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末群雄之刘表刘景升简介
Posted 太守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汉末群雄之刘表刘景升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汉末群雄之刘表刘景升简介
,142年生,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为鲁恭王刘余后代。姿貌温伟,年少时就很有名,与七位贤士被称为「八俊」。勤勉好学,善于独立思考。十七岁时,刘表就曾向自己的同乡兼老师——当时的南阳太守王畅提出:「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 青年时期的刘表没有倣傚当时流行的隐居山林的清流作风,而是积极地投身仕途,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属,很受何进的赏识,后来被升为北军中候,掌管禁军。190年,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董卓上书遣当时的北军中侯刘表继任。由于通往荆州的道路被强盗和袁术堵挡,刘表无法直接上任,于是他匿名独身赴荆州,才得以上任。> 当时江南宗贼荒很厉害,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刘表到荆州,单马进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刘表问道:「这里宗贼非常嚣张,群众不附,袁术因而取乱,祸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担心不能招笼群众,有什么好的办法没?」> 蒯良说:「群众不归附的原因,是出于仁之不足,群众依附而不能兴治的原因,是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那么百姓来归如水势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之不从而要问兴兵之策呢?」刘表又问蒯越,蒯越道:「治平者以仁义为先,治乱者以权谋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术为人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为虑。宗贼首领多贪暴,为其属下所忧。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备修养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贼首领必定持众而来。使君便诛其无道者,再抚而用其众。如此一州之人,都乐于留守此州,得知使君为人有德,必定扶老携弱而至。然后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袁术等人虽至,亦无所能为了。」> 刘表感叹说:「子柔(蒯良字)之言,可谓雍季之论。异度(蒯越字)之计,可谓臼犯之谋。」便使蒯越遣人往诱宗贼,来者五十五人,把他们全部斩杀。并袭取其众,或即授以部曲。只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于是就派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去游说他投降,于是江南悉平。刘表自此理兵襄阳,以观时变。>相关参考
三国人物本名:刘表别称:刘荆州、刘镇南字号:字景升所处时期:东汉民族族群:汉族诞生地: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诞生时候:142年作古时候:208年重要作品:《周易章句》、《五经章句》重要造诣:雄踞荆州,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刘表此人,是汉末三国前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刘表此人,是汉末三国前
刘表(142-208年),字景升,山阳高平人,西汉景帝子鲁恭王之后。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演义的煮酒论英雄里曹操与刘备的对话.刘备说道:"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震九洲---刘景升可为英雄?"曹操却说:"刘
刘表刘表出身东汉末年宗室,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八俊”之一。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年少时便闻名于世,后称雄荆江,杀了孙坚、又抵御曹操,立学校、修礼乐,称雄一时。公元208年,刘表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故事——煮酒论英雄,曹刘二人遍谈天下群雄时,也曾在交谈中对荆州牧刘表有所提及:「”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故事——煮酒论英雄,曹刘二人遍谈天下群雄时,也曾在交谈中对荆州牧刘表有所提及:「”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
刘表坐拥十万兵马,为什么不敢北上抗曹?>刘表,字景升。曾任北军中侯,官至荆州牧。汉末群雄之一。他在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太学生运动,党锢之祸时被迫逃亡。董卓进京后,曾上表派刘表为荆州刺史。面对一团乱麻的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