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嘉靖对待严嵩父子为什么是区别对待的 原因无非两点

Posted 父子

篇首语: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未来,空空的脑袋你将永远贫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嘉靖对待严嵩父子为什么是区别对待的 原因无非两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嘉靖对待严嵩父子为什么是区别对待的 原因无非两点

还不知道:嘉靖和严嵩父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严世藩是严嵩的儿子,也是朝廷命官。在严嵩担任礼部侍郎期间,严世藩进入了国子监学习,毕业后就成为了左军都督府都事。十多年后,严世藩升任了太常少卿,嘉靖晚年时期,他又担任了工部侍郎。而且严嵩晚年时期,严世藩还帮助严嵩管理朝政。

后来严嵩和严世藩都获罪了,可是嘉靖对这父子两的判罚不一样,嘉靖杀了严世藩,而对严嵩只是削官。为什么嘉靖要区别对待这父子俩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严世藩贪赃枉法,罪不容赦

严世藩是因为他父亲严嵩的推荐才进入仕途。后来严嵩年老了,想提拔严世藩成为工部侍郎,来协助自己掌权。

可是严世藩接管事务后,开始收受贿赂,官员们要给严世藩送钱,才能够得到升迁。严世藩利用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几乎富可敌国了。

严嵩知道后,觉得要大祸临头了,但严世藩却不以为然,继续敛财,最后居然要从皇子身上要钱。

比如,裕王(后来的明穆宗)不受嘉靖喜欢,按规定要给裕王岁赐(皇帝赏赐给自己子女,后妃等物品或钱财),但户部没有接到严世藩的命令,结果三年都没有给裕王发放岁赐。

裕王只好贿赂严世藩,给他了1500两银子,严世藩这才让户部给他发放了岁赐。严世藩还因此夸耀说,皇子都要给他送钱,谁还敢不给他送钱呢?

严世藩胆大妄为,贪赃枉法,连皇帝的儿子,他都敢索要贿赂,这就给自己埋下了祸根。试想想,即使嘉靖不杀他,裕王登基后也是会除掉他的。

严世藩仗着父亲严嵩的势力,胡作非为,以为天下都是他们自己家的,肆无忌惮,皇帝自然会觉得他有图谋不轨的想法。

与此同时,徐阶正想弹劾严世藩,列出了三大罪状。其一,严世藩与罗文龙关系很好,而罗文龙与倭寇有来往,因此严世藩有里通外国的嫌疑。

其二,严世藩还拥有私人武装,这就符合图谋造反的罪行。其三,严世藩在有王气的土地上盖房子,这是犯上的行为。

嘉靖最讨厌犯上和通倭寇的人,于是同意了徐阶的说法,给严世藩定了死罪。

2.嘉靖的用意

嘉靖对严嵩的罪行其实是很清楚的,那么嘉靖为什么不治他的罪呢?因为嘉靖信道教,很需要青词,而严嵩会写青词,其他人又不会,所以嘉靖在这方面只能依赖严嵩。

如果治了严嵩的罪,那么嘉靖就缺一个写青词的帮手,所以嘉靖只能对严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嵩也很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知道专权和排除异己的行为,并不会惹怒嘉靖,只要自己能满足嘉靖的需要就不会出事。

从这一点来看,严嵩是了解嘉靖的,因此他能保命。而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却不如父亲聪明,他依仗权势贪赃枉法,勾结外敌,这些是嘉靖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嘉靖杀了严世藩。

