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5大虎将都是什么下场? 项羽自刎乌江后

Posted 项羽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手下5大虎将都是什么下场? 项羽自刎乌江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手下5大虎将都是什么下场? 项羽自刎乌江后

对于楚汉相争,大家并不陌生,而项羽手下有5员虎将,分别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那么在十面埋伏,项羽自刎乌江后,这5大猛将都是什么下场呢?

第一,龙且,斩杀。

龙且是项羽手下排名第一的猛将,也是项羽的同乡,这个人武功非凡,能够与项羽打上300回合。但是,也跟项羽一样,有勇无谋。当韩信偷袭齐国,占领临淄后,项羽派龙且独自领军20万讨伐,将军队驻扎在水边。而这位仁兄丝毫不听从属下要其提防韩信水攻的建议,狂妄自大。最后,韩信水淹大军,20万军队全军覆没,有去无回。龙且也在当场被灌婴斩杀。

第二,钟离昧,自杀。

钟离昧绝对是项羽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有勇有谋,多次率军打败汉军。在垓下,其见大势已去,脱离项羽,投奔汉军。因为,当年韩信做执戟郎的时候就在其帐下,两人交好,因此,其直接投奔韩信。这件事被刘邦知道后大怒,要求韩信交出钟离昧,钟离昧为了不拖累韩信,因此自杀。韩信也因为此事被降为淮阴侯。

第三,季布,寿终正寝。

季布年少成名,当时有句话叫做“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谓实实在在的一诺千金!季布打仗十分勇猛,总是冲在第一线,立下很多功劳,但是在楚营一直不受重视。在垓下,项羽自刎乌江后,季布也被抓住,刘邦本想杀掉他,但夏侯婴求情,最后赦免封为郎中,在汉景帝时代做到河东太守。寿终正寝而死,是结局最好的一位。

第四,虞子期,不知所踪。

这位虞子期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而只见于野史,其是虞姬的哥哥,作战也十分勇猛,也是最坚定跟随项羽的,在垓下被围困,项羽自刎乌江后,虞子期不知去向,而且正史中也没有记载。比较神秘。

第五,英布,造反被杀。

英布是骊山囚徒,最早跟随章邯平定叛乱,之后投奔项羽。打仗不要命,十分勇猛,在巨鹿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以后被项羽分封九江王。而楚汉相争开始后,刘邦设计让英布叛楚投汉,为此其家人被项羽斩杀殆尽。在垓下,英布率军围困项羽,项羽死后,被刘邦封为淮南王。而刘邦诛杀功臣的行动使得其很不安。于是主动造反,刘邦亲自帅兵平定叛乱,英布兵败被杀!

项羽绝对是中华几千年战神,刘邦60万大军,对阵项羽8万残兵,最后竟然汉军阵亡20万,不得不说,项羽真是无敌啊!

相关参考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是怎么对待项氏一族的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九里山,被困垓下,率800骑兵突围不成,于乌江自刎。那么,问题来了。项羽死后,刘邦又是如何对付他的宿敌——项羽的族人的呢?俗话说得好,树倒猢狲散。但其实,项羽这棵大树没倒的时候

揭秘项羽战败后乌江自刎的惊人秘密

历史上的项羽历史上的项羽乃是楚国大将,秦末下相人(如今的江苏宿迁),他也是中国知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可以说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武将中名列前茅的,在古代别人对他的评价是“羽之勇武,千古无二”,可见项羽的强大

项羽乌江自刎后,尸首被谁拿到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项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垓下之战中,刘邦为了尽快解决掉老冤家项羽,发布了一道命令,只要能杀掉项羽,凭其肢体可以赏金千两,并封万户侯。刘邦的一句话,项羽变成了行走着的亿

汉朝历史 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中的“乌江”指的哪里

项羽,人称西楚霸王。当年楚汉相争时期,叱吒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遭垓下兵败后溃退乌江,乃至在四面楚歌中引刀自刎,结束了一代英雄的短暂一生。这是民间大众耳熟能详的一个传诵至今的历史故事。但是,你知道乌江自

项羽自杀后,手下三大名将的结局怎样

当年楚汉战争最后一战,项羽乌江自刎,刘邦最终取得成功,当了皇帝。但当了皇帝的刘邦接下来就开始清理项羽部众了。项羽的余部首先有共尉和臧荼两个诸侯王。这两个诸侯王其实算不上项羽的人,不过他们二人在楚汉之争

楚王项羽兵败后应不应该在乌江自刎身亡

项羽的儿子一直是历史学界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项羽作为一代西楚霸王不到30岁就死了,史记记载项羽死的那一年,他还没有过30岁的生日,所以可以说是英年早逝,而且他常年东征西战身边只有虞姬一个女人,史学家透

乌江自刎,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在四面楚歌之际,挥剑自杀,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项羽也是性情中人,爱姬自杀,他生命中最爱的两个生命去了一个,不禁悲痛万分,大哭了一场,在虞姬的尸首旁边久久不愿起来。经过第一次交锋后

乌江自刎 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在四面楚歌之际,挥剑自杀,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项羽也是性情中人,爱姬自杀,他生命中最爱的两个生命去了一个,不禁悲痛万分,大哭了一场,在虞姬的尸首旁边久久不愿起来。经过第一次交锋后

历史人物 项羽乌江自刎或许是正确决定,他已众叛亲离,无法东山再起

项羽乌江自刎乃正确决定,他已众叛亲离,无法东山再起。>在史记里,司马迁极度褒扬项羽,勇猛无敌、能征善战,将项羽列到《本纪》中,所谓本纪者,记载的都是宰割天下的帝王,项羽虽未正式称帝,但他击溃秦军主力,

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为什么人却喜欢项羽而不是胜者刘邦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向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历史学家的笔墨下,更是将败者贬得一无是处,以此来提高胜者的威望。然而唯有一人不同——项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