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统勋和刘墉谁更有名_刘统勋为什么穿铁靴子_刘统勋杀子

Posted 尚书

篇首语: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我们会生不如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统勋和刘墉谁更有名_刘统勋为什么穿铁靴子_刘统勋杀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统勋和刘墉谁更有名_刘统勋为什么穿铁靴子_刘统勋杀子

本 名:刘统勋

字 号:字延清

   号尔钝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陜西羌州

出生时间:1698年

去世时间:1773年

主要作品:《文正公诗集》

主要成就: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儿 子:刘墉

谥 号:文正

刘统勋——治水能臣,皇帝股肱

  书香门第

  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祖籍山东诸城(今高密),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出生于陜西羌州。父亲刘棨是康熙朝进士,生刘统勋时担任羌州知州,后调任四川布政使。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也是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刘统勋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

  初入仕途

  刘统勋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取进士,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雍正时期,刘统勋历任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和詹事等职务。

  乾隆元年(1736年),皇帝将刘统勋提拔为内阁学士,跟随大学士嵇曾筠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和治水之法。乾隆二年(1737年),刘统勋升任刑部侍郎,留在浙江继续工作,翌年返还京城。乾隆四年(1737年),刘统勋因母亲病逝而辞官回家守孝。

  直言敢谏

  乾隆六年(1739年),刘统勋守孝期满,被朝廷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朝廷官员言行。不久后刘统勋向皇帝上疏,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和尚书讷亲,称:“大学士张廷玉历经三朝重用,名望很盛,但晚年实在应当谦谨些,外面对他的责备已经很多。有舆论说现在缙绅望族里,张、姚两姓占据一半,他们互相通婚,为官举荐时互相包庇。请皇上三年内不要提拔重用张廷玉。”又称:“尚书讷亲管辖吏部和户部,部中议论大事,讷亲说什么别人必须执行,完全没有心存谦诚、集思广益。请皇上给予他批评,让他反省改正错误。”

  两个奏章呈上后,乾隆答复道:“朕认为张廷玉和讷亲如果不擅自作威作福,刘统勋必不敢上这样的奏章。大臣责任重大,原本就不能避免别人的指责。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应当高兴,这是古人所崇尚的。如果心存不快或嫌怨,那就没有大臣的气度了。”随后乾隆将两人革职,并将刘统勋直言敢谏的奏疏公开给众臣看,刘统勋由此名闻朝野。

  治水能臣

  乾隆十一年(1746年),刘统勋出任漕运总督,开启了自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之路。乾隆十三年(1748年),刘统勋与大学士高斌巡查山东赈灾情况,并勘察河道。当时运河涨水很快,刘统勋上疏请求通过濬聊城引河分流,将运河之水引出大海。并下令将德州哨马营和东平戴村两处堤坝的高度降低,秋天后又将沂州江枫口两处堤坝的高度提升,使得河水有所阻截,防止了溃坝和水灾。不久后刘统勋升任工部尚书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后又调任刑部尚书。

  乾隆十八年(1753年),江南邵伯湖减水二闸和高邮车逻坝决口,刘统勋与尚书策楞前往视察,查出河道官员账目亏空、延误治河,据实上奏。河道总督高斌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被撤职,贪污钱款的官吏遭到严惩。同年九月,铜山小店汛河决口,刘统勋又查办出一批贪污渎职的官吏,上疏将不作为的官员李焞和张宾处死,并亲自驻守铜山监督塞河,直到十二月工程告结。

  乾隆十九年(1754年),刘统勋升任太子太傅兼陜甘总督,得到赏赐孔雀花翎。乾隆命他巡视巴里坤和哈密驻兵,负责筹办军营、官兵和马驼粮饷,刘统勋忠于职守。此后遇到睦尔撒纳(回部首领)出兵扰乱新疆伊犁,定西将军永常被迫退师巴里坤。因赞同永常退兵哈密,刘统勋直言上奏请求舍弃巴里坤改为退守哈密,置空城以避敌锋。皇帝看后责备刘统勋附和永常,是置军威于不顾,下令将刘统勋和永常革职押解回京。不久后敌军败,乾隆怒息,认为主要责任在将军永常,刘统勋虽然进谏不当,但比起缄默不言的人忠心可恕,决定从宽免罪,补授刑部尚书。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铜山县孙家集黄河漫溢,河务总督富勒赫因无能被撤职,刘统勋暂代其职,督促修筑堤坝事宜,至到冬天得以竣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天,河南祥符和杨桥等处黄河漫溢,水退后需要修筑堤坝,河道官吏却以修坝的干草不够为托辞百般怠工。刘统勋知道当中肯定有问题,微服私访,发现有大小车数百辆满载干草,捆好后却被搁置,旁边则有人哭泣。刘统勋上前询问,回答说官吏索贿不成、拒而不收。于是刘统勋将当事官吏捆起论罪,称要处斩,后因巡抚等人求情才免除一死,结果干草一晚上就全收上来了,一个月后工程完毕。

