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探花江国霖的故事_清末探花江国霖简介_达州历史人物江国霖
Posted 探花
篇首语: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探花江国霖的故事_清末探花江国霖简介_达州历史人物江国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探花江国霖的故事_清末探花江国霖简介_达州历史人物江国霖
本 名:江国霖
字 号:字雨农,号晓帆
出生时间:1811
去世时间:1859
江国霖——大竹“江探花”
江国霖(1811-1859),字雨农,号晓帆,大竹童家乡盐井沟人。他为官20余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48岁。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理。夫妇晚年得子,国霖又系单传,故极为钟爱。
生平简介
国霖幼时随父学习,江国霖从小便受到良好家庭的教育,幼时在其父开的塾馆中学习。他聪颖嗜学,攻读刻苦,英敏强记,出语尺人。三岁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四岁学写文章,15岁便被录入县学为诸生(秀才),16岁补博士弟子。知府孙益廷对其颇为钟爱,推荐到绥定府学深造,奖给助学补贴。江国霖学习勤奋,鸡窗攻读,刻苦攻读,风雨无间,曾题联自勉曰:“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可见他从小便有凌云之志。
道光十一年(1831),国霖乡试中举,十八年,取为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即任翰林院编修。次年,任广西主考。时大溶病殁,国霖奔丧回家,守制于童家禹王宫内。建"听风楼"书房,博览古今古典籍,间或步至田间,询部民间疾苦。三年服满。出任须天乡试同考宫,继为江南主考,国史馆协修,庶吉士教习和湖北学政。从政之余,潜心研读典籍,贯穿诸子百家,羨纂注成书。士 民争购,一时轰动京城。
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江国霖出任惠州知府。到任伊始,立即清理积案,亲审讼词,及时快断。未逾半年,署中案牍一空。他闲时还微服出访,了解百姓疾苦,调查匪情盗情,及时施治。惠州地处东江下游,水患频繁,十年九涝,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大水复又为灾,沿江数县一片汪洋。江国霖紧急动员抢险救灾,命令部属全力以赴,自出俸银,倡捐巨金,并亲到灾区慰问疾苦,广施钱粮,设站施粥普救灾民。公务之余,则考惠州历史古迹、修山川名胜、浚治台池、广植桃李等。对于江国霖守惠最大功绩,则是修筑惠州城垣,保一郡平安。
惠州城俗称鹅城,是一座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府城城池建设,宋以前无考。入宋后有城但甚窄小,东北临江,西南止于今步行街国庆路与五四路之间,濒临西湖。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万迪与守御千户朱永率军民开始扩城,到洪武二十二年竣工,自此奠定了明、清两朝数百年惠州府城的规模和格局。据方志记载:明城扩建后设置七门:东曰惠阳门、西曰西湖门、南曰横冈门、北曰朝京门、今小东门曰合江门、今小西门曰东升门,今水门曰会源门。城内以水门至小西门为中线分为两部分,东北为民城给百姓居住,西南为军城给惠州卫驻军。此后在景泰二年(1451),嘉靖二十年(1541)、三十五年、三十八年和崇祯十三年(1640)进行了五次重修,惠州城墙得以增高、加厚。
入清后至道光年间,由于城垣年久失修,倾倒十余处,瓦砾充塞其间,致使惠州城无险可守。江国霖之前的几任太守曾谋划重修,都因工程浩大,难以筹措资金而作罢。为此,江国霖上任后设法集郡中十属绅富捐修,此举得到郡中十属绅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捐助,最后共得缗钱十余万,后遂择日开工。修城开工后,江国霖亲自来往巡视,监督进度和检查质量,寒风酷日未尝间断。历二载,惠州城垣修筑一新。新城垣周围一千三百六十丈(俗称“七里三”),高二丈二尺,城基宽二丈;筑瓮城五座,高、厚与主城同;筑城雉堞1614个,每堞广6尺,厚1尺5寸;筑城楼7座,各高3丈4尺,广三楹,可容四、五百人;筑炮台28座,选择地势扼要而置。
新城共开七门,分别为平湖门(原大西门)、朝京门(俗称北门),环山门(俗称小西门)、遵海门(俗称南门),惠阳门(俗称大东门)、合江门(俗称小东门)、会源门(俗称水门),江国霖亲为各个城门题额。他又为座落于西湖与鹅湖(今明月湾东南与步行街五四路口)之间为城内供水的碧水关题额,曰“廉让之间”。“廉让之间”典出南北朝刘宋明帝与范百年的一则对话:“宋梁州范百年因事谒明帝,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之曰:‘卿州复有此水否?’百年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何处?’曰:‘臣居廉让之间。’上称善。后除梁州刺史。”(据宋·刘敞所撰的《南北朝杂录》)此后“廉泉让水”和“臣居廉让之间”两句,被用作历代为官清廉的代名词,也是江国霖为官倡导廉政、勤政的实例。
相关参考
写下这样的题目,笔者颇费踌躇。原因在于,最高官做到广东巡抚的江国霖,尽管在任惠州太守的两年间,捐出俸银,普救灾民。力倡筑城,让年久失修无险可守的惠州城垣焕然一新。然而,听说过他的人却恐怕不多。而那
历史人物 鹿传霖的故事_鹿传霖的简介_一代贤臣鹿传霖_鹿传霖墓志铭
中文名:鹿传霖别名:滋(芝)轩出生日期:1836年逝世日期:1910年职业:清朝末年大臣字:润万又字滋内弟:张之洞鹿传霖——清朝末年大臣 鹿传霖一生刚正清廉、惜才重教,对川粤洋务多有建树,时人将他与
出处《南史·江淹传》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典故:战国时代,魏国的臣子季梁,奉命出使到外国,可是他在路途中听到魏王准备要攻打赵国邯郸的消息,就赶紧回国去劝魏王
有关李世民的所有电影和电视剧隋唐英雄传李国霖秦王李世民何润东开创盛世沈晓海至尊红颜寇振海贞观长歌唐国强红拂女李俊峰大唐双龙传阮德锵决战玄武门苗侨伟薛仁贵传奇王卫国贞观之治马跃《贞观长歌》唐国强《少年李
康熙曾经两次东巡松花江,组成了庞大的船队,顺流而下,并在松花江上赋诗。在德惠半拉山子出土过镶嵌在匾额上的康熙印章,这也是目前东北地区所发现的唯一康熙题写匾额的历史痕迹,被吉林省博物院收藏。德惠松花江段
康熙曾经两次东巡松花江,组成了庞大的船队,顺流而下,并在松花江上赋诗。在德惠半拉山子出土过镶嵌在匾额上的康熙印章,这也是目前东北地区所发现的唯一康熙题写匾额的历史痕迹,被吉林省博物院收藏。德惠松花江段
德惠家乡的故事与传说康熙曾经两次东巡松花江,组成了庞大的船队,顺流而下,并在松花江上赋诗。在德惠半拉山子出土过镶嵌在匾额上的康熙印章,这也是目前东北地区所发现的唯一康熙题写匾额的历史痕迹,被吉林省博物
【注音】bùtànhǔxué,āndéhǔzǐ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15岁时,偷偷地跟随吕当随军打仗。吕当看见后
【注音】bùtànhǔxué,āndéhǔzǐ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15岁时,偷偷地跟随吕当随军打仗。吕当看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