京为名称的地名诠释了盛世才早年的人生发展与积累。

盛家家境贫寒,然而全家卖房卖地将盛世才供到了初中,乃至远行上海和日本东京求学,这在一个近代贫寒的东北穷苦人家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因而也能看出盛家的广远见识,为未来的盛世才得以叱咤风云创造了条件。

盛世才人生的后半部分则与新疆这个地方密切相关,盛世才早年在苏联,中共,国民政府三大势力之间来回游走,曲意逢迎。1933年,盛世才通过政变,正式夺去了对新疆的控制。民国时代的新疆地区面积相当于16个浙江省,又地处边地,因而信息与交通十分闭塞,然而盛世才时代开始之后,通过往返电报收发,新疆的迪化第一时间就能知晓国内甚至国际发生的大事,而新疆其他地区则是山高皇帝远,改朝换代不可知。盛世才利用这种闭塞与灵通相共存的特点,有力的掌控了舆论,封锁了消息,自己还能方便的与中央与苏联讨价还价,快速发展的通讯技术无疑帮了盛世才的忙。

在盛世才统治新疆之前,新疆与内地没有铁路相通,而公路也是坑坑洼洼,因而盛世才去新疆选择了从南京前往哈尔滨,乘坐火车经中东铁路转西伯利亚大铁路。虽然一路耗时十余日,但是也大大缩短了前往新疆的时间。后来红军西路军失败余部前往新疆的时候,走陕甘河西走廊,耗时两月才到。这种交通上的不方便普遍存在于中国的边疆地区,例如当时的广西人想去北京,最快的方法是出境去越南乘船去天津。当时的西藏人想去北京,最快的方法是出境去印度乘船前往。边疆地区落后的交通,为周边列强的渗入提供了可乘之机,也是近现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出现边疆危机的症结所在。

盛世才时代的新疆,人口总数约400万,而汉族人口仅为20万,人口比例和今天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十分关键的,在金树仁时代曾发生过焉耆少数民族暴动,农民军围了二百名省军后,省军引爆火药库自杀的事件。盛世才在统治新疆期间提出了的所谓“六大政策”,主张“民平”,也就是对于少数民族群体采取宽容政策。但是他的政策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大汉族主义的影子,因而在他任内新疆的少数民族起义不断,而盛世才也多是沿用前任金树仁的方法坚决镇压。导致在其统治末期爆发了三区革命,结合当下新疆地区的形势,历史上的经验也是很值得反思和借鉴的。

盛世才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其人生轨迹中,自一开始就被打上了东北系的烙印。无论此后盛世才如何撇清与奉系军阀之间关系,依旧在各大势力效力之时因为自己的口音和籍贯而受到排挤,不被重用。例如在盛世才入疆前的新疆省主席金树仁就只重用和信任他的家族和同乡,连招募来的兵都是和金树仁同乡的陕甘人士,特别是甘肃籍人。这些人到了金树仁手下之后总是有官做,而对其他省的人则是百般排斥。以至于当时新疆地区流传着一首民谣:“早上学会河州话,晚上便把洋刀跨”。

然而,盛世才晚年却很凄惨,由于长期将投奔来希望抗日的东北义勇军用做盛世才个人实现野心的工具和炮灰,其岳父一家在抗战之后被原东北军势力的杀手暗害,而全国上下此时都对盛世才一致声讨,认为他在新疆犯下了许多罪过,虽然盛世才通过行贿得以一次次保全下来,大势已去的伤感还是难以言表的。

盛世才的凄惨人生,与他屡次倒戈相关。为什么盛世才接受了良好系统的教育,一生却又多次改换门庭,变更阵营?这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性格密切相关。这些共同特性促使了他生性多疑且精于权谋诈变。这也奠定了他在新疆掌权十余年,边境外有虎视眈眈的苏联,国内有国共双方的对这一地区的渗透与争夺,新疆内部也有无数反对他的少数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以及面和心不和的东北义勇军残部,而盛世才总是利用这些敌对力量之间的利益矛盾,相互制约,

