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姊小路开局_姊小路永德_姊小路赖纲

Posted 小路

篇首语:知识的奇特就在于:谁真心渴求它,谁就往往能够得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姊小路开局_姊小路永德_姊小路赖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姊小路开局_姊小路永德_姊小路赖纲

中文名:姊小路

外文名:あねこうじ/あねがこうじ

国 籍:日本

民 族:大和

出生日期:1795年

逝世日期:1880年

职 业:上臈御年寄

姊小路——大奥总取缔

  姊小路,生于宽政七年,卒于明治十三年,是幕末大奥中的上臈御年寄。本名いよ或伊与子,父亲是桥本实诚、兄长是桥本实久。也就是说,出身桥本家的姊小路姐妹其实是后来嫁给了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的和宫亲子内亲王的姑祖母。学界对于姊小路这位公家女子的评价向来不算好,作为第12代将军家庆时代大奥中的第一人,姊小路被认为是一个人品恶劣的女人。她善于策划针对政敌的各种阴谋,还阻碍了天保改革。总的来说,是一个相当少见的坏女人。在第11代将军家齐与第12代将军家庆的治世时期,姊小路君临大奥,对当时的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直接导致了日后幕府财政上的崩坏。

  最初,姊小路是在文化一年(1804年)与妹妹唐桥一道,作为家庆的正室乐宫乔子女王身边的小上臈(身份略低于上臈御年寄、但高于御年寄的高级女中,类似于“实习上臈御年寄”的身份),陪同著女王一起进入西之丸大奥的。随后,当第11代将军家齐的女儿和姬被许配给毛利齐广之后,姊小路作为和姬身边的大上臈,陪同和姬迁入了毛利家在江户的宅邸。直到天保三年(1833年)和姬去世,姊小路才又回到了大奥。之后,到了天保七年(1837年),姊小路升任上臈御年寄。

  应该说,幕末大奥内部对于一桥派的厌恶感,其实是出于对水户德川家的厌恶。这种厌恶感最初就是从姊小路身上开始的。而姊小路之所以会憎恨水户德川家,其原因却出在她的妹妹唐桥身上。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姊小路的妹妹唐桥是谁

生卒年代不详,是江户幕府的上臈年寄。本名桥本理子。于文化一年(1804年)与姐姐姊小路一起随着乐宫乔子女王一起进入了西之丸大奥。不久之后,唐桥转而成为当时的将军德川家齐的御台所近卫寔子(出身岛津家,为

历史人物 洪宣娇(天王姊,西王娘)个人资料,洪宣娇(天王姊,西王娘)个人资料

 姓名洪宣娇别名天王姊、西王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职业农民起义领袖人物之一主要成就参与创建太平天国“洪宣娇者,军中称萧王娘,天王姊,西王

历史人物 杨过的后人是谁,黄衫女子杨姊姊疑似杨过四世孙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杨过的后人是谁,黄衫女子杨姊姊疑似杨过四世孙”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著名的射雕三部曲。虽然《倚天屠龙记》看似和前两部没多大的联系,

最著名皇帝姊弟恋 轻熟女是青少年杀手无疑

明朝第8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姊弟恋」,而且这个贵妃足足大了皇帝19岁,这是怎么一回事?万贞儿本来是宪宗祖母孙太后的贴身女婢,后来专门服侍年幼的太子朱见深,其实就是带着小朋友玩。现踪在

历史秘闻 最著名皇帝姊弟恋 轻熟女是青少年杀手无疑

明朝第8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姊弟恋」,而且这个贵妃足足大了皇帝19岁,这是怎么一回事?万贞儿本来是宪宗祖母孙太后的贴身女婢,后来专门服侍年幼的太子朱见深,其实就是带着小朋友玩。现踪在

历史人物 汉景帝之女汉武帝同胞长姊平阳公主简介

汉代人物本名:刘氏字号:阳信公主,平阳公主所处时期:西汉民族族群:汉族诞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职业:公主平阳公仆人生平生初嫁曹寿汉代时一样平常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称谓公主,而平阳公主的食邑是阳

军事谋略 朝鲜战争演义

朝鲜战争演义(王志俊著)★二战结束时,苏美划定三八线。它穿过朝鲜国土300余公里,截断3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了高高的山脉,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小路,15条道际全天候公里,

天德王还是忽悠王

大桐伏击战后,杨秀清避实就虚,指挥太平军不去打扰昭平和平乐,改走小路,过牛角瑶山,陈兵荔浦,迅即从小路绕过荔浦,北上马岭,向北直逼广西省城桂林。杨秀清重创清军,顺利实现突围,跳出外线,威胁省城,害苦了

女性版的吕不韦

  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口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阳公主曰:“用无子故废耳。”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  ——《史记·外戚世家

100年前的生活日常 圖7最易引起人的共鳴 圖8是罕見的趕考照片

鄉間小路現在我們的鄉間小路都硬化了,但小時候的鄉間小路跟照片上並無太大分別。生煤爐市場雜貨店門口的裹腳女人們擡轎子香客鄉下的老祖母無論在何時何地,故鄉親人的期盼永遠都是人們心中最難以釋懷的牽掛。趕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