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和珅并非因贪而亡某种政治需要更可怕
Posted 天下
篇首语:梦想不大, 道路很长,开始了就别停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和珅并非因贪而亡某种政治需要更可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和珅并非因贪而亡某种政治需要更可怕
和珅并非因贪而亡某种政治需要更可怕
乾隆年代的显赫人物和坤已经被当代影视搞成一个简单符号,成为“因贪而亡”的蠢货。从刘罗锅到纪晓岚,似乎“正面人物”都要跟他耍弄,方显“英雄”本色。
且不论和坤是否真比刘罗锅、纪晓岚蠢,单从“第一宠臣”到“天下第一贪”的名至实归,其“为官的本事”恐怕刘罗锅、纪晓岚望尘莫及。和坤的命运跌宕起伏,其玄机绝非一句“因贪而亡”那么简单。
这位和大人二十几岁便“在军机房行走”,可谓少年得志,直至发达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宠臣。但最后晚年却被收监下狱而自尽,落得了“天下第一贪”的臭名。
如果单就事论事,就是纯粹的因果报应、“贪者不得善终”了。然而,细细想来,却发现还是另有一番奥妙在其中的。
和坤和大人,果真是“因贪而亡”吗?
他显赫一世,为“圣主”乾隆的第一宠臣,他是在乾隆死后5天被嘉庆皇帝抄家下狱的。
笔者读过这位巨贪最后时光的诗作,一篇《悔诗》,一篇《临刑诗》。诗中哀叹“空负九重恩”、“认取香烟是后身”,四大皆空之情溢于言表。总有后人撰文,以两诗为据,称和坤醒悟得太迟了,早应悔不该贪。然而,笔者以为,和坤若真的要表达贪之悔,那么他的认知能力未免太低了。若如此,他并未真正醒来。
从历史上看,作为前朝重臣无论廉贪,其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好。若想保全性命,一要未雨绸缪,极早投入巴结新君的准备,二要无毒不丈夫,殊死一搏,篡权夺位。而和坤第一他看不起嘉庆且有表露,第二他又没有夺位的胆略,如此,新君即位树立权威,还会有他的好吗?打掉和坤,最合算的当属这位嘉庆皇帝了,既打掉了重臣树了皇威,又捞到了足够吃饱好几年的银两,还大力弘扬了一口反贪精神,可谓一举三得。
然而,乾隆时代的巨贪亡后,嘉庆时代又如何呢?一个个旧贪倒下了,无数个新贪又站起来,病人膏肓之体,岂会因摘除冰山一角而痊愈?
如果乾隆不死,和坤纵然再贪也未必会亡。可见,和坤之亡,并非因贪而亡,主要亡在易主。
封建时代,主子认定奴才最可贵的品格,不在廉与贪,而在忠与叛,贪而忠者,可留。廉而忠者,稀少,可树。最难容忍的是贪而不忠,如巨贪和坤对嘉庆皇帝一向不敬,属异己型,便顺理成章地被新君拿来祭了反贪大旗。
由“天下贪官第一”的命运,我们不妨画蛇添足,再拿“天下廉吏第一”的命运做个对比。同在清廷做官,“一代廉吏”于成龙如今也已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被家喻户晓,观者大多为于之廉称奇,而我叹为观止的却是于成龙的运气。
纵观于大人之从官生涯,为官24载,从知县累官两江总督,仕途虽有起伏;但总的说是扶摇直上,春风得意,最后还落得“天下廉吏第一”的美誉,如此廉而不误升官,善始善终,实乃亘古少见。
先就于成龙因廉升官而言,他果真单凭廉就升职的吗?书云:于成龙“洁己爱民,任事练达”,可见这于成龙不仅廉洁,而且是善于处事的。观剧中演示亦可知,于成龙之所以步步高升,都是因为遇到了好上司,而他与上司的关系也一向维护得不错,最好在他的大上司康熙皇帝是明白人,正是有所作为英明正确的年龄段,所以于成龙可算生逢其时,于成龙的幸运之处正在这里。
于成龙,他是多么地幸运啊,不用花钱就可升官,若万一遇到的上司是财迷,岂不就彻底绝了升官之路?若赶上康熙昏庸晚年,或八旗子弟声色犬马、两杆枪(一杆为烟枪)打天下时代,他于成龙即便廉得寸发不生,也断难有出头之日。况且于成龙既“任事练达”,就难免与上上下下周旋交往,这没银子的烦恼一旦久了,会不会影响同僚关系相处?而于成龙既为血肉之躯,也不可能无欲,从一个人的生理角度卜讲,谁都不情愿当苦行僧,重权在握,若不因为行事谨慎而言无欲,则近似虚伪。
自古“廉”者可为两类,一类为“装青天、装老爷”,另一类为克己奉公、知足长乐的人。某些“装青天”装到死也未必会露出真实的贪相。而知足长乐者因为没有野心,属劳模型,极易被立为榜样,但是在一向缺少有效监督的封建时代,二者往往是不成比例的。
倘若于成龙晚生一百年,成为乾隆手中一员,纵然再廉,官能大过和坤吗?所以,当“天下贪官第一”与“天下廉吏第一”的命运对照完毕后,我只有在剧外为前者的“易主”而清醒、为后者的运气而叫绝——不知历史上多少贪官“易主”而亡,又有多少廉吏能有于成龙这样的好福气,可以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照样发达……?
相关参考
影视剧里频频出现的和珅,让人们记住了乾隆眼前的这位红人,清朝的军机大臣,同时也是史上第一大贪官。那么,和的死真的是因贪而亡的吗?和的贪,不是朝夕之间,更不是不可告人,而是长此以往且甚为猖狂的。以乾隆皇
清朝比和珅还狠的贪官,因贪误国皇帝也拿他没办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历史上说贪官,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和珅,而另一个巨贪灭国之人,却一直被隐藏在历史上,他远比和珅狠千百倍,慈禧
和珅以贪而出名,和珅不仅仅贪钱也贪恋美色。和珅的身边有着九大美女,有的是名门千金,也有烟花女子,甚至是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都有!不得不让人慨叹,和珅是一个会享受的人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下面
宗教法庭时期起诉异端人士需要不断发明可怕的刑具。宗教法庭假定罪名都是真的,不会认为被告是无辜的。审讯者为了让异端人士招供,发明方便行刑的工具,那就是大字架。大字架利用压力、张力和压缩力的物理学,来阻断
乾隆不交传国玉玺,绝不是老糊涂,更不单是贪恋权力。>作为一个在政治漩涡中战斗了一生的老人,乾隆皇帝深知权力的可怕。权力会扭曲人性,即便是父子亲情。>“传位不传玺”是和珅的建议。和珅此举,明显是在保护自
纵观和珅的一生,历经坎坷,功成名就,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终却落了个身败名裂,自杀而亡。可和珅在朝为官二十多年中,深受乾隆皇帝的宠信,升官、封爵达到了五十多次,其中重要的官职就有四十七个之多。可以说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
(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
吳冠中曾說,“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當你對美毫無認知時,當你對醜毫無自知時,到底能可怕到什麼程度?最近發生的文物修復事件,告訴了我們答案。▲吳冠中畫作前兩天,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NixUx
吳冠中曾說,“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當你對美毫無認知時,當你對醜毫無自知時,到底能可怕到什麼程度?最近發生的文物修復事件,告訴了我們答案。▲吳冠中畫作前兩天,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Nix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