  此后,刘统勋还曾于乾隆二十七年、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受命疏通运河水道,治水之功深得乾隆赞赏。

  皇帝股肱

  乾隆十七年(1752年),刘统勋进入帝国的核心权力机构,担任军机处行走,从此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下旨修纂《西域图志》,由刘统勋、傅恒、褚廷璋、何国宗等负责。刘统勋亲率测绘队历经艰难险阻踏遍天山以北地区,远涉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吹河、塔拉期河,获取了大量实地测绘资料,乾隆二十六年书成。《西域图志》成为后来新疆地图的蓝本。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5月,云南巡抚郭一裕怂恿总督恒文购买金铜制作禁物,刘统勋受命前往调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月,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刘统勋再受皇帝钦命查案,又会审山西归化将军保德侵吞公款案,皆如实向皇帝奏明,深得乾隆的信任。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刘统勋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兵部事务。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殿试阅卷大臣。乾隆三十年(1765年)任东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刘统勋七十大寿,乾隆皇帝亲笔御赐“赞元介景”四字匾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

  操劳猝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六日,刘统勋赴紫禁城早朝,行至东华门外时,轿内忽然倾斜,抬轿人拉开轿帘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乾隆听说后赶忙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携药赶往救治,但刘统勋已经故去。乾隆皇帝亲往吊唁,到刘统勋家门口时发现门楣窄小、家居简朴,为之感动。回宫尚未进乾清门,乾隆就忍不住涕泣,对群臣说:“我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刘统勋不愧是真宰相”,还亲自作挽联和怀旧诗,将刘统勋列为五阁臣之一,追授太傅,赐谥号文正。

  第二年,刘统勋归葬家乡山东诸城白家庄祖坟,沿途二十里以内文武官员均至柩前吊祭。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同为宰相刘墉和刘统勋谁的功绩大

同为宰相刘墉和刘统勋谁的功绩大?此人是乾隆心中的“真宰相”!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或许是文学作品渲染过度的结果,刘墉在如今的名气显然要大过他的父亲刘统勋。但要论起实实在在的政治才

刘统勋简介 揭秘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说到刘统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话说他被誉为是清朝的重臣,他还是刘墉的父亲,那么这个人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话说不能用厉害来说,要用牛来说,所以这个刘墉到底有多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

历史人物 大清名臣,死后乾隆亲自悼念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刘统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刘统勋与刘墉是父子关系,刘墉是刘统勋的长子。>说起刘墉他们家,那可真的是称得上名门望族了,从刘墉这一代往上数,连者四代都是进士。刘墉是乾隆十六年进士,

历史人物 刘罗锅刘墉是谁

刘墉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二甲第二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统勋获罪,刘墉也被夺官下狱。不久,其事解决,又赏编修,出督安徽学政

历史人物 刘罗锅刘墉是谁

  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二甲第二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统勋获罪,也被夺官下狱。>  不久,其事解决,又赏编修,出督安徽学

刘墉的家族有多厉害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墉是山东诸城人士,家族显赫,是名门之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比刘墉的官职还要高,但是,他究竟官至何处,史料没给出一个具体的说法。《

他如何从刚正不阿变为圆滑世故 一代宰相刘墉

民间有关刘墉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出身平凡,有的说他家境贫寒,但事实相反,刘墉出身于官家,其父便是大名鼎鼎的刘统勋,是乾隆时期极受重用的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可以和后来的和绅一比高低

他如何从刚正不阿变为圆滑世故 一代宰相刘墉

民间有关刘墉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出身平凡,有的说他家境贫寒,但事实相反,刘墉出身于官家,其父便是大名鼎鼎的刘统勋,是乾隆时期极受重用的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可以和后来的和绅一比高低

刘墉并非罗锅而宰相只是形容词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

刘墉简介 名满天下的“浓墨宰相”

刘墉简介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