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克林为什么降级_曾克林为什么仅是少将_曾克林出关
Posted 航空兵
篇首语: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曾克林为什么降级_曾克林为什么仅是少将_曾克林出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曾克林为什么降级_曾克林为什么仅是少将_曾克林出关
中文名:曾克林
国 籍:中国
出生地:江西省兴国县
出生日期:1913
逝世日期:2007
职 业:原全国政协委员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组建空军第一个航空兵混成旅
代表作品:《戒马生涯的回忆》,《曾克林将军自述》
主要成就:组建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
政治信仰:共产主义
曾克林——开国少将
曾克林(1913~2007)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村乡齐心村人,原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大军区副职待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方面军连指导员。
1934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后在第二十八军任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
1941年率军分区第十二团攻克宽城、喜峰口,打通五龙山到滦河的交通要道,开辟了都山到滦河间抗日游击区。
1942年曾克林兼任军分区十二团团长。
1945年1月,曾克林被任命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十六地分委(凌青绥工委撤销后组建的党政军统一领导的机构)书记。
1946年9月17日,曾克林亲率十七旅和十六旅强攻乃林镇国民党守敌暂十八师一、二团,歼敌650余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克林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顾问、海军航空兵司令员。
1952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历任海军航空部副司令员兼师长、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7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相关参考
华莱士采访曾问克林顿“你是流氓吗?” 2月7日,前往索契出席冬奥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谢尔盖·布里廖夫的专访。习近平在专访中
华莱士采访曾问克林顿“你是流氓吗?” 2月7日,前往索契出席冬奥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谢尔盖·布里廖夫的专访。习近平在专访中
国外名人传 富兰克林人物生平简介,富兰克林怎么死的,富兰克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科学家。他对美国独立战争和科学事业都曾作出过重要贡献。富兰克林1706年1月17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5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度以后,解放军中有叔侄二人同为将军的,也有一家中同时出现几个将军的将军世家,但是,三兄弟同时为少将的情况在解放军中却是独一份,这三位就是戴克林、戴克明和程启文。
历史人物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生平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事迹
姓名:本杰明·富兰克林别名:班哲明·富兰克林国籍:美国宗教信仰:自然神论www.cha138.com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历史人物 克林顿简介 克林顿是怎么当上总统的 克林顿的政治生涯
中文名:比尔·克林顿 外文名:BillClinton 别名:WilliamJeffersonBlytheIII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阿肯色斯州 出生日期:1946年8月19日 职业
徐国夫是东北野战军3纵9师首任师长。9师原为山东军区由地方部队编成的独立旅,进入东北后,与曾克林部合编为9师。部队中山东参军老成分占10%,东北参军及俘虏各占45%。“该部队原系山东地方武装的基础,作
说起富兰克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因为美元上的那张头像就是富兰克林。那么富兰克林到底做了什么才能让自己的头像印在美元上呢?这里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富兰克林,并不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元上
说起富兰克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因为美元上的那张头像就是富兰克林。那么富兰克林到底做了什么才能让自己的头像印在美元上呢?这里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富兰克林,并不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元上
富兰克林简介 富兰克林(1706——1790) 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