嘉靖为什么等到严嵩老了才动手呢?因为,嘉靖知道严嵩身体状况下降了,不能再给自己写青词了,而且严嵩毕竟做了违法的事,嘉靖也有除掉严嵩的心。

那怎么除掉严嵩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他的儿子,嘉靖再以连坐之罪削了严嵩的官。

嘉靖既然杀了严世藩为什么不杀严嵩呢?因为嘉靖知道,严嵩的罪不至于威胁自己的统治,何况此时严嵩已老,翻不起大浪。“老来丧子”是对严嵩最好的惩罚。

自古帝王都喜欢用“杀人诛心”这一招。表面上看好像是严嵩在弄权,实际上是嘉靖利用了严嵩。从嘉靖的用意来看,嘉靖也不是善良之辈。

从严嵩父子的悲惨结局来看,说明了一个人不能作恶多端,更不能曲意迎合别人,做违背良心的事,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子不教,父之过。严世藩贪赃枉法,也是跟严嵩学的。严嵩自身不正,喜好玩弄权术,导致了上行下效的结果。而严世藩仗着有父亲庇护,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徐阶抓住了把柄,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行为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但现在有很多家长,喜好用说教的方式来教孩子,然而家长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这样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比如我家邻居,家长喜欢打麻将,但却要他的孩子在家做作业、学习。孩子心想,凭什么你可以玩,我不可以呢?于是孩子也出去玩,成绩自然不好。家长就时常批评孩子,结果孩子心中不服气,父子关系也十分紧张。

教育,一忌讳说教,二忌讳言行不一,三忌讳暴力教育。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无法教会孩子分辨是非,还会造成亲子之间很多矛盾,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叛逆行为。

家长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首先要自己先做到,否则孩子会养成恶习,三观扭曲,无法健康地成长。

严嵩严世藩的人生,证明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道理。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都说明了家教的重要性。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否则将毁掉子孙前途,遗憾终生。

参考资料:

《明史·奸臣传》

《明世宗实录》

相关参考

大明第一抗倭名将却因严嵩父子拖累而死

自明开国以来,一直存在倭患,嘉靖时期,倭患已经愈演愈烈。嘉靖二年,日本两批使臣先后来华朝贡贸易,因市舶司的太监对待不公,互争贡使资格,引发大规模的仇杀,史称"争贡之役"。此后不久,明朝罢市舶司,并...

芳官最后的结局 芳官与干娘争吵原因?晴雯等对待芳官和小红区别原因?

  芳官是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家为了以备元妃贾元春省亲需要,而买回来的优伶。她原姓花,为姑苏人氏,买来后住在梨香院中,学习唱戏,与同被买来的藕官、蕊官、葵官、豆官等人并列为《红楼梦》中的十

严嵩父子狼狈为奸,为什么嘉靖皇帝只处死严世蕃却不杀严嵩

说起严嵩、严世蕃父子,应该是整个明朝最著名的大臣「”之二”了。在京剧、豫剧以及各种其他传统地方戏曲中,这对父子的形象就是祸国殃民、贪得无厌、残害忠良的大奸大恶的形象。而这对父子是戏曲舞台上的「”白鼻头

揭秘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的?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

揭秘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的?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

蒋介石为何对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区别对待”?

同是蒋介石眼中的罪犯,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结局却不同。张学良先是被南京军事法庭判为10年徒刑,后改为终身监禁。但在监禁地却能享受超乎一般的优待,他的两个夫人先后亲密陪伴,各类服务人员像伺候在任的高官一样,

蒋介石为何对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区别对待”?

同是蒋介石眼中的罪犯,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结局却不同。张学良先是被南京军事法庭判为10年徒刑,后改为终身监禁。但在监禁地却能享受超乎一般的优待,他的两个夫人先后亲密陪伴,各类服务人员像伺候在任的高官一样,

吕雉为何残忍的对待戚夫人?原因令人唏嘘

古代封建社会,人们“谈刑色变”,若论起酷刑,非凌迟莫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凌迟还要残忍的是人彘。彘就是猪,人彘就是把人变成猪一样的动物。“人彘”这一独特的刑罚,是历史上吕后迫害戚夫人所特意发明的一种

吕雉为何残忍的对待戚夫人?原因令人唏嘘

古代封建社会,人们“谈刑色变”,若论起酷刑,非凌迟莫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凌迟还要残忍的是人彘。彘就是猪,人彘就是把人变成猪一样的动物。“人彘”这一独特的刑罚,是历史上吕后迫害戚夫人所特意发明的一种

新皇是如何对待他的漂亮后妈们的 老皇帝死后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包括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