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卫觊简介_卫觊怎么读_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Posted 君主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卫觊简介_卫觊怎么读_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卫觊简介_卫觊怎么读_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本 名:卫觊
拼音:[wèi jì]
字 号:字伯觎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
主要作品:《魏官仪》《孝经图》
主要成就:坐镇关中,让百姓恢复生产;主持制定魏朝的典礼制度
官 职:尚书
爵 位:閺乡侯(《晋书》作阌乡侯)
谥 号:敬
卫觊–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属吏、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但此时荆州牧刘表答称支持袁绍,而关中诸将亦保持中立,坐观成败。曹操因益州牧刘璋与刘表有嫌隙,命卫觊为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以避免刘表出兵扰乱后方;但当卫觊经过长安时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唯有留在关中。
当时北方稍定,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民都回到故乡,关中诸将就引他们为部曲增强自己力量,卫觊就写信给荀彧说:“关中县是个丰腴富饶之地,前些时候因兵荒马乱,百姓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万余户。听说老家已经安定下来,这些人都盼望着早日返回家乡。可是回来的人却找不到活儿干,各路将领便竞相招纳他们做为自己的私兵。因为各郡县的力量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所以各路将领的势力就逐渐强大起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后患。盐,是国家的宝物,自战乱以来未加管理,发放散乱。如今应该像从前那样设专人监卖,再拿赚到的钱买些米,如果有归来的百姓,就把米供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关中重新富裕起来。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也一定会日夜兼程,争先恐后竞相回赶。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做为主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可是强本弱敌的好事啊!”荀彧把卫觊的建议报告给曹操。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派谒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管治弘农。 等到关中各地照此执行以后,曹操就把卫觊召了回来,提拔他为尚书。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建立魏国,卫觊任侍中,与王粲一同主掌制度。公元220年(建安二十四年),曹丕继任魏王,卫觊任尚书,后回东汉朝廷任侍郎,准备禅让之事。曹丕同年称帝,再任尚书,封阳吉亭侯。公元226年(黄初七年),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閺乡侯(《晋书》作阌乡侯)。卫觊向曹叡进言说:“九章刑律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判断刑罚的标准、概念很细致,不容易把握。因此主管一方的官员,都应明晓法律。刑法,乃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一项制度,但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执掌刑法的官员,乃是掌握老百姓生死衰荣的重要人物,但他们被授予的官职往往很低下。国家政治的弊端,未必不是由此产生。故请您下令设置刑律博士,让他们向有关的官员教授刑律方面的知识。”这件事不久就正式实施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还要没完没了地服劳役。卫觊就上疏给明帝说:“要想让一个人改变性情,是很难强迫办到的。为臣的能给君主提意见已经很不容易了,做君主的要能接受意见就更难了。况且人们追求的是富贵显荣,厌恶的是贫贱死亡,但是这四种境况,都是由君掌握控制的。君主喜欢谁谁就飞黄腾达,君主厌恶谁谁就会贫贱死亡;喜欢来自顺从君主的旨意,厌恶来自违背君主的意志。因此做臣子的都争着顺君旨而避免逆君意,除了那些肯于破家为国、杀身成君的忠臣良将,谁敢顶撞君主,触犯忌讳,提意见建议,阐一家之言呢?请陛下悉心观察,那么我说的这种情况您就不难看出。如今发议论的大都爱说悦耳的话,他们说起政治教化来,就把陛下比作尧舜;说起征战杀敌,就把孙刘比作豸里鼠。臣认为这样无济于国于君。想当初汉文帝时,诸侯强大,贾谊尚且恐惧得气喘吁吁,认为到了危急关头,何况现在天下三分,群臣尽力,各事其主。那些来归降的,也不愿意说是舍邪就正,都自称是迫于急困。这种状况,和当初六国分治,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啊!当今千里之内少见人烟,百姓饥寒交迫,穷困潦倒,陛下要是再不留意,国家就会凋敝败落,一蹶而不可复振。礼规定,天子所用的器具一定要有金玉的装饰,饮食的菜肴一定要有八珍等佳味。遇到荒年和战乱,就应减去佳肴和装饰。但是奢俭的程度,一定要看社会是丰饶还是贫困。武皇帝在世的时候,后宫里吃饭时只能有一种带肉的菜,衣服不用锦绣,褥垫不加花边,器物不涂丹漆,因此能够平定天下,造福子孙。这些都是陛下亲眼见过的啊。当前应该做的事,就是君臣上下,一起筹谋划策,统计核查国库里的物资,量入为出。