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雍正临死前留下鄂尔泰、张廷玉给乾隆 为什么乾隆还是弄死他们呢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雍正临死前留下鄂尔泰、张廷玉给乾隆 为什么乾隆还是弄死他们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雍正临死前留下鄂尔泰、张廷玉给乾隆 为什么乾隆还是弄死他们呢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弄死老爹留给自己的大臣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和臣子“斗法”,是中国历代朝政的一个常态。而臣子们之间的“内耗”,表面上看,是个人利益之争,其实,这其中真正的赢家,还得归皇帝。>新皇帝继位,身份一下子,由皇子到老大,内心极不情愿有人管他。未亲政可能会收敛些,执政后,首先对付的就是那些辅臣。至于成年皇子继位,看到爷爷辈的老臣,一般也不待见。乾隆就是其中的一位,当然,其爷爷康熙、父亲雍正,也给他树立了一个榜样。> >前者康熙除去了鳌拜,后者雍正则灭了年羹尧。那么,他想除去的大臣,又是谁呢?>这两位相当有来头,而且,还是雍正去世前钦点的,并告知未来的皇帝:“我可保证这两位绝对忠君,可享太庙礼遇。”不过,这话听在乾隆耳中,反倒引起了他内心的“反抗”。这二位老臣鄂尔泰、张廷玉,看年岁,前者当时58岁,后者62岁,而乾隆只有24岁。>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二十一岁,鄂尔泰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到雍正三年,鄂尔泰拜广西巡抚,雍正四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之后,他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那么,年轻的皇帝能拿捏住政治经验丰富的老臣么?>乾隆倒是不担心,因为,这二人各成派系,从雍正时代,一直斗到了他的时代。而他则成了看戏人,演的差不多的时候,收收场就可以了。>站队鄂尔泰的,大多是满族要员,有文臣有武官也有汉臣,尤其他被授任首席军机年夜臣后,风头更是无限。支持张廷玉的,以学士为多,有六部主座,他的门生更有19人登仕,三个儿子也为朝中高官。可以说这两派,前者为满族贵族的豪华组团,后者是文化汉人的精英荟萃,风格截然迥异,阵线异常分明,且互不相让。>乾隆也不急,就等着这两派掐架,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就能出手修理他们。当然,瓦解两派的势力,并非一朝一夕。>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乾隆皇帝是如何慢慢吃掉对手的。>他上任的第一年,就发生了两派相互“攻讦”的案件。但是,乾隆采取的却是各个击破的策略。他首先将矛头对准的是鄂尔泰。找的理由无外乎是,为人傲慢、行事嚣张等,还多次降旨“严行申饬”。乾隆六年(1741),是鄂尔泰派系开始解散的转折点,由于,兵部尚书兼顾军统领鄂善,被人告发,鄂尔泰及其长子也被卷入。>对此,乾隆甚至放出狠话,没准将来有一天,会将他也给收拾了。结果四年后,鄂尔泰病逝,不但声名没有受到损失,还享受到了太庙待遇。>对付张廷玉,乾隆所用策略就不同了。首先,他是汉人,其次,做事相当严谨,几乎让人找不出任何瑕疵。但是,在年轻的皇帝眼中,这就是“庸人”的作风,心中更是不喜。乾隆利用鄂尔泰死后空缺,任用年仅30岁年轻权贵为军机大臣,而且,还位列张廷玉之前。这样做,从心理上就暗示了自己对汉臣的“轻蔑”。身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再有想法,也只得藏着。> >一年后,乾隆借口他年岁大了,这个早朝呢,你也就不必来了。这是第二步,将他从权力圈中挤出。这对于小心经营多年的张廷玉的打击,无疑是宣告了其的地位已不再。乾隆做的更绝的是,当76岁的张廷玉提出要告老回家时,他居然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前两任皇帝如此信任你,更何况,还有先帝的遗诏,有太庙的待遇,所以,你不能回家。>第二年,张廷玉再次提出时,乾隆倒是准了。不过,也许张廷玉是不相信这位皇帝,所以,他居然让皇帝出保证书,保证这个太庙待遇。乾隆能不火吗?不过,最终还是写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他拿到手谕后,没有亲自谢恩,他所有的荣誉都被剥夺,以前的奖赏还得还回去,真正是空忙一场。>唯一让他安慰的是,乾隆倒是信守诺言了,他病逝后还是给他配享了太庙。只是,他人已入土,这死后的荣华,能弥补其生前的那份遗憾么?> >再来看看这位皇帝对这二位的评述:“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亦不免难免故智未忘耳!”听起来,就好像这二人再如何斗,也不过是那些老把戏,最终,也不过尔尔。有人说,当时满汉两个阵营,必定注定争斗。但是,历史上的各种党朋,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说到底,这种“斗法”,没有皇帝的有意“纵容”,又何来声势越来越大?>可以说,这种朝官的“内耗”,得便宜的是皇帝,他正需要这种跷跷板似的权力“制衡”,来更好掌控朝政,这就是高明皇帝的“驭臣”之术。>参考资料:>【《清史稿·本纪九·世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传七十五》】

相关参考

历史乾隆帝为何要除掉鄂尔泰张廷玉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

乾隆帝是如何除掉鄂尔泰张廷玉的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

乾隆帝是如何除掉鄂尔泰张廷玉的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

张廷玉的历史评价如何 鄂尔泰、张廷玉的命运

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雍正时期极其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腹大臣,雍正去世前,特意表彰二人对朝廷所作出的贡献,为肯定其政治地位与价值,封二人死后可进入太庙。这显然雍正担心自己驾崩后儿子会迫害两位老臣以此来巩固君

张廷玉的历史评价如何 鄂尔泰、张廷玉的命运

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雍正时期极其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腹大臣,雍正去世前,特意表彰二人对朝廷所作出的贡献,为肯定其政治地位与价值,封二人死后可进入太庙。这显然雍正担心自己驾崩后儿子会迫害两位老臣以此来巩固君

历史人物 雍正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 为何都遭到乾隆无情打击

虽然雍正一朝,只有短短13年,但也出现了不少治世能臣。其中,深得雍正皇帝宠信的有4个人。他们分别是鄂尔泰、李卫、张廷玉、田文镜。其中,田文镜年龄最大,李卫年龄最小。雍正皇帝有多宠信他们?先说鄂尔泰。鄂

历史人物 雍正留下两名大臣,乾隆为什么把他们除掉了

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雍正临终之前,他再三嘱托乾隆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个人非常值得信任,都是自己忠心的大臣。而且还给他们两个人配享太庙的荣誉,这是很高的恩赐了。但是就是这

历史人物 雍正留下两名大臣,乾隆为什么把他们除掉了

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雍正临终之前,他再三嘱托乾隆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个人非常值得信任,都是自己忠心的大臣。而且还给他们两个人配享太庙的荣誉,这是很高的恩赐了。但是就是这

历史人物 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

  张廷玉是清朝时期著名大臣,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及第,因此进入朝堂。在康熙一朝,官至礼部尚书。后来雍正继位,张廷玉受到雍正皇帝宠信,最终晋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务。除此之外,在雍正朝临死之前,张廷玉

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张廷玉为什么能够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清朝时期著名大臣,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及第,因此进入朝堂。在康熙一朝,官至礼部尚书。后来雍正继位,张廷玉受到雍正皇帝宠信,最终晋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务。除此之外,在雍正朝临死之前,张廷玉