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夏言提拔严嵩到内阁,为何反而被陷害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夏言提拔严嵩到内阁,为何反而被陷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夏言提拔严嵩到内阁,为何反而被陷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言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言和严嵩是嘉靖时期的朝廷大臣,都是江西人,而且两人有师生之谊。起初,夏言还是很欣赏严嵩的,在夏言的几番推荐下,严嵩才得以入朝为官。最后,夏言还让严嵩接替自己的位置,出任礼部尚书。
不过,夏言自恃对严嵩有举荐之恩,在严嵩面前颐指气使,稍不顺意就对严嵩加以训斥,对待严嵩如门客,傲慢无礼,经常毫不思索就否定严嵩的各种朝议。而严嵩则处处克制,再三讨好夏言,夹着尾巴做人,对夏言极为谦卑。
严嵩为巴结夏言,专门在府上宴请夏言。全府上下忙活了大半天,万事俱备后,只等夏言光临,但夏言居然失约了。于是严嵩亲自带上请柬,跪在夏言府前,恭请夏言赴宴。
这件事让严嵩颜面尽失,但他极善隐藏,虽然内心很是不爽,表面上对夏言仍然尊敬有加。
严嵩有个儿子叫严世蕃,在朝中任职时,大肆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不料被夏言发现,欲将严世蕃拘捕审讯。严嵩闻讯后,拉着严世蕃跑到夏府,父子两人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流涕地保证一定痛改前非,乞求夏言饶恕。夏言一时心软,想到严嵩平时对自己还算恭敬,便将事情按下,没有告发。严嵩由此更加记恨夏言。
夏言为官勤勉,办差严谨,敢于直言,深受嘉靖皇帝喜欢。再加上仪表堂堂,举止儒雅,所以他的仕途升迁得很快,迅速地从侍读学士升为礼部左侍郎,进而升为礼部尚书,入内阁成为首辅。
嘉靖皇帝喜欢问道求仙,专门下令道家方士制作了一种香叶冠,赏赐群臣,要求人人必须佩戴。但夏言置若罔闻,还在背后妄议:“非人臣法服,不敢当。”
严嵩逮着机会,向嘉靖皇帝告发此事,并添油加醋地说夏言平时骄横跋扈,把持朝政。加上夏言居首辅之位时,年事已高,处理朝政屡有差错。于是,嘉靖皇帝下诏罢免了夏言的官职,让其回乡养老。
由此,严嵩成为内阁首辅。但他在位时,伙同其子严世蕃结党营私,排挤他人。嘉靖皇帝认为严嵩权力过大,需要节制。于是在四年后,又将夏言官复原职,仍为首辅,严嵩协助。
严嵩到手的首辅就这样硬生生地被夏言夺走,他对夏言的恨达到了顶点。
严嵩害死夏言的直接导火索是“复河套”事件。
嘉靖二十五年,陕西三边总督曾铣上书朝廷,建议收复河套地区。夏言认为曾铣的建议可行,极力劝说嘉靖皇帝出兵。嘉靖皇帝也认为河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于是下旨朝廷作好收复河套的各种准备。
严嵩表面上极力赞成,暗地里却和儿子密谋,想利用这件事把夏言扳倒。
严嵩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严嵩收买了嘉靖皇帝身边的宦官,在朝廷商议收复河套事宜时,大量地把一些灾荒、叛乱和边境战败的奏章呈送嘉靖皇帝,动摇嘉靖皇帝对收复河套的决心。
其次,他利用嘉靖皇帝笃信道教的心理,撺掇道教方士上奏嘉靖皇帝,说天象显示,此时收复河套是不明智的,河套不可能被收复等言论。
此时,恰逢蒙古部落俺答率兵侵扰边境,抢夺财物,屠杀边民,让嘉靖皇帝大为恼火。
于是嘉靖皇帝改变了立场,不再坚持收复河套,反而提出诸多质疑,“不知出师果有名否?及兵果有余力,食果有余积,预见成功可必否?”
严嵩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立即上书嘉靖皇帝,弹劾曾铣谎报军情、好大喜功,并勾结夏言,不顾朝廷现状,为了自身功名而妄生战事。
夏言得信后,再次上书嘉靖皇帝,劝他坚持初衷。只要准备充分,一定能收复河套,并暗讽嘉靖皇帝言而无信。
嘉靖皇帝大怒,下令逮捕曾铣,革除夏言所有官职,遣回老家。
夏言至此已经一败涂地,但严嵩吸取了前车之鉴,他想置夏言于死地。
于是,严嵩收买了一个名叫仇鸾的将领,诬告曾铣贪污军饷,贿赂夏言,两人沆瀣一气,内外勾结。
嘉靖皇帝大怒,大权在握的首辅和重兵在手的大将勾结,意欲何为?于是,嘉靖皇帝将曾铣问斩。
曾铣被杀时,夏言正在返乡的路上,知道自己死期已近,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唉,我必死唉!”
嘉靖皇帝派人在夏言返乡途中逮捕了他,不久后将夏言斩首,死时年六十七岁。其妻子流放广西,在朝为官的家人都被削职,贬为平民。
就这样,刚正不阿的夏言死在了阴险狡诈的奸臣严嵩手中,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在隆庆时期,夏言被穆宗平反昭雪,恢复其官爵,并追谥文愍。而严嵩却被《明史》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相关参考
夏言生于明朝成化十八年,卒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夏言为官正直,受到明世宗的重用,官拜宰相一职。后来,遭遇奸臣严嵩的陷害,最终被在大街被斩首示众。夏言在朝中很受明世宗的重用,明世
历史人物 明朝唯一一个生前被授予上柱国的人 惨死于严嵩污蔑的清官夏言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汉族,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夏言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为人十分正直。明世宗继位初期,夏言抓住机会敢于直言,像世宗陈列了
徐霈个人资料 徐霈(约1511—1600),字孔霖,号东溪,江山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先后任两湖监察御史、京都给事中御史。二十七年,内阁首辅夏言与陕西三边总督曾铣受严嵩陷害,先后被斩
徐霈个人资料 徐霈(约1511—1600),字孔霖,号东溪,江山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先后任两湖监察御史、京都给事中御史。二十七年,内阁首辅夏言与陕西三边总督曾铣受严嵩陷害,先后被斩
...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都是坏蛋,坏蛋也很聪明,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长相不怎么的,不仅体格肥胖,而且是个独眼龙。不过...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
大小丞相专朝权夏言死后,严嵩进为首辅,前后掌权20年,成为明朝第一权相。严嵩吸取了夏言的教训,在朝一直很小心,他日夜在西苑值班,显得十分勤勉。世宗刚愎自用,严嵩便从不批其逆鳞,若要救某人,他往往先顺着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严嵩之子严世蕃伏诛,黜严嵩及其孙皆为民。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严阁老就此倒台。严嵩作为嘉靖朝揽权最久的内阁辅臣,前后居次辅6年,首辅15年,把持内阁共达21年之久。严嵩像当时的嘉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严嵩之子严世蕃伏诛,黜严嵩及其孙皆为民。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严阁老就此倒台。严嵩作为嘉靖朝揽权最久的内阁辅臣,前后居次辅6年,首辅15年,把持内阁共达21年之久。严嵩像当时的嘉
>打严嵩画本 严嵩于嘉靖二十年八月八日为相,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去位,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过恶如下:其一,信用心腹赵文华,使东南倭患愈演愈烈;其二,清除异已,继杀曾铣、夏言之后,又在嘉靖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