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商思王外壬简介 即位后诸侯叛乱标志著商的衰败

Posted 王室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商思王外壬简介 即位后诸侯叛乱标志著商的衰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商思王外壬简介 即位后诸侯叛乱标志著商的衰败

  ,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人物简介>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一说在位10年。在位时发生九世乱,乃诸侯不朝。《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  人物故事>  外壬即位后不久,姺与邳两个侯国发动了叛变。姺是有莘氏的后代,商汤曾娶了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臣陪嫁到商的。因此,有莘氏与商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由于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后人封于姺后就时服时叛。邳是夏禹车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说是仲虺的后代,初时也与商王室的关系很好,这时也起来叛商了。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汤时的左丞右相,他们都起来反叛外壬,可见当时商王室的衰败。>  对于姺、邳的叛乱,外壬一点办法也没有,据说是「大彭国」帮助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乱。「大彭国」是在彭氏部落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的,是夏朝时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属国。>  到商朝前期,大彭国也还是比较强盛。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很懂得之道。其实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岁,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外壬在位十五年,死后由河亶甲夺得帝位。>

相关参考

商思王外壬简介 是“九世之乱”造成者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是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在位15年,一说在位10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

商朝历史 商思王外壬简介 是“九世之乱”造成者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是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在位15年,一说在位10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

历史人物 汉朝东平思王刘宇简介

汉朝人物中文名:刘宇国籍:西汉民族:汉族死日期:公元前20年爵位:东平王谥号:思王刘宇人物平生不遵法式甘露二年(前52年),刘宇封为东平王。汉元帝即位后,刘宇到封地就国,定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刘宇

商朝皇帝外壬(商朝第十一任君主)简介

  商朝皇帝外壬(商朝第十一任君主)简介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一说在位10年。在位时发生九世乱,乃诸侯不朝。《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

七国之乱爆发原因过程及结果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周武王是如何攻打商纣王? 武王伐纣事件简介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周武王是如何攻打商纣王? 武王伐纣事件简介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历史军事 七国之乱爆发原因过程及结果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雍己即位后,商朝为何会开始衰落

商元王(雍己)子密前1487年—前1476年在位12年雍己,姓子名疲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亳。商王小甲死后即位,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弟太戊继任。《太

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是怎样一步步衰败的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叛乱发生之后,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