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蒋介石谋士陈布雷为什么自杀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蒋介石谋士陈布雷为什么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蒋介石谋士陈布雷为什么自杀
蒋介石谋士陈布雷是民国史上一个极具个性、神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是踩在中国历史转折点上的秘书。作为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为什么要在抗战胜利后自杀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陈布雷的生平简介来全面认识一下陈布雷。
陈布雷生平简介
陈布雷(1890年-1948年),本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人。因才华出众,陈布雷年轻时,以“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的如椽之笔,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年后步入政坛,抗战时期,陈布雷写出了多篇激扬民族志气的不朽文章,是蒋介石的“文胆”和谋士,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但是,抗战胜利,内战爆发,他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不堪忧伤不已,悲愤交加,只能走向悲剧的结局。如今,他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
人物履历:
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07年入浙江高等学堂就学(浙江大学前身),1911年毕业,同年任上海《天铎报》记者,以“布雷”笔名写作评论。陈布雷才华出众,勤勉敬业,很快成为上海报界的著名记者。同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他写的《谈鄂》十论,按日刊布,响应革命。1912年,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后为《国闻周刊》主要撰稿人。
1927年加入国民党,4月出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5月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1928年,陈布雷辞去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职,赴上海任《时事周报》总主笔,创办《新生命月刊》。1929年8月至1934年4月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34年5月任国民党军委会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1936年至1945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中央宣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委员。1946年任国府委员。1947年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代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陈布雷自杀及自杀原因
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自杀身亡,终年58岁。陈布雷去世后,蒋介石追授陈布雷“当代完人”的称号。多年来,关于他自杀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国民党官方说他是“感激轻生,以死报国”;有人说他是为垂死的蒋政权“殉葬”;也有人说他是“以死明志”或是“死谏”。那么陈布雷究竟是为什么自杀呢?
陈布雷的死因非常复杂。综观陈布雷的一生,他的舍生弃世可以说是他几十年人生道路走到尽头的必然结果。作为矛盾的人物,陈布雷热爱报业、想当记者,却身不由己做了高官;他位居党国中枢,大权在握,却鄙薄政治,不让儿女从政,他的子女中没有一个国民党员。
陈布雷从小在封建思想熏陶下成长,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根深蒂固,并将为国出力与效忠领袖混同一事。再者,因其淡泊名利,不介入派系,深受蒋介石的信任与尊重,这让陈布雷对蒋介石感激涕零,更将“知遇之恩”铭记不忘。
陈布雷与友人合影
抗战胜利,内战爆发,他察觉国民党的政治黑暗、官吏腐败、经济凋敝、丧失民心,眼看着他心目中原来的“抗日领袖”、“民族英雄”成了众矢之的,被作为“人民公敌”陷于全民的包围中。面对现实他感到绝望,再加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即“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这些只能让他走向悲剧的结局。
相关参考
大家肯定都知道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那篇著名的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不过,这篇宣言可不是蒋介石自己写的,真正的作者是陈布雷。陈布雷的身份
陈布雷与秦孝仪年龄相差三十一岁,属于两代人,分别承担了大陆时期与台湾时期的「第一文胆」之重责,两人都有「国民党的第一支笔」之誉。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自杀身亡,终年五十九岁。> 的笔底功
原题:此人被称为第一谋士 但老蒋刻意淡化了他的功绩大家都知道,蒋介石身边有很多著名的谋士,像陈布雷、张群、杨永泰等等,为蒋介石吞并各路军阀,做出了前线将士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实,蒋介石还有一个
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因谏言休战议和而被蒋掌掴,自杀前他向周恩来 ”托孤”
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心腹。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位备受
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因谏言休战议和而被蒋掌掴,自杀前他向周恩来 ”托孤”
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心腹。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位备受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解放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蒋介石闻讯后火冒三丈。次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自杀身亡,并留下遗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解放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蒋介石闻讯后火冒三丈。次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自杀身亡,并留下遗
陈布雷,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浙江慈溪西乡宫桥(今属余姚)人,1890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生。先世务农,祖父陈克介以经营茶业往来于赣浙间,置有田产。父亲陈依仁继承祖业,生有子
原标题:签名照,蒋介石的多功能秘密武器1926年北伐战争之前,随着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蒋介石踌躇满志。为了早日完成自己的宏图伟业,他开始大力网罗天下名士。因赏识陈布雷的胆识和才气,加之又是浙江同乡,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离世。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