在新疆得以长期盘踞。

盛世才的一生实在是难以给予一个全面的评价。因为这位极具争议的“新疆王”无论是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学术界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主观上盛世才没有真正信奉的政治主张,在主政新疆时利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进行政治投机,最后为了献礼蒋介石,不惜抛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叛变革命,盛世才在新僵时大肆屠杀异己,实行特务恐怖统治,先后关押20万人,新疆作为远离战火的和平地区,盛世才却致使民生凋敝生活艰难,其心可诛。

但是另一方面,盛世才没有让苏联势力最终控制新疆,还对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客观上有了贡献。他在抗战初期对延安的物资支持也为陕北根据地站稳脚跟做出了贡献。因而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辩证的分析。作者在书的结尾并没有对盛世才的一生进行评价,而在他其他著述中,也是偏向于“有功有过,功过各不相抵”的看法。

对于现代希望官阶上升的人来说,盛世才的人生经验使他们所谓成功学的最佳范例,但是对于饱经苦难洗礼的新疆父老来说,国无宁日,上层勾心斗角只能带来下层的分裂与动荡,今日的边疆诸多问题,怕也是肇始于盛世才时期留下的祸根吧。对于盛世才也有了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也对那一个时代的新疆有了更多程度的认识,对于边疆和民族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相关参考

但为何被人人鄙视 三千年唯一没有昏君的朝代

...一统的时代,所有的权力都集中掌控到皇帝手里,所以说一个朝代的兴衰,人民是否能过上好日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是否英明,历史上的一些盛世,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时期,康乾盛世都是在一些英明的皇帝领导...

历史人物 名士阮籍外表放浪佯狂下的苦痛

  魏晋乱世一个痴儿的故事,或许应该从公元675年中国江西南昌赣江滨的一场豪门饮宴说开去。  此时恰好是中国本站网上著名的盛世――初唐时代。经历了大唐开国后两代人的励精图治,这时候的中国,已经是雄踞东

只能做大清朝的奴才 康乾盛世下的老百姓的出路

“康乾盛世”,一个我们骄傲无比的时代,一个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代,一个让人顶礼膜拜的时代,而在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眼里是什么样的呢?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这样描述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只能做大清朝的奴才 康乾盛世下的老百姓的出路

“康乾盛世”,一个我们骄傲无比的时代,一个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代,一个让人顶礼膜拜的时代,而在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眼里是什么样的呢?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这样描述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明朝历史 杀戮下的盛世

明朝洪武之治是指明朝初年朱元璋在位期间的治理,又称为洪武盛世,在朱元璋在位期间积极的推行各种改革措施,给与民众休养生息,从而使得朱元璋统治期间经济获得了发展,人民的生活比较的安定,国家呈现出了欣欣向荣

张作霖死前的一个决定,整个日本都震动了,关东军吓到想撤出东北

姑屯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自己的专列经过日本人掌控的南满铁路和东北军掌控的京奉铁路的交界处的三孔桥,紧接着一声爆炸,正好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第十节车厢,最终也炸死了张作霖本人,

魏忠贤掌控朝政时,为何八旗军打不进来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能力不可小觑。从乞丐,一直走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位置,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朱元璋在位期间,朱元璋创造了洪武之治,可以说这是明朝第一个盛世,让明朝

清明上河图是盛世下的危机

张择端,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职翰林待诏,其绘画风格匠心独具,刻画细致,擅长工笔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是他常常绘画的对象。《清明上河图》更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独一无二的巅峰之作。 张择端塑像张择端自

晋朝历史 平定三国乱世第一人 晋武帝统一全国创太康盛世

 平定三国乱世第一人晋武帝统一全国创太康盛世  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励精图治,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开创太康盛世……  ◆三代侍曹皇赐九锡

历史秘闻 盛世施仁政,乱世用重典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太平盛世要施行宽松的政策,世道混乱时,当施严刑峻法,不惜矫枉过正,震慑作乱者,来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也就是说没有一成不变永远正确的治世方略,统治者要根据社会现实对症下药,有针对性选用施政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