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民国大师鲁迅打笔仗在行 打起维权官司也毫不逊色

Posted 鲁迅

篇首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民国大师鲁迅打笔仗在行 打起维权官司也毫不逊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民国大师鲁迅打笔仗在行 打起维权官司也毫不逊色

鲁迅的“硬脾气”,众所周知。

1925年发生的一件事儿,让鲁迅的“硬脾气”有了用武之地。说起来,这是鲁迅任职教育部佥事时,发生的一起诉讼。

当时,爆发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波”。在学校中兼任教师的鲁迅,站在学生一边,抨击了杨姓校长的种种劣迹,支持学生的正当诉求。而教育部最高长官章士钊,则支持杨姓校长。这么一来,两人难免矛盾激化。

两人之前在文学上已颇有分歧,并在报刊上“笔战”不断。而这起风波,立场的不同,让两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鲁迅看来,自己行得正,站得直;但在章士钊看来,鲁迅却有点“无理取闹”。

他认为此时的鲁迅,毕竟还是以教育部的职位为正职,在女师大授课,不过是兼任。而且,这风波是因学生不满校长而起,和兼任教师的鲁迅,实在没什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帮着学生,反对自己的上司,在章士钊看来,这就是“瞎搅和”。

章士钊认为,鲁迅别有用心。所以,如何处理上,章士钊是先礼后兵。先派人安抚鲁迅,让他不要闹,还说如果不闹,以后就让他当校长。但鲁迅没有让这“糖衣炮弹”炸丢了理智和操守,果断拒绝了。

接下来,章士钊得到段祺瑞批准后,以“迅不及掩耳手段”,将鲁迅免了职。不过,章士钊将鲁迅免职,并非真的想一脚把他踢开,而只是想小惩大诫。在章士钊看来,得了教训的鲁迅,只要回过头来,好言相求,保证不再闹事,自然就可以复职。

哪知,这却正好触到了鲁迅的“硬脾气”。他一纸诉状,将教育部给告了。

受理这官司的,是平政院。平政院在裁决书中提到,首先鲁迅是否有违规行为,应当谁主张谁举证,教育部既然认为鲁迅违规,就该提供充分证据,但这点教育部没做到;二来,就算鲁迅真的违规了,也该交由相关委员会裁决,教育部没有权力将其免职。同时,章士钊的理由是“形势严重”,所以不得不简化程序,以“迅不及掩耳手段”将鲁迅免职。但平政院认为,区区一名佥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支持学生运动,所造成的影响也挺有限,和“形势严重”实在是不沾边。基于以上种种理由,平政院判定,免职命令无效。

其实,早在鲁迅决定诉诸法律、维护自己权利时,教育部就希望能小事化了。章士钊本意,也并非将事情闹大,而是希望对鲁迅小惩大诫。所以,在诉讼过程中,章士钊一直希望能和解,且不惜替鲁迅安排了一份委员会的工作,直属于教育部,比免职前的职位更吃香。无奈,鲁迅铁了心,非把官司打到底。

这场维权官司,有几点还是挺令人钦佩的。

首先,鲁迅从始至终,坚持不和解,就连律师都没请,全由自己亲自上场。诉状是自己亲笔写的,开庭答辩时,也由自己来。可见,鲁迅的脾气,硬得可以!

其次,平政院的判决效率和结果,多少令人心生敬佩。效率上,从起诉到胜诉,不过半年的时间。鲁迅告的,可是堂堂的教育部!而比起效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还是这官司的结果。

一说起那个年代,多数的印象,总和军阀混战脱不了关系。你方唱罢我登场,政局瞬息万变,军阀混战,社会黑暗。于是乎,司法自然也成了军阀操纵政局的工具,为何判决结果反倒让鲁迅胜诉?

堂堂教育部,败在一个小职员手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少见的!一方面,固然有舆论压力的作用,借官司的判决来缓解汹涌的民愤,平息学潮;但同时也说明,当时哪怕社会黑暗,但司法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权。

而从另一反方面看,鲁迅打笔仗在行,打起维权官司来,也毫不逊色。

相关参考

民国历史 鲁迅和郭沫若的笔墨官司

鲁迅和郭沫若的笔墨官司  文/叶知秋  这是70多年前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桩“官司”,从中可以引发许多思考。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郭沫若为了加强创造社的

用一首明朝的诗,打赢一场民国的地界官司,山西这俩县载入史册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原作者:马红星授权发布,文字有技术性修改。打官司打的是什么?证据、证据、证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民国将军如何娶到貌美姐妹花

  钱大钧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他不光在战场上带兵打仗很出色,而且在诗词书画方面也毫不逊色,文学修养极高,时人称其为“儒将”。加之他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因此很受女性欢迎。  1928年,钱大钧在

民国历史 鲁迅与沈从文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鲁迅与沈从文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鲁迅与沈从文同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大师却有着深深的隔阂,他们从来没有会过一次面,甚至连一次直接的通信都不曾有过。有

历史秘闻 民国将军如何娶到貌美姐妹花

  钱大钧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他不光在战场上带兵打仗很出色,而且在诗词书画方面也毫不逊色,文学修养极高,时人称其为“儒将”。加之他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因此很受女性欢迎。  1928年,钱大钧在

民国大师群像 回忆那段光辉的岁月

图片人物没有排名,不分先后。鲁迅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胡适金岳霖梁启超冯友兰黄侃刘文典李叔同吴宓章太炎沈从文闻一多郁达夫林语堂梁漱溟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赵元任钱钟书张爱玲当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世界,帝国主义列

周海婴追讨鲁迅著作稿酬始末

  如同许多惊天动地的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失去轰动效应一样,曾经十分引人关注的“鲁迅稿酬案”现在也被人们淡忘了。  当初,这起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稿酬官司,曾引起海内外的瞩目,社会上的流言沸沸扬扬,

周海婴追讨鲁迅著作稿酬始末

  如同许多惊天动地的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失去轰动效应一样,曾经十分引人关注的“鲁迅稿酬案”现在也被人们淡忘了。  当初,这起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稿酬官司,曾引起海内外的瞩目,社会上的流言沸沸扬扬,

历史人物 文学大师鲁迅的一生

  鲁迅生平简介:鲁迅生平是怎样的?鲁迅作品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生平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

鲁迅参加民国祭孔典礼,归途中磕掉俩门牙

时下的时髦话题是孔子。有人说“五四”反孔子反错了,有人说鲁迅也曾参加祭孔,可见鲁迅并不反孔,云云。说到鲁迅参加祭孔,倒是确有其事。这是在1913年到1924年间,当时鲁迅在教育部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