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洎简介_轶事典故_刘洎,字思道_刘洎是冤死的吗

Posted 太子

篇首语: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不成功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洎简介_轶事典故_刘洎,字思道_刘洎是冤死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洎简介_轶事典故_刘洎,字思道_刘洎是冤死的吗

本 名:刘洎

字 号:字思道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荆州江陵

主要作品:《刘洎集》

主要成就:数次直言进谏

刘洎–唐朝宰相

  刘洎早年曾效力于萧铣,担任黄门侍郎,后率军南攻岭表,夺取五十余座城池。武德四年(621年),萧铣败亡。刘洎此时尚在岭南,便献表归唐,被授为南康州都督府长史。

  贞观七年(633年),刘洎被拜为给事中,封清苑县男。贞观十一年(637年),刘洎改任治书侍御史,并针对当时尚书省政务堆积的现象,进言道:“如今功臣国戚占据要位,才能不能胜职,又凭借功勋权势相互倾轧,在职官员不能坚持公道,虽然也想奋发自强,却怕受到流言蜚语的诽谤。因此本该郎中裁决的事情,却要报请上级处理,各部尚书也模棱两可,不能决断。有的曲意顺从皇帝意旨而不顾实际情况,有的为避嫌避讳而不伸张正义。有的认为案子了结便万事大吉,而不深究结论是否正确;有的认为逢迎上级就是奉公,而不管他的作为是否得当。”他又以贞观初年魏征、戴胄担任尚书左右丞时百官不敢懈怠为例,建议唐太宗精心选任尚书左右丞及两司郎中,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被唐太宗任命为尚书右丞。贞观十三年(639年),刘洎改任黄门侍郎。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向褚遂良索取《起居注》。褚遂良拒绝道:“《起居注》记录君主言行,是希望君主不做非法之事,没听说过君主可以自己拿去看的!”唐太宗问道:“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也要记下来吗?”褚遂良答道:“臣职责所在,不敢不记。”这时,刘洎插言道:“即使褚遂良没有记录,天下人也会记住。”唐太宗只得作罢。

  贞观十七年(643年),刘洎被拜为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又加上护军。 四月,太子李承干被废,刘洎与岑文本支持魏王李泰,而长孙无忌则支持晋王李治。唐太宗最终立李治为皇太子。五月,刘洎进言道:“太子应当勤学好问,亲善师友。如今太子入侍宫闱,动辄十天半月,东宫辅臣很少能与太子应对答问。希望陛下能抑制对子孙的关爱,遵照规制,则是天下之幸。”唐太宗于是让刘洎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人轮流前往东宫,与太子谈论政事。贞观十八年(644年),刘洎升任侍中。当时,唐太宗要求大臣指出自己的过失。长孙无忌、李勣、杨师道等人都称:“陛下没有过失。”而刘洎则道:“近来有人上书不合陛下之意的,陛下都当面百般责备,上书者无不惭愧而退,这样做恐怕不能广开言路。”唐太宗道:“你说的很对,朕一定会改。”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命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刘洎被任命为检校民部尚书,兼任太子左庶子,与高士廉、马周一同辅佐太子。唐太宗临行前,嘱咐道:“我如今带兵远征,让你辅佐太子,国家的安危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刘洎答道:“陛下不必忧虑,大臣有罪,我当立即予以诛罚。”唐太宗认为他狂言妄语,告诫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你性情疏阔刚直,必会因此而遭祸,应当慎重行事。”

  同年十二月(646年1月),唐太宗班师,返回定州,在途中患病,刘洎与中书令马周前去探视。褚遂良传问太宗起居时,刘洎哭着道:“圣体患有痈疽,令人忧惧。”褚遂良却向唐太宗诬奏道:“刘洎曾说:‘朝延大事不足忧虑,只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辅佐年幼的太子,诛杀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不久,唐太宗病愈,并向刘洎询问此事。刘洎据实回答,而马周也为他作证,但褚遂良却坚持自己的说法。唐太宗遂赐死刘洎,让他自尽。刘洎临死时,欲要留下奏言,宪司却不肯给予纸笔。唐太宗得知后,将相关官吏尽皆下狱。显庆元年(656年),刘洎之子刘弘业上疏皇帝,为父亲伸冤,称其是被褚遂良诬陷。唐高宗询问近臣意见,给事中乐彦玮道:“如果洗雪刘洎的罪责,岂不是在说先帝滥用刑罚。”唐高宗遂将此议压下,不再提及。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下诏恢复刘洎官爵,刘洎冤案这才得以平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洎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他

刘洎刘洎出身南阳刘氏,原本效力于萧铣,曾助他五十余座城池,萧铣死后他归降唐朝,担任要职,以直谏著称。他素来与褚遂良不和,公元646年,刘洎被褚遂良诬陷而被唐太宗赐死,武则天时期才得以平反。刘洎简介>刘

被褚遂良诬陷而死? 揭秘唐朝宰相刘洎之死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

被褚遂良诬陷而死? 揭秘唐朝宰相刘洎之死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

历史人物 李世民冤死刘洎且永不平反

唐太宗冤死刘洎永不平反只因要维护朝廷正面形象>李世民时期,有个叫刘洎的大臣,曾经很受重用,后来进入决策圈,成为常委之一。他一定是欠了人很多的钱,因为一直有人盯着他找他的纰漏。李世民带兵亲征高句丽的时候

历史人物 刘洎的子女后人 刘洎的历史评价

刘洎历任给事中、尚书右丞、黄门侍郎、太子左庶子等职,封爵清苑县男,他曾支持魏王李泰,后又辅佐李治监国,数次直言进谏。刘洎著有文集十卷,于646年被唐太宗赐死,对其死因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议。刘洎的子女后人

历史人物 袁炜生平简介_《明史·袁炜传》_袁炜轶事典故_袁炜事迹

本名:袁炜字号:字懋中号元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慈溪主要作品:《袁文荣公集》主要成就:明朝宰相建极殿大学士袁炜–明朝宰相  袁炜(1507~1565年),字懋中,号元峰,浙江慈溪人

历史人物 毛玠是谁_毛玠的生平简介_毛玠的轶事典故_毛玠的历史事迹

本名:毛玠别称:毛尚书字号:字孝先所处时代;东汉末年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陈留平丘去世时间;216年主要成就:为曹操规划天下大计官职:尚书仆射毛玠——东汉末年大臣  毛玠(?-216年),字孝先,陈留

历史人物 毛伯温是谁_毛伯温有着哪些轶事典故_毛伯温生平简介

本名:毛伯温字号:字汝厉  号东塘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西吉水出生时间:公元1482年去世时间:公元1545年主要作品:《东塘诗集》等主要成就:征讨安南,稳固边防毛伯温——平定安南  

历史人物 赵俨简介_三国志赵俨_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_人物事迹及轶事典故

中文名:赵俨别名:赵伯然国籍:曹魏民族:汉族职业:将领、大臣主要成就:在新平大破羌虏魏朝开国功臣,四朝元老官位:都督护军、骠骑将军、司空封爵:关内侯,都乡侯谥号:穆侯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赵俨出生

历史人物 狄仁杰李楷固_契丹族将领李楷固生平介绍_李楷固轶事典故_李楷固人物简介

中文名:李楷固别名:武楷固国籍:大唐民族:契丹职业:左玉钤卫大将军主要成就:平定了继续反周的契丹人封爵:燕国公性别:男李楷固–契丹族将领  圣历三年六月,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