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光久是谁_李光久生平_李光久牛庄战役

Posted 湘军

篇首语:就算生活是个悲剧,也要做一个上品青花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光久是谁_李光久生平_李光久牛庄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光久是谁_李光久生平_李光久牛庄战役

本 名:李光久

字 号:字恒亨,号健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南湘乡

出生时间:1845年农历11月22日(道光二十五年)

去世时间:1900年农历11月21日

主要作品:著《誓师要言》、编《李忠武公续宾遗书》

李光久——清末抗倭名将

  人物简介

  李光久(1845—一1900年),字恒亨,号健斋,清湖南湘乡四十三都人。为湘军悍将李续宾之次子,承袭三等男爵。早年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活动,为江南候补道。1894年(光绪二十年)秋天随帮办军务、湖南巡抚抚吴大澄北上援辽抗日,驻守牛牛庄、海城之间。次年2月中旬至3旬,率老湘军五营玉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部会攻盘踞海城日军,于唐王山,亮甲山、海城西北与敌激战。3月4日敌军第二路侵占牛庄时,他率部攻入牛庄,与敌巷战,将士伤亡过半,他与魏光煮仅以身免。1899年调补苏松太道,嗣调江海关道,不久晋升浙江按察使,奉命通领浙江省马步三十六营驻防宁波,以防御意大利海军侵扰。著有《誓师要言》、编《李忠武公(续宾)遗书》。

  生平介绍

  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淮军接连失利。清政府决意起用湘军旧将参加抗敌。任命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节制关内外大军。檄李光久、陈湜、魏光焘等湘军旧将率兵出关作战。一八九五年一月,李光久率老湘军五营出山海关到达海城前线,从二月十六日起先后参加了清军第三、四、五次反攻海城的作战。二月底,正当清军集中一百余营,六万余兵力进行第五次反攻海城时,日军集中在东北战场上的第一、三、五,三个师团主力,发动了辽河冬季扫荡战。第五师团由九连城,凤凰城西进,被困在海城的第三师团也乘机突围。两军会合,于三月二日占领了鞍山站。五日,向牛庄发动进攻。时守牛庄的清军仅有魏光焘所部武威军六营,众寡悬殊。李光久闻警,急忙由海城西三台子率老湘军驰援。“土卒疾行二十余里,至牛庄,未及造饭,已被围”。李光久即将五营老湘军分为三路迎敌,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两军逐屋争夺,犬牙交错。清军被分割包围,据民房苦斗。战至日暮,日军人多,主要街巷均被日军占据。李光久与魏光焘率残部由城西突围出,又遭堵截。日军沿街口纵火,切断清军退路。清军伤亡惨重,李光久仅以身免。牛庄最后失守。在牛庄争夺战中,湘军战斗得十分顽强,李光久表现也是好的。日军虽然夺取了牛庄,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得不承认“我军战颇苦”。第二十一联队第一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被击毙,将卒死伤三百八十九人。清军伤亡二千五百余人,被俘六百余人。牛庄失守后,李光久率老湘军残部随东征军务邦办吴大瀓退走双台子、锦州。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调补苏松太道,嗣调江海关道,不久调晋浙江按察使,统浙省马步三十六营驻防宁波。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光地个人简介_李光地生平事迹_康熙为什么贬李光地_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本名:李光地字号: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乱官职: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李光地——一代完人李光地

牛庄战役战前清军态势是怎样

清军态势当时属湘军系统的除驻摩天岭的陈湜军10营外,在山海关内外还有湘、楚、皖军计80余营。1895年1月27日,李光久的老湘军5营、魏光焘的武威军6营、刘树元的亲兵6营、吴元恺的楚军炮队4营、谭表忠

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 李光弼是谁

李光弼是谁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

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 李光弼是谁

李光弼是谁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

李光地是谁?李光地的历史结局

  人物档案  姓名:李光地  字:晋卿  号:厚庵、榕村  谥号:文贞  称号:安溪先生、安溪李相国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福建泉州安溪湖头  出生时间:公元164

清朝 李光地生平简介?李光地历史评价?

李光地理学亦称道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概括地讲,理学是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内容,以哲学思辨为理论基础的庞大思想体系。它奠基于宋儒周敦颐,后来又得到二程、朱熹等人的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变迁,

唐朝著名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生平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

唐朝著名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生平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

人物志 李光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光弼历史评价,李光弼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人。其先,契丹酋长。父李楷洛,左羽林大将军,以作战勇敢著称。光弼幼重节行,不喜嬉弄,善骑射,严毅有大略,好读班固所著《汉书》。少从戎,为左卫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为河西

人物志 历史上李光弼生平事迹简介,李光弼军事才能评价

在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涌现出两位齐名的大将:一是李光弼,一是郭子仪,史称“李郭”①。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公元708年生于入朝为官的父亲任所。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