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经两朝,曾辅佐隋唐三位太子

Posted 太子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经两朝,曾辅佐隋唐三位太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经两朝,曾辅佐隋唐三位太子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578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手握大权,因忌惮宇文宪名望过重,遂杀了自己的叔叔宇文宪。宇文宪的尸体被放在一辆毫无遮盖的车子上,他的僚属几乎都跑光了了,只剩下一个品级不高的参军给他处理丧葬后,扶棺痛哭而去。

三年以后,宇文赟的老丈人推翻北周,做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对的没错,他就是杨坚。

那个在宇文赟逼迫下死也不肯捏造宇文宪罪状的小官,这时候当了东宫洗马,辅佐太子杨勇。

某日,杨勇宴请东宫官吏,有个叫唐令则的弹起琵琶助兴,又唱起时下流行的艳曲。东宫洗马生气地说:“唐令则你是左庶子,不顾身份职责,把自己等同倡优,拿这些靡靡之音来蛊惑太子,如果陛下知道了,不是连累了太子吗?”于是要求给唐令则治罪。

杨勇正在酒酣耳热呢,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我就想找找乐子,你也太煞风景了。”

没多久出了废立的事,隋文帝也很不高兴,严厉斥责东宫的官吏,大家都被骂得不敢作声。

东宫洗马梗着脖子说,陛下一直以来都没有好好管教太子,所以才成了现在这样。太子天赋平常,好与不好就看身边教导他的是贤明的人,还是品行不端的家伙罢了。这些人只知道歌舞奉承讨他欢心,还要他怎样呢。

文帝怒了,说让你做洗马辅佐太子,难道也是我没选对人?

洗马不肯退让:“在东宫,我说了不算啊!”

于是文帝认错,升他当了尚书右丞。

当时杨素等权臣用事,怎么看这个尚书右丞怎么不顺眼。恰好军队要攻打林邑,就找了个理由让他去当行军司马。带兵的将领领会了杨素的意思,于是各种陷害,差点儿把他整死。后来又弹劾他擅离职守。幸好遇到赦免,他就隐居了起来。

到了炀帝末年,乱兵四起,这个隐居者被何潘仁的叛军抓住,只好当了何家军的长史。

后来他投奔李渊,专管选拔人才。等到大事定了,又让他做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话说回来,太子李建成最初还是个明白人,待他不错,盛赞他的才能,并且时常有赏赐。只是后来,李建成逐渐亲近小人,猜忌朝廷,听不进去劝谏的话。

詹事决定辞职,皇帝责备他说,做朝廷的尚书还不如做叛贼的长史吗?

詹事叹着气说,何潘仁虽然喜欢杀人,但是我劝一劝他就不杀了,这个长史我当得问心无愧;您因为功业而骄傲,我说的话像是水泼在石头上,您听不进去。再说了,太子也不愿意听我的劝谏啊。

李渊有点惭愧,没有让他辞官,又给他加了太子少保的衔。

只是太子依然我行我素。詹事心灰意冷,坚决要求不干了。皇帝只得给他减减负,免去了礼部尚书的官职。

后来也没过多久时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太子成了隐太子。

贞观四年,这个人年纪已经很老了,仍然被加封为太子少师。这回的太子是李承乾,这名字包含了皇帝所有的期望。

因为腿脚的毛病,皇帝特许他出入宫门使用步舆,太子见到他都会恭敬行礼。每次太子处理政务,他都与房玄龄、王珪一起在场。到第二年他病逝,谥号为“贞”,李承乾亲自为他立碑。

当初宇文宪的女儿孀居无所依靠,他一直尽力周济、帮助她。他去世的时候,她披发痛哭,如同亲丧。

他的孙子李安仁是高宗时候太子李忠的僚属,李忠被废,身边的人也走得干净,只有李安仁哭泣着拜别。

他的另一个孙子李安静,因为不肯屈从武后的意志,而被诬陷致死。

这个人就是李纲。历侍二朝三位太子,二死一废,不过,称他为太子杀手实在很冤枉,只不过是他没遇到对的人就是了。

就算是伊尹,也没能在一开始就把太甲教育成一个合格的皇帝不是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跨越隋唐两朝后宫的萧皇后

隋文帝历史上迷倒君主的美艳女人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九五至尊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萧皇后在做皇后之前的身份是公主,她的父

历史人物 羊献容千古奇后,19年间五废六立,两朝为后

千古奇后羊献容:19年间五废六立,两朝为后,女儿却沦为奴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三国时期的混乱大家也都有些了解,最后历经了三位枭雄的战斗,却让司马家的人夺了政权。经过了司马家两代人

唐初贞观名臣高士廉:曾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辅政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

唐初贞观名臣高士廉:曾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辅政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

历史军事 隋唐两朝为何要相继征讨高句丽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初建时期,外交上的一次幼稚之举,拿无数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意气用事,帮穷兵黩武的北朝鲜与国际社会公开全面对抗(那时比我们强大许多的苏联袖手旁观,斯大林躲身幕后)。更为追悔

历史军事 隋唐两朝为何要相继征讨高句丽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初建时期,外交上的一次幼稚之举,拿无数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意气用事,帮穷兵黩武的北朝鲜与国际社会公开全面对抗(那时比我们强大许多的苏联袖手旁观,斯大林躲身幕后)。更为追悔

历史秘闻 高丽是什么国家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隋唐两朝和高句丽的战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隋唐两朝历史中,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王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偏居辽东塞外,却与隋唐两朝都爆发大规模战争,从公元612年隋炀第一次出兵高丽

明朝一大臣,先后辅佐5位皇帝,深得百姓爱戴,辞官后回家种地

在古代,如果大臣先后历经三位皇帝的话,就会被称赞为三朝元老,同僚和皇帝都会对他非常尊重。而明朝时期,曾有一位非常牛掰的大臣,虽然只活了63岁,却先后辅佐过5位皇帝,为官清正廉洁,深得皇帝器重,百姓对他

历史人物 李泌的故事 怎么评价李泌

李泌曾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辅佐德宗,却屡遭陷害排挤,仕途坎坷,一生历经四朝,于公元789年逝世,时年68岁,追赠太子太傅。李泌的故事据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甘泽谣》及杂剧《芋佛》记载,李泌避隐时期,

历史秘闻 明朝一大臣,先后辅佐5位皇帝,深得百姓爱戴,辞官后回家种地

在古代,如果大臣先后历经三位皇帝的话,就会被称赞为三朝元老,同僚和皇帝都会对他非常尊重。而明朝时期,曾有一位非常牛掰的大臣,虽然只活了63岁,却先后辅佐过5位皇帝,为官清正廉洁,深得皇帝器重,百姓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