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犯下两大错误,葬送了蜀汉国运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犯下两大错误,葬送了蜀汉国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犯下两大错误,葬送了蜀汉国运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对刘备评价道:“刘先主以汉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贤图治,民用乂安,尚矣。”此外,刘备也是三国时代最有感情色彩的君主,对关羽、张飞的兄弟情义,与赵云之间主仆情深,以及“三顾茅庐”感动诸葛亮,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说起来也很好理解,刘备属于大器晚成的人,创业生涯非常艰难,前半生几乎是一事无成,因此刘备不可能像曹操一样用威严约束手下、用权位笼络手下,只能凭借上位者礼下的姿态感动臣属,令他们归心,这也是为什么蜀汉大臣很少背叛刘备的原因。>当然,仅凭感动臣属保证他们的忠诚并不能成就霸业,刘备的知人善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明朝礼部尚书孙承恩评价:“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顾命数词,可训后世。”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都是刘备发掘笼络的人才,他们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人无完人,刘备对于身边人才的安排和使用虽然深受世人赞誉,但他仍然不可避免地犯过错误,特别是生前错杀一忠臣、漏杀一奸臣,直接断送了蜀汉的国运。> >刘备错杀的忠臣就是养子刘封。刘封原本姓寇,是樊城县令刘泌的外甥。当时刘备用计取得樊城,与刘泌召开庆功宴,宴会上刘备见刘泌身旁站着一位器宇轩昂的英俊少年,十分欣赏,又想着自己还没有子嗣,不觉多留了几分注意。在宴会过程中,一位随军厨役在上菜时,不慎将一块肉掉在地上,寇封见之将肉拾起,面不改色地放入自己的口中。这一幕被刘备看在眼里,于是他问刘封:“何以见肉落地,不去灰沙,不责下人,随口吞食,是何意也?”> >刘封答曰:“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爱之有余,偶有过失,安忍叱斥。”寇封体恤仆役、珍惜粮食,而且还能设身处地,时刻为他人着想。刘备在寇封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颇有感触,向刘泌询问寇封的家境。宴席结束后,刘备将他收为义子,改姓为刘。此后,刘封一直是蜀汉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养父刘备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血。>当关羽从荆州北伐中原,发动“襄樊之战”时,东吴大都督吕蒙采用白衣渡江的策略,直捣荆州军的大本营。关羽前线态势急转而下,腹背受敌,粮草也快消耗完,然而刘封得知关羽的危急,却并未派出人马救援,眼睁睁看着关羽兵败被俘。关羽被杀后,回到成都的刘封也被刘备下令斩杀。这件事上,刘封其实并不应该如此沉重的责任——连关羽都打不赢的仗,刘封去了是不是也只能是白白送死呢?或许是刘封按兵不动的态度,暴露了他所谓的“野心”,才让刘备最后不得不痛下杀手。刘封死后,能够继承帝位的只剩下昏庸软弱的刘禅,这其实也预示了蜀汉必将灭亡的最终结局。>刘备漏杀的奸臣则是李严。在《三国演义》之中,李严的戏份并不多,然而在真实历史中,李严对蜀汉政权的伤害非常之大。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李严负责押运粮草,魏国派遣司马懿坐镇关中,率领大军抵御诸葛亮。两军交战过程中,魏军遭遇数次失败,损兵折将数千人,形势对蜀汉有利。然而当时正值夏秋,蜀中阴雨连绵,李严督办粮草的进度跟不上大军的消耗,他就派人给诸葛亮传话,要求撤军。六月,诸葛亮因粮草不济无奈退兵。> >诸葛亮退回蜀中后,李严为推卸督办粮草不力的罪责,故作惊讶地问诸葛亮:“丞相军粮充裕,为什么撤军呢?”然后他又上奏刘禅:“臣请求丞相撤退,是疑兵之计,引诱敌人追击,好与其决战。”总之,李严用各种借口推卸自己的失职,虽然诸葛亮将李严的书信呈上以证实其罪责,但这一次北伐中所取得的战果也付之东流。其实在先主刘备活着的时候,李严就很不安分,时常仗着自己的才华肆意妄为,多次犯错都是被刘备保下来。弥留之际,刘备还将李严当作托孤大臣,“刘备病笃,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凭借先主的宠信,李严在刘禅执政期间也得到重用,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后任前将军。然而被刘备寄予厚望的李严,在得到高爵大权后,心思完全放在自家利益上,时常用一些小恩小惠笼络朝臣并赢得声誉,却完全不顾国家大事。诸葛亮北伐期间,希望李严带兵镇守汉中,他却再三推辞,甚至想着把东边五个郡合并起来成立巴州,自己做巴州刺史。李严的种种行为,严重影响蜀汉的政治生态,刘备对他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失败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意孤行,犯下错误,这个错误是导致灭亡的理由吗

公元223年,刘备遗憾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疲敝的蜀汉。果不其然,刘备死后仅个把月的时间,益州郡的地方豪强雍闿策反了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还有益州郡的少数民族头目孟获等一起举事。而

开创汉朝盛世的刘邦,他的一生犯下这四个错误

导语:说到汉朝时期的君王刘邦,很多人对他的看法不一,有些人觉得他只是一个地痞,凭着运气才成为了汉朝之主。但也有一些人觉得刘邦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功,证明他不是一个流氓之辈,肯定也是有才能的。纵观他一生的

曹操一生曾犯下两个致命错误,一是放跑了一人,二是少杀一人

对于曹操这个人物,世人都皆知他是一位枭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用尽一切手段,所谓是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不过放眼曹操的一生,他还是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的,比如在军事、文学、选拔人

李清照嫁给赵明诚是她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稳定发展,至宋徽宗(赵佶、1082~1135)在位时候,国势进入了“太平极盛之日”。史称,“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宋王朝的经济总量攀上了一个令世人眩目的高度!经济

历史人物 刘邦一生中所犯下的错误中,最大的两个错误到底是什么

近代以来,世界上公认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约瑟夫·汤因比,曾这么评价刘邦,“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由此可见,在世

李清照嫁给赵明诚是她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稳定发展,至宋徽宗(赵佶、1082~1135)在位时候,国势进入了“太平极盛之日”。史称,“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宋王朝的经济总量攀上了一个令世人眩目的高度!经济繁荣的表面掩...

历史人物 刘备和司马懿谁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更大?曹操曾对他们犯下致命错误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司马懿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最大,毕竟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司马懿是架空曹氏政权的罪魁祸首。不过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就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而且早年的司马懿根本不愿意为曹操效劳,而装病多年

历史人物 刘备和司马懿谁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更大?曹操曾对他们犯下致命错误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司马懿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最大,毕竟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司马懿是架空曹氏政权的罪魁祸首。不过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就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而且早年的司马懿根本不愿意为曹操效劳,而装病多年

刘备最不愿失去的两大帅才,留一人或可改变天下

看三国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蜀汉最终没能成气候,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坐等灭亡,蜀汉从丢荆州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无力回天了。纵观刘备一生,历经无数磨难,又拥有无数机遇,处于死地却奇迹般地生还(徐州之争),输不起的

历史人物 为了自己的欲望她亲手葬送了大明最后60年国运

作为深宫大内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做老大的励志梦,而且皇贵妃这样一个地位也很微妙,次于皇后,但高于后宫其他妃嫔。其实皇贵妃一般都是皇帝对自己宠幸的妃子不能册立为皇后的最大补偿。而大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