深刻考虑勾践生聚百姓的办法,犹恐不及,何况尚方(主造皇室所用刀剑及玩赏器物的官署)所造的金银器物,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工人们不停地劳作,奢糜的风气与日俱增,国库里的财富一天天枯竭。从前汉武帝相信并寻求神仙之道,说是服食天上降下的甘露就能长生不老,因此就树立承露盘承接甘露。陛下通达圣明,每每嘲笑这事做得没有道理。汉武帝有求于甘露,尚且被人指责不该树立承露盘,陛下不求甘露却空设承露盘,不能增添好处反而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您实在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以深谋远虑。”卫觊经历过汉魏两朝,时常向皇帝进献忠言,如上书建议设立法律博士教授法律,让各官员都清楚法律,按律执法;又曾因百姓徭役频繁而要求曹叡少建宫室。
卫觊曾受命主管国史资料及撰述工作。还写成了《魏官仪》,总共撰写了几十篇文章。他还喜好古文,鸟篆、隶草,样样都很精通。建安末年的尚书右丞河南潘勖,文帝时的散骑常使河内王象,也和卫觊一同以文章显扬一时。卫觊死后,谥号敬侯。其子卫瓘继承了爵位。
相关参考
卫觊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著有《魏官仪》《孝经图》等作品。他坐镇关中、让百姓恢复生产,主持制定魏朝的典礼制度,对曹魏政治做出了贡献。卫觊>卫觊生平事迹>卫觊(155—229年),
三国人物中文名:卫觊别号:伯觎国籍:东汉→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河东安邑出生日期:公元155年死日期:公元229年职业: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主要造诣:坐镇关中,让庶民规复生产掌管制订魏朝的仪式轨制代
历史人物 刘晔简介_刘晔为什么不在蜀国_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中文名:刘晔别名:子扬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淮南成德职业:谋士、官员主要成就:曹氏三代元老,多次提出优秀的战略建议官职:太中大夫、大鸿胪封爵:东亭侯谥号:景侯刘晔–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刘晔
历史人物 韦曜简介_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韦曜_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_韦曜传
中文名:韦曜别名:韦昭国籍:中国(东吴)民族:汉族出生地: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职业:史学家、官员主要成就:参与主持编撰《吴书》爵位:高陵亭侯官至:中书仆射、侍中、左国史儿子:韦隆字号:弘嗣韦曜–三国
历史人物 胡昭简介_三国时期书法家胡昭_胡昭历史评价_三国最牛山村教师胡昭曾救过司马懿
本名:胡昭字号:字孔明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颍川主要成就:著名书法家胡昭–三国时期书法家 胡昭,颍川人,开始时到冀州避乱,辞谢袁绍的任命,归回隐居故乡。曹操任司空丞相后,频频以礼征
历史人物 卢毓简介_卢毓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_卢毓画饼充饥_卢毓和刘备什么关系
本名:卢毓字号:字子家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涿郡涿县(河北涿州市)官职:司空爵位:容城侯谥号:成卢毓–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 卢毓十岁时失去父亲,当时正值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乱局,二位兄长都
历史人物 裴松之简介_裴松之南朝宋著名史学家_裴松之注三国志_裴松之是谁
中文名:裴松之别名:裴世期国籍:南朝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职业:史学家主要成就:为《三国志》做注代表作品:《三国志注》朝代:南朝宋裴松之–南朝宋著名史学家 裴松之为士族官僚家庭出
历史人物 来敏简介_三国时期蜀汉官员_三国时期寿命最长的_来敏一生多少岁
中文名:来敏字:敬达籍贯:荆州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官至:执慎将军父亲:来艳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东汉末年,因遭逢董卓大乱,来敏跟随姐姐来氏投奔到荆州,来氏的丈夫、来敏的姐夫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
历史人物 刘放简介_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刘放_三国志·刘放传_刘放,字子弃
中文名:刘放别名:子弃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涿郡方城(今河北固安)职业:大臣主要成就:与孙资掌机要达三十年余年官职:骠骑将军、中书监封爵:方城侯谥号:敬侯刘放–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 刘放是汉广阳
历史人物 宗预简介_宗预诸葛亮_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_三国志·宗预传
本名:宗预字号:字德艳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阳安众(今河南省南阳市)主要成就:出使孙吴,驻督永安官职:镇军大将军、兖州刺史爵位:关内侯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建安十九年(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