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安禄山弱兵诱敌
Posted 潼关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安禄山弱兵诱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安禄山弱兵诱敌
公元756 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到处散布说,党羽崔干佑只有4000老弱残兵,想引诱朝廷的军队上钩。唐玄宗不听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劝谏,派镇守潼关(今陕西边关北)的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出兵讨伐崔干佑。> 哥舒翰率20 万大军进军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而崔干佑部南靠高山,北临黄河,在70 里长的隘道、险要之处,布满精兵强将,虎视眈眈。> 哥舒翰率领随从策马观察敌情,远远望见崔干佑所带兵员甚少,便将手一挥:各路大军,齐头并进!> 哥舒翰没想到,崔干佑把重兵藏在后阵,暴露在外面的不过一万人。按照他的命令,这些士兵十个一群、五个一簇,零零星星,散在阵前游走。他们嘻嘻哈哈,有的疏散开,有的挤一块,有的向前冲,有的向后退,稀稀拉拉,散散漫漫。哥舒翰的部下见了,掩口讥笑:这帮饭桶能打仗?> 锣鼓一响,双方交战。崔干佑军队旗帜突然倒下,败退而去。朝廷军队见状,马上高声呼喊紧追而去。不知不党中,渐渐追进隘道。> 一会儿,崔干佑的伏兵突然杀出,喊声四起。高处扔下的许多木头、石头,砸得官军惨叫不止,死伤无数。隘道狭窄,官军手中的长枪长矛再也施展不开。> 哥舒翰心急如焚,忙命将士用马拉着毡车在前面奔撞,想以此冲跨敌人。太阳过了中午,老天突然刮起东风。崔干佑冷笑一声,右手朝后一招,几十辆装满草的车辆风驰电掣般推出,直堵塞住了毡车的去路。一把火点燃于草,火借风势,片刻间毡车燃火。烟焰遍布隘道,官军睁不开眼,难分敌我,自相残杀。官军急了,纷纷乱嚷:「敌人在烟雾里,朝烟里射箭!」天黑了,官军的箭统统射光,烟雾里不见一个敌人踪影。> 官军正诧异间,背后传来杀声。原来,崔干佑早派将领带着精锐骑兵绕过南山,从后方愉袭官军。官军腹背受敌,首尾惊乱,人心惶惶,大败而去。刹那间,有的丢盔弃甲逃进山谷,有的互相拥挤跌进黄河淹死,惨叫声震撼天地。> 崔干佑率军乘胜追击。官军后援部队见到前面军队惨败,纷纷自行溃散。黄河北面的守军目睹此景,纷纷不战而逃、望风披靡。哥舒翰见大军节节败退,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天负我也!」忙急率数百人,落荒而逃。> 此役,20万大军被歼、军事重镇潼关失守,骁将哥舒翰沦为叛军阶下囚。>相关参考
安禄山是谁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突厥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安禄山画像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
历史上唐朝安禄山怎么死的?据《资治通鉴》217卷唐吉33记载,安禄山被其子安庆旭的联络参赞严庄和太监李卓尔杀害。安禄山区由于肥沃的生长发育,出现了许多疾病,最终导致失明。后期,他脾气暴躁十倍,经常鞭打
安禄山是谁?安禄山是怎么死的? 安禄山是谁?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突厥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奎收为了义子,在公元
安禄山,打北边来的一个糙爷们。杨贵妃,一个从成都来的川妹子。相遇在长安这个神奇的地方。据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奇葩的事情:杨玉环给安禄山洗澡。事情是这样的,安禄山是北方的一个胡人头头,因为会打仗,受到唐
安禄山和杨贵妃关系不一般? 历史上有关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传说很多,很多人都认为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不一般……尽管安禄山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皇帝和贵妃,但杨玉环始终不太
李林甫,是唐代玄宗皇帝时期的宰相。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李林甫这人,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文化程度不高。根据记载,李林甫从小精通音律,也就是很会填词作赋。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文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